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教育思想概述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教育思想概述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号晦庵,晚称晦翁,世称朱文公,亦称朱子,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他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洲知府等官职,为官清正廉明,颇有政绩,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书院,紫阳书院,后来陆陆续续的还有武夷书院,白鹿书院,岳麓书院,朱熹的教育思想都体现在他为这些书院制定的较为完整的教育培育制度上,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发展启到了重要作用。
朱熹 岳麓书院
朱熹的教育思想,是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在总结前人和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根据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解,创造出了人一生中的教育阶段,小学和大学这两个时期,并提出了这两个阶段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方式,是在当时是开创性的,后世是直接借用了这种划分并进一步发展到现在小中大的模式。
朱熹提出在小学儿童阶段,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制定了其教育教学的任务是“学其事”,教会儿童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即可,并辅助一些日常生活习惯养成,具备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这种理念是非常科学的,在教学方法上,朱熹秉承了孔子的理念,因材施教,及早施教,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把文化知识传授给身心未成长完成的儿童,而进入大学后,就要改变方法了,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学其事”,大学就是“知其事物之所以然”,通过探究辩论知晓事物的义理规律,并提倡大家应该互相交流,不同的学术派系之间要更是如此,这些教育思想至今为后世人们推崇。
绝句朱熹
朱熹,世称朱文公,亦称朱子,南宋时人,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所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官方指定教材,主业是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副业诗人,书法家,音乐家,政治家等,是一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问家,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影响深远。
朱熹绝句《偶成》
朱熹绝句传世的有很多,最出名的有《春日》《偶成》《活水亭观后有感》等,在中国的语文课本里经常能见到,“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首七言绝句,是朱熹绝句的代表作,借景抒怀的典范,这首诗作于朱熹在泗水之滨春游时寻芳时,表面一派春日灿烂景象,万花争艳,可是朱熹却不是是一般的诗人,他是一个思想家,哲学家,写点诗怎么能不隐含什么了,这首春游诗就是如此,诗人追求万紫千红的春景,其实是追求孔圣先道,泗水这个地方是代指孔门的,这样就好理解了。
朱熹绝句的最大特点,就是词句朴实平凡,即无辞藻华丽,也并不攻于韵律婉转,但是诗句往往内涵哲理,寓理于趣,充满了一个哲学家,思想家的文人气息。比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出自《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 其一》,就十分具有哲理性,要想保持渠水清澈,就必须要引用活水,这道理放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墨梅朱熹
朱熹,生于1130年,卒于1200年,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为理学的集大成者,被尊称为“朱子”。朱熹年少好学,五岁入学,十岁熟读四书五经,一生不厌其烦的研究学问,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丰富的成果,在书法、诗、词、绘画、哲学、科学等方面样样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