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收藏终生受益社交礼仪知识之人际交往距离
学习收藏终生受益社交礼仪知识之人际交往距离
与人交往,还应该注意人际交往的距离。无论言行举止,距离过远或过近都是有失礼仪的,距离大远会使人产生疏远感,令对方误认为你不愿与之接近或是嫌恶对方;距离太近,又会超越了对方的心理界线,从而使人产生戒备和防范心理,那么,在日常的交往中应该如何把握入际交往的距离呢?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1、亲密距离(0~0.5米)
这是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距离,只能存在于最亲密的人之同,比如恋人、父母与子女,或者是关系非常友好的朋友之间。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即使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保持如此近的距离,否则会让人不舒服。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敏感的距离,人们会像保护自己的财产一样保护着这个区域,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谨慎地把握这个距离。
2、个人距离(0.5-1.25米)
这是人际交往时稍有分寸感的距离,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但能够友好交谈,让彼此感到亲密的气息。一般说来只有关系友善,比较熟悉的同事、上下级之间才能进入这个距离。人际交往中,个人距离通常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杜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一般朋友和熟人在街上相遇,往往在这个距离内问候和交谈。有时人们为了表示亲近,也会在社交场合有意采用这种距离。
3、社交距离(1.25-3.5米)
这是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人际距离,也是我们在办公室中经常见到的,这种距离给人一种安全感,处在这种距离中的两人,既不会怕受到伤害,也不会觉得太生疏可以友好交谈。
4、公众距离(3.5~7.5米)
一般说来,演说者与听众之间的标准距离就是公众距离,还有明星与追摔者之间也是如此。这种距离能够让仰慕者更加喜欢偶像,既不会遥不可及,又能够保持神秘感。
以上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只是大致的划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际交往的距离会略有差别,但大体规律是一样的。总体而言,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离喜欢的人比不喜欢的人要近些,离熟悉的人要比离陌生人近些;此外,性格外向的一般要比内向的人靠得近,女人之间也比男人之间靠得更近一些。而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这四种距离有时也会发生动态的变化,即交往双方间的距离会缩短或拉开。如果双方相互有吸引力,就会缩短距离;反之,则可能会相应拉大彼此的距离。这种距离的动态变化本身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我们可以从这种变化中窥见对方的心理变化,判断其意向,并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
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来选择适当的交往距离。如白种美国人、英国人和瑞典人在交往时站的距离比较远,南欧、巴基斯坦、阿拉伯人交往时站得比较近,而中国人则视双方关系及性别决定交往的空间距离。
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