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扇子是用什么做的(中国古代扇子的起源来历)
最早的扇子是用什么做的(中国古代扇子的起源来历)
摘要:最早的扇子是用植物叶或者禽羽做成的。历史沿演: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纸、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其它棕榈叶、槟榔叶、麦秆、蒲草等也能编成或制成各种千姿百态的
在古人的夏天里,有一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扇子。轻罗小扇扑流萤,作为古代最常见的的纳凉用品,不管是诗词书画还是出土文物里,都少不了扇子的身影。那么最早的扇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目前中国出土最早的扇子,是一把短柄竹扇,出土于江西省靖安县的李洲坳东周古墓。扇子用精细的竹蔑编成,扇柄长37厘米、扇面宽25厘米,距今已有2500多年了,是我国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扇类实物证据,也被称为“中华第一扇”。
便面 李洲坳东周墓葬出土
但是,它的形状和我们熟悉的折扇、团扇等截然不同,像是一把菜刀。这种扇子,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叫“便面”。注意了,它可和方便面没关系,这里的面,指的是人的面庞。
我们今天出门,由于种种原因不想露脸,会戴上口罩,当然,现在还增加了防疫的作用,而古人如果不想见人,或者想要表达羞怯、敬畏等情绪,就会拿上这样一把便面遮脸,来让自己更方便,所以它就叫便面。
《汉书·王莽传》中记载说:“(王莽)常翳(遮蔽)云母屏面,非亲近莫得见也。张咪简历这里的屏面就是便面。三国时魏国鱼豢的《魏略》中记载,韩宣在任丞相军谋掾之职时,有一次与临淄侯曹植在宫中相遇。按理说他应该行礼,但是当时刚下了一场雨,地上有积水,不好行礼,韩宣又无处躲避,便“以扇自障”,停在路边。
《清明上河图》里用便面遮脸的人
除此之外,在《清明上河图》里,我们也可以见到类似的场景。这人左手拿着便面遮脸,旁边还有个骑马的人正扭头看向他,瞧着就很像是“在线隐身不想打招呼”的感觉。豫c这在当时并不是无礼的行为,反而可以说一种礼貌之举。要是放在今天,便面一定特别适合“社交恐惧症”的人。情人节
除了便面,古代当然也还有其他类型的扇子。赊刀人到底是什么人 可怕的预言骗局真相揭秘我们按照是否能够折叠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不可折叠的平扇和可以折叠的折扇。中国唯一不允许外国人进入的山脉——老君山首先来看平扇,便面和团扇都属于平扇。
团扇
团扇最晚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是中国古代最传统的一种扇子。西汉时期的汉成帝有一位妃子叫班婕妤,她写过一首《团扇歌》,是最早吟诵团扇的文学作品,里面写道:“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正是因为这种扇子的形状圆圆的,所以得名“团扇”。又因为团扇常用“纨素”,即颜色洁白的绢帛制成,又叫“纨扇”。
除了短柄扇,古代还有长柄团扇,长度能达到两米左右。哲悯皇贵妃是什么结局?是被谁害死的?这么长的柄,显然不能自己给自己扇风,主要是随从仆役拿着服侍主人用的,可以作为贵族出行的仪仗使用。
目前出土的长柄扇也大多出自较大的墓葬之中。周星驰演的喜剧电影有哪些举世名作《簪花仕女图》中,侍女手里就拿着长柄团扇,扇子上画着漂亮的牡丹花。周昉的另一幅《挥扇仕女图》里,还同时出现了长柄团扇和短柄团扇。
《簪花仕女图》(局部)
优雅的团扇很受女孩子们喜欢,但用团扇的可并不只有女子。宋徽宗有一幅《听琴图》,画面右下角的男子手里就拿着一柄团扇。
在清代遗留下来的老照片里,我们也能看到奕譞、奕訢两位王爷拿着团扇端坐的画面。他俩都是道光皇帝的儿子,奕譞的二儿子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可见团扇一直很受宫廷贵族的青睐。
宋徽宗《听琴图》(局部)
说完了平扇,接下来讲讲折扇,这大概是我们最熟悉的扇子了,拿一张纸一点胶水就能做出最简单的折扇来,也是上学读书时的夏日记忆。
但是,折扇并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而是源自于日本,在北宋初期已传入我国。据说,折扇的产生是因为日本人受到了蝙蝠双翼的启发。
北宋初年,日本僧人来到我国,向宋太宗送上礼物,礼单里写着“蝙蝠扇二十枚”,就是早期的折扇。苏轼的弟弟苏辙还写过一首叫《杨主簿日本扇》的诗,里面说“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也能说明这一点。所以,如果你在历史剧中看到宋朝之前就出现了折扇,那可就是一个小bug了。
黄宾虹 山水图折扇
不过,折扇传入中国后,起初并没有收到社会的欢迎。历史记载,元代初年东南夷的使者拿着折扇,还会遭到他人的嘲笑。到了明朝,永乐皇帝朱棣觉得折扇收拢打开都非常方便,因此给朝廷里的各位大臣都赏赐了一遍。从这个时候开始,折扇才开始大范围地流行。
与团扇不同,折扇的扇面大多用纸来制作。折扇也叫折叠扇、聚骨扇等,聚骨的意思就是可以将扇骨聚合起来。
正因为此,它的制作也要更加复杂一些,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方可完成。团扇折扇的绢帛及纸质的扇面,非常便于文人墨客在上面题诗作画,因而也形成了独特的扇面艺术,使得扇子除了实用价值,也给人们带来了审美上的享受。
中国古代的扇子,也许最早只是源自古人夏天随手摘取的一张叶片。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扇子逐渐有了丰富多样的外形和种类,同时,也从扇风纳凉的小工具,衍生出了礼仪性的功能,甚至成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