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创:从航天科技“讲”到“鸡头稳定器”
广州科创:从航天科技“讲”到“鸡头稳定器”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7月2日,以“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为主题的2022年广州地区“讲科普、秀科普”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落下帷幕。来自广州各区和各有关部门的149名选手同场竞技,以生动的讲解和多媒体展示形式,呈现了一场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科普盛宴。
经过激烈角逐,番禺代表队的俞晓辉、梁碧芝,白云代表队的董昱泽、市卫健委代表队的郭浩等10名选手脱颖而出获得大赛一等奖,被授予“2022年广州市十佳科普使者”称号。大赛最后还选出代表广州参加2022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和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的选手。
木头能造航空燃油?人体器官也能3D打印?抓只活鸡就能解决拍照手抖问题?……在比赛中,选手们带来包罗万象的科学知识,既有将视野引向浩瀚宇宙的航天航空、气象卫星等选题,又有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前沿科技成果的热门话题,还有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碳中和等全球大热议题。其中很多选题新颖,紧跟时事热点,如最近才正式命名和下水的福建舰航母,3D打印技术应用到人体器官等科普讲解选题。
不少参赛者的选题既“高大上”又“接地气”,比如有的选手结合手机摄影技术讲解“防抖摄像‘鸡’”,原来鸡头是天然的稳定器,具备超级防抖功能,摄像机用的云台和手机中的光学防抖功能,都是根据“鸡头稳定器”的原理研发出来的。还有的选手通过动物园的长颈鹿讲解抗荷服背后的抗压秘籍,原来抗荷服的研制是由长颈鹿启发的,人们注意到长颈鹿脖子那么长而不会出现脑部缺氧,经过研究发现是因为其身体和腿部肌肉紧绷提高血压实现为脑部供血的,于是人们就研制出了可以帮助飞行员收缩腹部和腿部肌肉的抗荷服。
据介绍,今年大赛共有24个代表队149名选手进入决赛,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社会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参赛选手中不仅有经验丰富的科普讲解员,还有许多跨领域的科学传播爱好者,包括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医院的医生护士、学校的教师学生、科技企业的员工、动物园的饲养员等等,甚至还有在穗的外籍学生参赛,充分展现了广州地区社会各界对科学的热情与浓厚的创新氛围。
今年参赛选手的年龄跨度也很大,既有近60岁的科普志愿者,又有年仅14岁的中学生,老中青三代同场参赛讲科学,给观众带来了多元视角不一样的科普。
为全方位考验选手的科普讲解能力和知识储备,大赛设置自主命题讲解、科技常识测试和评委问答等环节。在总决赛舞台上,选手们使出浑身解数,借助装扮、音乐、多媒体等手段,在短短的4分钟内深入浅出地向观众讲解有趣的科学知识。区块链溯源冷链食品的秘密、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中国古建筑的顶上功夫、载人飞船返回舱的隔热武器、生活中的伯努利原理……一个又一个的“4分钟”科普,汇聚成了一本绘声绘色的百科全书。
广州地区“讲科学、秀科普”大赛是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广东科学中心、广州科普联盟联合承办科普赛事品牌,也是每年广州科技活动周的重点亮点活动。(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楠
校对 | 李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