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的制作流程和技法
缂丝的制作流程和技法
视频加载中...
缂丝工艺流程般16道工序: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箸踏脚棒、扪经面、画、配色线、摇线、修毛
几个主要的环节:套筘,用拉筘刀将每根经线穿入竹筘中。筘就像我们的梳子,经线就像我们的头发,每一根经线要穿过每一根竹筘的缝隙,一根线对应一个间隙,不能重复也不能跳行,一个竹筘要有上千个根,每根经线按顺序穿过,如果发现某一处错行或重复经线,就要重新把前面的经线拆下来重来,光这么一道工序就需要熟练的人员工作一两个小时,如果不熟练的半天也搞不好。
嵌前后经轴。先将套好筘的经线均匀分成多缕,固定在嵌条上压入后经轴。嵌好后,用撬棒穿过绳子后将后轴固定。然后将嵌好的后轴经线卷绕在后轴上,卷绕时在经线下方垫上纸板,防止经线相互缠绕。嵌前经轴:先将竹筘一端的经线均匀分成1厘米左右排列,以前经轴上凹槽距离为标准,将分均匀的经线逐一在末梢打结。然后将打完结的经线按顺序依次挽扣排列,穿入铁丝,将排布均匀的经线调整到与竹筘宽度相符。最后,嵌入前轴,压上木条固定。嵌好前、后经轴后,经线固定在机台上。根据经面的松紧度情况,选择阶梯状的衬木垫在撬棒下,来调整经面松紧度。
揽经面。通过揽经面使嵌好的经面排布均匀。先用脚踩踏竹棒,带动上面的纵片控制翻,踩出前后两层经面。然后,用梭子来回穿梭,再用竹筘揽紧纬线,让经线排布更均匀,使经线密度与竹筘间隙密度相同。
画稿。结合缂丝制作的特点,将原画临摹或拷贝成线描稿。然后用笔将线描稿纹样描在经面上,或固定在经面下方。然后按照画稿进行织造。
配线。以原画色调为蓝本,结合织造者对原画的理解,进行细微调整,配好色线。
摇线装梭。根据配好的色线将线分别摇绕到竽筒上,然后装入梭子中,开始制作。
修毛。将多余的线头修剪掉。修毛就是把背面的线头一根一根的剪断,使其与正面图案一直平整,对于色彩和图案复杂的缂丝图案来说,背面的线头越多就证明团的色彩的繁复,剪毛这种工艺看似简单,实际操作中需要一根一根或几根几根小心连根减掉,否则剪不齐整会出现返工,一个复杂的缂丝片就剪毛这个工序也要半天时间才能剪平整。
画稿,剪毛(图片来自网络)
经纬制作。通过织造者手、脚、眼、脑的高度配合,运用缂丝的各种技法进行织造。
缂丝织造技:结、掼、勾、戗、绕、盘梭、母经、押梭、押帘梭、芦菲片、笃门闩、削梭、木梳戗、包戗、凤尾戗等技众论做缂丝品结、掼、勾、戗四基本技绝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