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盗墓者是怎样的
真实的盗墓者是怎样的
《鬼吹灯》等一类的盗墓小说之所以能在近几年盛行,除了作者笔下勾勒的那个神秘莫测的地底世界以外,更重要的是阅读时带给读者的那份真实感。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摸金校尉”往往是来去自如,无论遇到何等危险,总能化险为夷,死里逃生。然而,现实中的盗墓并非如此。
那些关于盗墓的事实
首先,必须知道的是,盗墓这一行业自始至终都是个“猥琐的行当”。在漫长的盗墓史中,盗挖,损毁文物,甚至谋财害命,这些都是常有发生的。这要从摸金校尉的起源说起:据说曹操为弥补军饷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专门盗墓取财,补贴军用。不过后来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据记载,明代宣德年间,驻扎在王审知墓附近的种屯军30多人盗挖了王审知坟墓。他们从宝顶上凿开一个洞,用绳扎住一人的腰放进墓中。结果那人下去后呼之不应,同伙架长梯下去时那人已没了呼吸。
在宋元古墓中经常发现大量的水银,古人用它来防腐。为了应对危险,盗墓者不但具有专业知识,他们善于分析,能很快确定主墓的位置,对付墓内机关也有一套办法。有的团伙积累丰富的经验后,甚至还会开班授徒。
在这些事实的基础上,小说作者进一步赋予主角潇洒的外表,过人的胆识和一身绝技,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时至今日,盗墓不仅成为一个高大上的技术活,盗墓者的经历也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传奇故事。
盗墓者之间的关系
盗墓者真正的开山鼻祖,其实是修墓匠。古代的修墓人,对于墓穴的含金量相当清楚,就监守自盗,掘墓取宝。后来一些墓主为了防止工匠泄密或者盗墓,在墓建好后便将他们杀害陪葬。据说当年参与秦始皇陵设计与建造的工匠,最后都被困杀在陵墓深处。
盗墓行为大多出现在改朝换代的动荡年代和天灾人祸。在那些无法维持生计的困难时期,有专业人士猜测,不排除墓主的后代子孙自行掘墓。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盗墓者多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或者关系过硬的朋友。不过有一点,这里的父子并不特指父子,排除盗墓世家,很多盗墓者是不会拉儿子入伙参与其中。但无论如何,很少有不熟悉的人聚集在一起盗墓的情况,这是为了防止在洞口接活的人谋财害命,等所有陪葬品拉上来后再杀人灭口。到了近现代,盗墓者的成分越来越复杂,他们可能是父子,兄弟,也可能是专业人士。
盗墓中的知难而退
正如《鬼吹灯》中“人点烛,鬼吹灯”一说,进去古墓后,先在东南角点燃一根蜡烛后开馆,如果蜡烛中途熄灭,则需速速退出,不可取一物。
有专业人士解释,通过点灯判断安全与否,实际上是来判断墓内氧气是否充足。
如今盗墓者的装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基本都配备氧气面罩和红外线探测仪,甚至夜视镜。也有一些盗墓者,比较迷信谨慎,毕竟盗墓这一行十分危险,如果出现途中有守陵人警觉,或者游人增多等情况,他们都有可能放弃。
也有的盗墓者十分耐心,会在距古墓稍远的地方盖房屋,甚至种上农作物来掩人耳目,然后偷挖密道连接墓室。这可能要花上数月时间。
由此可见,还原后的盗墓并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光鲜亮丽,实际上,任何一点失误,都有可能让他们在漆黑的地底永远长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