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倒台后,对他最忠心的美女保镖,下场极其凄惨
卡扎菲倒台后,对他最忠心的美女保镖,下场极其凄惨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大核有料
编辑|大核有料
在北非地区,有一个敢于直面美国的领导人,卡扎菲,他一生的经历被人们津津乐道,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有他的美女保镖们。
枭雄的一生
卡扎菲的家境并不好,1942年,他在沙漠的一个村庄出生,他的父母没什么文化,收入就靠骆驼。
卡扎菲在当地的小学毕业后,前往了利比亚读中学,在这个更大的舞台中,他学习到了民族主义的思想,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有出色的演讲天赋,公园中经常能听到他慷慨激昂地演说,不久,卡扎菲的身边就聚集了很多追随者。
1969年,卡扎菲成立自由军官,他们以严明的纪律著称。这一年9月份,他发起了九月革命,凭借着自己的军事组织推翻了伊德里斯,随后,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诞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实力强盛,不同于其他人,卡扎菲面对他们的态度居然十分强硬。1981年,由卡扎菲领导的利比亚与西方国家关系变得恶劣,官方公然支持反西方的武装组织。
在二十一世纪后,卡扎菲改变了对于美国的态度,他承诺废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并且在911事件后表示对恐怖主义的谴责。
他还在2009年的时候登上联合国演讲,其内容犀利无比,批判了安理会,讲述联合国的种种问题,演讲时长足足有一百分钟。
之后卡扎菲走了下坡路,2011年2月份,大规模的抗议在利比亚爆发,游行者要求卡扎菲下台,局势动荡不安。同年8月份,反动势力成功拿下利比亚首都,大势已去,卡扎菲只能四处逃亡。
2011年10月份,卡扎菲迎来了生命的终章,他在老家被捕,并且身中数枪,伤势严重,最后死去了。
他的尸体被公开展览4天后埋葬到了沙漠深处。在葬礼上,仅有四人,而且他们都拒绝透露埋葬的地点。
卡扎菲最后身死并不是他的安保不足,相反他拥有很强的私人安保力量,甚至里面还有几十名女性保镖。
忠心的美女保镖
2007年,卡扎菲访问法国,科萨齐热情地接待了他。卡扎菲访问的阵仗不小,他带了足足四百个随从,还有一些帐篷,骆驼。
当然最让人挪不开眼睛的,就是他的美女保镖团。保镖团中有30位女性,他们时刻守在卡扎菲身边,警戒心十足。
这些女兵个个身手不凡,她们从军事学校毕业,各种格斗射击技能都精通,其中甚至还有人曾获得硕士学位。
女保镖们英姿飒爽,不专注打扮,基本不会佩戴首饰,但在她们胸前,会有卡扎菲的徽章。
卡扎菲身边的女保镖会经常更换,数量基本是三到四十人,此次访问约十年之前,就有女保镖牺牲的案例。
那时卡扎菲和往常一样上车,身边坐满了女保镖,但藏有杀手的车辆疾驰而来,杀手们拿着枪支疯狂扫射,女保镖反应迅速,立刻回击。
其中一名女保镖叫做艾莎,她为了保护卡扎菲,直接扑在其身上,成功保护了卡扎菲的安全。但事后,艾莎却光荣牺牲,这让卡扎菲心痛不已,自此,他对于女保镖们更加信任。
在这些女保镖中,自然有卡扎菲的最爱,她就是嘉丽娜。嘉丽娜是典型的乌克兰美女,五官精致,皮肤白皙,被卡扎菲称呼为金发宝贝。
之前嘉丽娜是一名护士,在经历了失败的婚姻后前往利比亚,因为有经验,被分配为军队医院的护工。
她也因此结识了卡扎菲,在一次救治中两人相识,经过细心地照料后,卡扎菲对这个女人的印象很不错,痊愈后点名让嘉丽娜做自己的护工。
随后,嘉丽娜意识到自己需要掌握更多技能,于是前往军事学校学习。经过刻苦训练后,她的战斗素养急剧上升,顺利通过毕业考核。
之后嘉丽娜尽职尽责,保护好了卡扎菲的安全,是在其身边最久的保镖。
到了2011年,卡扎菲穷途末路,身边的人大都离开了他,但嘉丽娜和一些女保镖们不离不弃,她们决心要用生命组成最后一道防线。
嘉丽娜冷静沉着,击杀过11名杀手,成绩斐然。但这无济于事,最终她为了掩护卡扎菲,被敌人捉住。
嘉丽娜被抓住后经历毒打,因其外表出众,还遭到了侮辱,随后被杀害,抛弃在路边。
这个结果让人唏嘘,她的牺牲也没有改变卡扎菲的命运,不过她为了自己的信念付出生命,也算死得其所了。
女保镖团的意义
卡扎菲偏爱美女保镖,仅仅是看着养眼吗?当然不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他长期以来坚持带美女保镖自然是有他的深意。
上世纪七十年代,卡扎菲出版三卷《绿皮书》,这本书中宣扬的思想是很前卫的。书中讲述女性和男性应该享受一样的地位和权利。
在卡扎菲的领导下,利比亚的女性权益得到了维护,他认为自己是女性的解放者。
卡扎菲的美女保镖们也算是一个革命标志,是他宣扬自己解放女性的一个手段。
每次外出访问,他都会带上自己的革命标志——美女保镖,来彰显自己的前卫。但在光鲜的外表下,内里似乎不是那么单纯。
曾有媒体报导卡扎菲曾经的女保镖指控他强奸,很多人认为这个消息是假的,这种行为得不偿失,会给他惹不少麻烦。
但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要知道,女保镖团其中一条要求居然是处女,甚至宣誓终身不嫁。
这个带有花边性质的新闻,反映了卡扎菲的理论与现实是有很大差距的。
他在《绿皮书》中描绘的乌托邦世界,与利比亚贫富差距严重的现实也严重不符,这让底层人民产生不信任感,也难怪会有后来民众游行要求他下台了。
结语
嘉丽娜的惨死让人惋惜,但她完成了自己的誓言,就算重新选择一次,她也不会后悔。
参考:
第一财经 《卡扎菲强奸女保镖背后的政治悖论》 2011.8.31
央视网 《卡扎菲女保镖曾舍身为其挡子弹》 2007.12.12
网易新闻 《卡扎菲最倚重的美女保镖,一己之力射杀十一人后被折磨而死》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