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王朝怎么也分西周和东周?

东周王朝怎么也分西周和东周?

周朝又分为前期的西周和后期的东周,这一点我们都知道,而东周一般来说又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战国时期,只不过这些名字都是我们后人给当时取的,也就是说,当时并没有“西周东周”这些表示时代的词。但是,如果出现了“西周东周”,也不要惊讶,因为那个时候确实是有东周国和西周国的。

东周王朝怎么也分西周和东周?

我们在中学时一定都学过《过秦论》这篇文章,贾谊在文中用“吞二周而亡诸侯”来总结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业,“诸侯”很好理解,即韩、赵、魏、燕、楚、齐六国,但是“二周”就不太好理解了。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周朝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而东周也确实是被秦国灭亡的。那么问题就来了,秦始皇除了吞并东周外,难道还吞并了另一个周朝吗?

只要翻看一下有关战国的史料,就会发现当时居然真的并存着东周和西周两个国家,而这“二周”也经常爆发战争,甚至参与到“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东周王朝怎么也分西周和东周?

二王并立

通过学习课本知识,我们了解到西周灭亡的原因是周幽王为博得冷美人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结果当犬戎真来进攻镐京时,天下诸侯都不再来救援,镐京于是被犬戎攻陷,周幽王亦被犬戎杀死,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为躲避战乱,被迫东迁洛邑,西周从此灭亡,东周由此开始。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虽然广为流传,但却只是故事,不是历史。真实的历史是,周幽王宠爱褒姒并其所生之子伯服,又打算废掉老太子宜臼改立伯服为太子,宜臼为躲避不测之祸,逃到了外公申侯的封地。老太子的背叛让周幽王有了改立伯服为太子的正当理由,于是,周幽王正式改立伯服为新太子,但这也引起了老太子强烈的不满。

在宜臼的默许下,申侯勾结犬戎和鄫人进攻镐京,一举杀死了周幽王和伯服,而褒姒则被犬戎俘虏带走。事后,申侯联合一些诸侯拥立宜臼为天子,是为周平王,而另外一些诸侯明确表示反对,又拥立王子余臣为天子,是为周携王。周平王为躲避纷争,在公元前770年不得不东迁洛邑,在新都城建立自己的势力。

周平王和周携王“二王并立”的局面维持了二十一年,以晋文侯杀死周携王,只剩下周平王一个天子结束。周平王虽然取得胜利,但却得位不正,让天下诸侯从此开始轻视周天子。公元前707年,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为树立权威,亲自率军攻打郑国,反而在繻葛被郑庄公打败,并中了郑将祝聃一箭,周桓王偷鸡不成蚀把米,周天子的权威从此一落千丈。

东周王朝怎么也分西周和东周?

二周并立

在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经常发生君主被弑杀,或被驱逐的事件,已经衰落的东周王室也不例外。周庄王、周惠王、周襄王和周敬王在位时,周王室都曾发生过内乱,周惠王、周襄王和周敬王甚至被迫逃亡外地,向诸侯求救以平定内乱。晋文公长期流亡在外,当他回国即位后,能在中原建立迅速威望,就得益于他用武力平定王室内乱,帮周襄王重新登上了王位。

在春秋晚期,周王室的内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周贞定王去世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王位而血腥残杀,仅在一年间就先后出现了周哀王、周思王和周考王三个天子。周考王或是为安抚对自己有威胁的弟弟王子揭,也或是嘉奖弟弟王子揭帮助自己夺位有功,在公元前440年把王子揭封为周公,以河南为王子揭的封地,王子揭即为西周桓公,西周公国由此开国。

周考王的儿子是周威烈王,周威烈王在公元前403年册封晋国的三家大夫韩、赵、魏为诸侯,后世著名的战国时代于是从此开始。

西周桓公去世后,其子西周威公嗣位。西周威公去世后,西周公国发生严重的内乱,公子朝和公子根兄弟只顾争夺君位,不为父亲举办丧礼,致使西周威公停尸九月尚不得下葬。公元前367年,赵国和韩国出兵帮助公子根,逼迫周显王把东周王朝所有的辖地全部封给公子根,以平息西周公国的内乱。周显王在强大的武力面前只得照办,于是把包括都城洛阳在内的所有土地封给了公子根。公子朝被称为西周惠公,公子根则被称为东周惠公,东周公国于是开国,东周王朝彻底分裂为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两个国家。

东周王朝的分裂使周天子名存实亡,天下诸侯于是不再有所顾忌,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掀起了一阵自立为王的风潮,周天子曾经显赫的地位于是不复存在,沦为了一个没有任何威望的普通诸侯。

东周王朝怎么也分西周和东周?

秦吞二周

东周分裂后,周显王、周慎靓王和周赧王祖孙三代寄居在东周公国,受东周公国国君的摆布。在这几十年里,西周公国的国君和东周公国的国君尚且念及亲情,两国虽有冲突,但却没有发生战争,可以说是相安无事。此时,实力强大的秦、楚、韩、赵、魏等国家环绕着“二周”,“二周”为图自存,纷纷任用苏秦、张仪那样的辩士与诸侯进行周旋,西周公国的周最和东周公国的杜赫才能出众,闻名当时,于“二周”功不可没。

战国七雄

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派甘茂攻克韩国的宜阳后,又派樗里子嬴疾领兵进入东周公国以“窥周室”,东周公国的国君不敢得罪秦国,以隆重的礼仪把樗里子迎接进了洛阳城。樗里子随后面见周赧王,向周赧王提出了秦武王准备亲自到洛阳试举周鼎的要求,周鼎是周王室的象征,秦武王试举周鼎无疑是对周王室的侮辱,周赧王于是严词拒绝了樗里子提出的要求。樗里子遭到拒绝后勃然大怒,先是把周赧王逐出王宫,后又把周赧王逐出东周公国,强迁周赧王至西周公国,周赧王从此寄居在西周公国。

周赧王公然受辱,把发泄怨恨的矛头对准了主动打开洛阳城门迎接秦军进城的东周公国国君,从此以后,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频繁爆发战争。同时,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对秦国的政策也有了很大的区别,前者长期敌视秦国,成为诸侯抗秦的“谋主”,后者则长期亲近秦国、臣服秦国。因此,“二周”间的战争亦可视作秦国与山东六国争霸的微观反映。

东周王朝怎么也分西周和东周?

秦昭襄王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后,对山东六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西周公国的危机感日益加剧。公元前256年,西周国君再次策划诸侯合纵抗秦,秦昭襄王得到消息后,派军队进攻西周,西周国君和周赧王在强敌面前被迫投降秦军,献出土地,至此,东周王朝和西周公国同时灭亡。公元前249年,东周国君亦策划诸侯合纵抗秦,秦庄襄王随即派吕不韦领兵进攻东周,诛杀了东周国君,灭亡了东周公国。

回到本文开篇“吞二周而亡诸侯”这句话,贾谊实际上是把秦昭襄王和秦庄襄王的功业附加在了秦始皇的身上,因此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看作是一种文学手法,而切不可把这句话看作史实。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东周王朝(前770年—前256年)和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虽有重合但不一致,东周王朝是比战国时代早结束三十四年的。

东周王朝以“二王并立”的分裂局面开始,又以“二周并立”的分裂局面结束,足以让后人感慨万千。只能说,东周王室的衰落并不仅仅是因为天下诸侯的崛起,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东周王室不珍视自己的权威,经常内乱和分裂,让天下诸侯开启了轻视自己甚至取代自己的野心。

​李陵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
​李陵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

李陵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 李广之孙李陵,身为飞将军的后人,李广的名声在前,而李陵出身于武将世家,领兵打仗自然是一把好手。但是李陵的人生却因为一次投降而被“毁了”。很...

​薛仁贵为什么被流放 流放后为何又重新启用
​薛仁贵为什么被流放 流放后为何又重新启用

薛仁贵为什么被流放 流放后为何又重新启用 我们都知道薛仁贵是唐初名将,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备受后人敬仰。不过薛仁贵一生也受过挫折,根据唐史记载,薛仁贵曾被流放象...

​战国七雄首都是现在哪里?
​战国七雄首都是现在哪里?

战国七雄首都是现在哪里? 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前后的跨度大约有着200多年的时间,然而这200多年的战国时期却在历史上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因为首先战国的地理划分成为了...

​魏武卒是怎么被灭的?
​魏武卒是怎么被灭的?

魏武卒是怎么被灭的? 说起魏武卒,在吴起的时代应该算是最为风光的时代,可以说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甚至还打出了5万魏武卒击溃五十万秦军的这种1比10的逆天战绩。这里面除...

​苏辙为何痛骂宋仁宗
​苏辙为何痛骂宋仁宗

苏辙为何痛骂宋仁宗 要说历史上有哪个臣子敢骂皇帝的,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海瑞,但历史上却不止有海瑞敢这样做,还有一个人,他就是苏辙。说到苏辙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苏...

​唐德宗是昏君还是明君?为何王安石和欧阳修认为是昏君?
​唐德宗是昏君还是明君?为何王安石和欧阳修认为是昏君?

唐德宗是昏君还是明君?为何王安石和欧阳修认为是昏君? 说起唐德宗李适,相信对唐朝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不会陌生,这个是以为志在中兴大唐帝国的皇帝。在父皇唐代宗的执政期间...

​三顾茅庐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其实诸葛亮只能选择刘备
​三顾茅庐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其实诸葛亮只能选择刘备

三顾茅庐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其实诸葛亮只能选择刘备 三顾茅庐可以说是三国,乃至整个历史上都十分著名的典故,就算你没看过《三国演义》,肯定也听说过三顾茅庐。不过演义中的...

​古代不良人是一个什么官?
​古代不良人是一个什么官?

古代不良人是一个什么官? 《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在网上刮起了一股唐朝热,这部剧从制作来看还原度还是挺高的,而且台词也不是普通的白话,导致有些观众直呼看不懂。还有就是...

​安史之乱其实是被逼无奈?为什么要这么说?
​安史之乱其实是被逼无奈?为什么要这么说?

安史之乱其实是被逼无奈?为什么要这么说? 由安禄山发起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不过这件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安禄山狼子野心想要造反,篡权夺位。但是...

​贞观之治为什么说是虚假的?当时的国力究竟如何?
​贞观之治为什么说是虚假的?当时的国力究竟如何?

贞观之治为什么说是虚假的?当时的国力究竟如何? 贞观之治可以说是历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盛世了,唐朝初期李世民创立的一个盛世时代,成了后世无数人非常向往的一个时期。不过,...

​澶渊之盟明明是宋朝之耻,为什么辽国却先崩溃了?
​澶渊之盟明明是宋朝之耻,为什么辽国却先崩溃了?

澶渊之盟明明是宋朝之耻,为什么辽国却先崩溃了? 澶渊之盟很多人都知道,作为我国古代宋朝历史上,和辽国缔结的一个盟约,很多人都觉得,澶渊之盟是非常耻辱的。原因就在于缔结...

​关羽败走麦城路过马超封地,为何马超不发兵救关羽?
​关羽败走麦城路过马超封地,为何马超不发兵救关羽?

关羽败走麦城路过马超封地,为何马超不发兵救关羽? 关羽败走麦城,是关羽生平的最后一件事情,这样一位后世人敬仰的武圣,在这件事情之后,也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被东吴所杀。...

​逼武则天退位的几位大臣,最后怎么样了?
​逼武则天退位的几位大臣,最后怎么样了?

逼武则天退位的几位大臣,最后怎么样了? 武则天最终的退位,当然不可能简单的是自己自愿的,事实上,历史上所有的皇帝,他们的退位都是有外力作用的,毕竟皇帝的身份和地位,可...

​徭役制度是什么意思
​徭役制度是什么意思

徭役制度是什么意思 说起唐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繁华的一个时代,当时政府的政策以措施都是受到人民的追捧和欢迎的。这个时期的商业来往非常频繁,甚至...

​董小宛与董鄂妃是同一个人吗
​董小宛与董鄂妃是同一个人吗

董小宛与董鄂妃是同一个人吗 似乎很多网友会询问,董小宛与董鄂妃是否是同一个人,其实他们并非同一人。董小宛是“秦淮八艳”之一,而董鄂妃是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

​逍遥津之战是史实吗?真实的历史上是怎么回事?
​逍遥津之战是史实吗?真实的历史上是怎么回事?

逍遥津之战是史实吗?真实的历史上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当中,有一场非常精彩的战役,那就是逍遥津之战。而在逍遥津之战当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张辽了,曹操...

​刘秀一生有哪些功绩?光武中兴开创东汉盛世
​刘秀一生有哪些功绩?光武中兴开创东汉盛世

刘秀一生有哪些功绩?光武中兴开创东汉盛世 光武中兴是指,在光武帝刘秀时期所出现的治世。西汉末年遭遇王莽篡汉,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几乎停滞,等刘秀建立东汉后,通过一系列的...

​广东抓猪仔什么意思
​广东抓猪仔什么意思

广东抓猪仔什么意思 《黄飞鸿1壮志凌云》这部老电影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吧,在这部电影当中,黄飞鸿为了拯救那些被骗取当猪仔的华工的情节,相信不少人都记忆犹新了。那...

​陶谦为什么把徐州让给刘备,却不让给袁术?
​陶谦为什么把徐州让给刘备,却不让给袁术?

陶谦为什么把徐州让给刘备,却不让给袁术? 东汉末年,袁术和刘备本来并无交集,但自从刘备占据徐州后,袁术便把刘备当成了头号敌人。实际上很多人不理解陶谦为什么宁愿把徐州让...

​东吴二宫之争是如何发生的?孙权立嗣为何犹豫不决
​东吴二宫之争是如何发生的?孙权立嗣为何犹豫不决

东吴二宫之争是如何发生的?孙权立嗣为何犹豫不决 东吴在三国时期是仅次于曹魏的存在,甚至一度能和曹魏平分秋色。不过孙权晚年在立嗣问题上犹豫不决,导致朝局不稳,最后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