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

齐宣王(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

齐宣王

齐宣王介绍

齐宣王(约前350—前301)妫姓、田氏,名辟彊,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前314年,燕国燕王哙禅让王位给宰相子之,太子平被迫起兵夺回权力,反而被杀。齐宣王乘此大乱,派匡章率军攻破燕国,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后被齐人抓住做成肉酱。

人物生平

齐威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20年),齐威王去世,田辟彊即位,是为齐宣王。

齐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齐攻燕,几乎灭亡燕国。

齐宣王十九年(公元前301年),齐宣王去世,其子田地即位,是为齐湣王。

为政举措

军事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乘机发兵干涉。只50天就攻占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几乎灭亡燕国。但这也为齐国的衰落埋下伏笔。三十年后燕昭王为报此仇,在乐毅的指挥下统帅燕国及赵、秦、韩、魏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使齐国只剩下即墨、莒这两座孤城,尽管最后依靠田单以火牛阵破敌复国,但齐国却从此衰落下去。

文化

齐宣王见到西方秦国招揽贤士,得人而治,越来越强大的情势,便开始发展文化事业。齐宣王喜爱文学游说的士人,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来,闻声而来的有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七十六人,都赐给府宅,官拜上大夫,不担任官职而让他们自由议论。齐国稷下学者逐渐多起来,将近数百上千人,使稷下学宫进入鼎盛。

其中还有儿说、告子、宋钘、尹文、彭蒙、季真等人;儒家大师孟轲长住稷下30多年;集百家大成的荀卿,15岁就来齐国,是稷下学宫中资格最老的一位导师,曾三为祭酒,充任学宫最高领导。

稷下学宫集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刑家、阴阳家、农家、杂家各学派的学人,著书立说,开展学术研究,形成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创造中国灿烂的“先秦文化”。

人物评价

齐宣王算不上是个明君,但毋庸置疑,在他执政期间,齐国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他光大了的稷下学宫,可以说是造成“百家争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稷下学宫是由齐桓公始创的,齐宣王进行发扬光大)

轶事典故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钟、夏都是齐宣王身边的女人,前者奇丑而有才,后者奇美而无能。于是,齐宣王有事,就跑去找钟无艳帮忙;事情一过,则去找夏迎春寻欢作乐,把钟无艳抛到了一边。

滥竽充数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听其独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宣王独少一爱

一次,齐宣王对手下大臣淳于髡说:“先生谈一谈寡人喜欢的是什么?”淳于髡说:“古代王者所喜欢的有四,而大王喜欢的有三。”齐宣王十分奇怪,禁不住问道:“这话怎么说呢?”淳于髡说:“古代王者爱马,大王也爱马。古代王者爱美味,大王也爱美味。古代王者好美色,大王也好美色。古代的王者尊崇有才德的人,而大王却不尊崇才德之士。”

齐宣王听后,摇摇头说:“国中根本就没有杰出的才德之士,否则我也会尊崇他们,喜欢他们。怎么能说我不尊崇有才德的人呢?”

淳于髡说:“古时有骅骝等好马,可是现在没有,大王就从不惜花费重金,从所有的马中去挑选,可见大王真的喜欢马。古时有豹象等动物的肠肚或嫩脆可口的肉,可是现在没有,大王就命令手下人不辞辛苦从众多美味中去挑选,可见大王真的爱好美食。古时有毛嫱、西施那样的美女,可是现在没有,大王就从当今天下的众多美女中去挑选,可见大王真的喜欢美女。至于才德之士,大王就一定要等到有尧舜禹汤时代的贤德之士出现,然后才去尊崇他们、喜欢他们;那么如果禹汤时代的贤德之士知道,会觉得大王不是真心喜爱人才,也不会喜欢大王的。”齐宣王听了静默在那里,不知怎么答话。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有一次对齐宣王说:“有一个人,因为要到楚国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给他的朋友,请予照顾。等到他回来的时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冻挨饿,那位朋友根本没有尽到照顾的责任。你说对这种朋友该怎么办?”

齐宣王答道:“和他绝交!”孟子又说:“有一个执行法纪、掌管刑罚的长官,却连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说这该怎么办?”齐宣王说:“撤他的职!”

最后,孟子说:“全国之内,政事败乱,人民不能安居乐业。你说这又该怎么办?”齐宣王看看自己的左右大臣,故意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君子远庖厨

孟子约于齐宣王二年(公元前318年)再游齐国,受到礼遇。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时代称霸的事情,您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所以没有传到后代来,我也没有听说过。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说。那我就说说用道德来统一天下的王道吧?”齐宣王问:“道德怎么样就可以统一天下呢?”孟子说:“一切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样去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够阻挡。”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吗?”孟子说:“能够。”齐宣王说:“凭什么知道我能够呢?”

孟子说:“我曾经听胡龁告诉过我一件事,说是大王您有一天坐在大殿上有人牵着牛从殿下走过,您看到了,便问:‘把牛牵到哪里去?’牵牛的人回答:‘准备杀了取血祭钟’。您便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那害怕得发抖的样子,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到处死刑一样。’牵牛的人问:‘那就不祭钟了吗?’您说:‘怎么可以不祭钟呢?用羊来代替牛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是有这件事。”孟子说:“凭大王您有这样的仁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听说这件事后都认为您是吝啬,我却知道您不是吝啬,而是因为不忍心。”

齐宣王说:“是,确实有的老百姓这样认为。不过,我们齐国虽然不大,但我怎么会吝啬到舍不得一头牛的程度呢?我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发抖的样子,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判处死刑一样,所以用羊来代替它。”

孟子说:“大王也不要责怪老百姓认为您吝啬。他们只看到您用小的羊去代替大的牛,哪里知道其中的深意呢?何况,大王如果可怜它毫无罪过却被宰杀,那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是啊,这一点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我的确不是吝啬钱财才用羊去代替牛的,不过,老百姓这样认为,的确也有他们的道理。”

孟子说:“没有关系。大王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只因为您当时亲眼见到牛而没有见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明察秋毫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有豁然开朗的作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齐宣王)说:“不相信。”“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受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缘木求鱼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各种色彩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象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齐宣王说:“象(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安步当车

齐国有位隐士名叫颜斶(chù)。齐宣王听说他很有名,就召见了他。

颜斶进宫后,齐宣王傲慢地说:颜斶,你过来!颜斶不卑不亢地对齐宣王说:大王,你过来!齐宣王很不高兴,旁边的大臣也都责怪颜斶。颜斶便说:如果我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的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

齐宣王恼怒地问他:到底是大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说:当然是士人尊贵!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下令:谁敢在距离高士柳下惠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格杀勿论!另外还悬赏: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两万两。由此可见,一个活着的大王的头,还抵不上一个死去的士人坟墓呢。

齐宣王觉得自己理亏了,便请求做颜斶的学生,并说:您和我在一起,食有美味,出必乘车,妻子儿女可以穿上华美的服装。颜斶毫不动心,坚决辞谢:我还是希望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儿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慢慢地走路,就当是坐车一样;不犯罪过,就是保持自己的尊贵。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啊!颜斶说罢,告辞而去。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苏妲己、褒姒、妺喜、赵飞燕、陈圆圆、貂蝉、上官婉儿、王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苏妲己、褒姒、妺喜、赵飞燕、陈圆圆、貂蝉、上官婉儿、王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苏妲己、褒姒、妺喜、赵飞燕、陈圆圆、貂蝉、上官婉儿、王 昭君、西施、冯小怜)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苏妲己、褒姒、妺喜、赵飞燕、陈圆圆、貂蝉、上官婉儿...

​尉迟迥(西魏北周时期著名将领)

尉迟迥(西魏北周时期著名将领) 尉迟迥(516~580年),字薄居罗,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将领,北周文帝宇文泰外甥,赠太傅尉迟俟兜之子。 尉迟迥为人慷慨...

​赵姬(秦始皇生母)
​赵姬(秦始皇生母)

赵姬(秦始皇生母) 赵姬介绍 赵姬(公元前?年―公元前228年),姓赵氏,名失载。姬是身份和称呼。秦始皇嬴政的生母,秦庄襄王的王后,生在当时的赵国都城邯郸(今天的河北邯郸...

​吴玠(南宋抗金名将)
​吴玠(南宋抗金名将)

吴玠(南宋抗金名将) 吴玠(1093年—1139年),字晋卿,生于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静宁),兴国州永兴(今湖北省阳新县)人,北宋抗金名将。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

​雄阔海(大隋第四条好汉)
​雄阔海(大隋第四条好汉)

雄阔海(大隋第四条好汉) 雄阔海,《说唐全传》中人物,天下第四条好汉,外号紫面天王。为人忠厚仗义,两臂万斤之力,曾双拳打死两只老虎,最早在太行山占山为王,后来辅佐相...

​乔致庸(弃文从商的一代晋商)

乔致庸(弃文从商的一代晋商) 个人资料 乔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乔家第四位当家人,著名晋商,人称“亮财主”。乔致庸是清朝末年...

​王熙凤(精明强干、心狠手辣的凤姐)

王熙凤(精明强干、心狠手辣的凤姐) 艺术形象 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是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媳妇,是王夫人的内侄女,是贾琏的妻子,是巧姐的母亲,是贾蔷和贾蓉的婶子,是贾瑞...

​敦肃皇贵妃(雍正帝妃嫔之一)

敦肃皇贵妃(雍正帝妃嫔之一) 敦肃皇贵妃(?—1725年)年氏,雍正帝妃嫔之一,其名于史无记载。湖广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妃兄,广东巡抚,工部右侍郎,内务府...

​宇文泰(南北朝时期北周政权的奠基者)
​宇文泰(南北朝时期北周政权的奠基者)

宇文泰(南北朝时期北周政权的奠基者)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宇文部后裔,汉化鲜卑人,南北朝时期西魏杰出的军事家...

​马一浮(中国国学大师)

马一浮(中国国学大师) 人物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先生,中国国学大师、一代儒宗,一生著述宏富,有“ 儒释哲一代宗师 ”之称;周恩来总理曾称他是“ 中国当代理学大师 ”;...

​张岱(明末清初史学家)
​张岱(明末清初史学家)

张岱(明末清初史学家)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0年?),初字维城,后字宗子,又字天孙,因著《石匮书》,人称“石公”,于是又字石公,号陶庵,晚号六休居士、蝶庵、古剑老人...

​孙策(东汉末年诸侯)

孙策(东汉末年诸侯)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王熙凤(精明强干、心狠手辣的凤姐)
​王熙凤(精明强干、心狠手辣的凤姐)

王熙凤(精明强干、心狠手辣的凤姐) 王熙凤介绍 王熙凤,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她长着一双...

​苏曼殊(近代文学艺术家、翻译家)

苏曼殊(近代文学艺术家、翻译家) 人物生平 生平事迹 苏曼殊(1884年-1918年),原名戬,字子谷,小名三郎,更名玄瑛,号曼殊,另号燕子山僧、南国行人等。广东珠海市沥溪村人,...

​释虚云(禅宗泰斗)

释虚云(禅宗泰斗) 人物生平 虚云禅师虚云禅师,原籍湖南湘乡,俗名萧古岩,字德清,别号幻游。出生在福建泉州,出生年有不同说法,岑学吕编年谱言出生道光二十年(1840年);...

​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
​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

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 陈寅恪与 柳如是 1961年8月30日,陈寅恪静坐在房间内,时间已接近午夜12点,虽然目不能明、腿不能行,但其坐姿依旧端正,他正在等一个人...

​贝鲁特大屠杀的影响有哪些
​贝鲁特大屠杀的影响有哪些

贝鲁特大屠杀的影响有哪些 贝鲁特大屠杀的影响 贝鲁特大屠杀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贝鲁特大屠杀旧照 首先是贝鲁特大屠杀爆发后的短短几天时间里,黎巴嫩首都的难民营就有近三千多...

​张元素行医故事
​张元素行医故事

张元素行医故事 张元素行医故事 张元素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心地善良,至今在他的家乡还流传着不少张元素行医故事。 张元素画像 第一个行医救人的故事是说张元素有一次急诊,在路上...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教育思想概述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教育思想概述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教育思想概述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号晦庵,晚称晦翁,世称朱文公,亦称朱子,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他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洲知...

​明太祖朱元璋的功过评价
​明太祖朱元璋的功过评价

明太祖朱元璋的功过评价 朱元璋 功过 说起朱元璋功过这个问题,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讨论,因为熟悉 历史 的都知道朱元璋功过并不能简单的定义。 朱元璋图片 朱元璋是从一介农民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