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上汉朝的谁被称为草圣(草圣是指哪位书法家)
书法史上汉朝的谁被称为草圣(草圣是指哪位书法家)
我们常说楷书是一切书法的基础,
没有基础是写不好行书和草书的,但是有一个人,
他不懂楷书,却能写出让王羲之甘拜下风的草书,
这个人就是张芝。
张芝,他是早于王羲之的书法,也是王羲之顶礼膜拜的狂草大师。他将草书第一次推向了艺术的巅峰,并创造了一线贯通的一笔书,称为今草,被后世其他草书大家采用沿袭至今。就连孙过庭都说他的草书取法张芝张旭,之后所有的草书均师承张芝,他是中国书法史上领袖人物,被世人尊称为“草圣”。
代表作《冠军帖》
《书谱》当中说道:王羲之比之钟繇犹有过之,而比之张芝,因为不如其勤奋,故不及也。他的作品《冠军帖》更有“天下第一草书”的美誉。
《冠军帖》点画起止分明,收放有度,笔法奇诡多变,结字时有巧思,气势纵横,淋漓酣畅。运笔狂放自由,字形变化万端,气势一泻千里。比起章草书,更加赏心悦目,妙不可言。
如何写草书
写草书张芝说过一句“匆匆不暇草书”,怎么解释这句话呢?有人解释为:时间来不及了,潦草了就是草书。很显然作为草圣,不会表达这么粗浅的观点,这绝对不是张芝的本意。
“匆匆不暇草书”出自卫恒在《四体书势》,原文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下笔必为楷则,常曰:'匆匆不暇草书’”
“下笔必为楷则 ,匆匆不暇草书”这样连在一起来就好理解了。
这句实质是说草书和楷书、隶书一样,在创作时都有法则,不能信笔乱写。“匆匆不暇草书”之意在于草书不是随意就能写好的,因为有前提条件: “下笔必为楷则” 。
张芝之意在于告诫后来书家,草书、楷书、隶书都有法则,不能随性而为。
唐朝有“颠张醉素”,宋朝有黄庭坚,明朝有祝允明、王铎、傅山等草书大家,但皆不如张芝功力之深,艺术灵性之高,张芝开创了一个时代,开创了一种书写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