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20种接近灭绝的动物
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20种接近灭绝的动物
濒临灭绝的动物有朱鹮、金丝猴、大熊猫、扬子鳄、白鳍鲸、北极熊、华南虎、紫蓝金刚鹦鹉、丹顶鹤、安哥洛卡象龟、藏羚羊、食猴鹰、埃及秃鹫等等,其中朱鹮被誉为东方明珠,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
1、朱鹮
朱鹮主要栖息在海拔1200-1400米的地区,曾经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等地区广泛分布,现今朱鹮种群数量只有200只左右,是濒临灭绝的动物,且朱鹮的体型中等,其羽毛为白色,头部和羽冠为粉红色。
2、金丝猴
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区,金丝猴群主要栖息在海拔1500-3300米的高山密林之中,喜欢吃野果、竹笋、苔藓等植物,且金丝猴中包括川金丝猴、缅甸金丝猴、越南金丝猴等品种。
3、大熊猫
大熊猫是濒临灭绝的动物,它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多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并且大熊猫主要栖息在海拔2600-3500米的竹林中,它擅于爬树,不畏寒冷,也从不冬眠,以竹子为主要食物。
4、爪哇犀牛
爪哇犀牛已经濒临灭绝。据说目前只在印度尼西亚的乌戎库隆(Ujung Kulon)国家公园有月40头存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目前列为濒危爪哇犀牛。去年10月,偷猎者杀死了越南的最后一只爪哇犀牛。
5、雪豹
雪豹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估计,目前有4080到6590只野生雪豹。作为雪豹一个亚种的黑龙江豹原产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北方,目前野外只有不到50只。
6、野生老虎
老虎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单。根世界自然基金会称,目前只有约3200只老虎在生活在野外。11月,国际刑警组织在13个亚洲国家发起了一项拯救野生老虎的运动。美联社报道,1900年亚洲还约有10万头老虎。
7、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是东部大猩猩亚种,被列为极度濒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世界自然基金会估计目前共有2个种群,大约786头生活在乌干达地区。武装冲突和过度自然资源开发是威胁大猩猩种群的主要因素。
8、苏门答腊猩猩
苏门答腊猩猩被列为极度濒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根界自然基金会说他们是最濒危灭绝两个猩猩物种之一,目前野外只有约7500头。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猩猩被认为是威胁人类农业和居住的动物。一项调查发现,婆罗洲居民一年内至少杀死750只濒临灭绝的苏门答腊猩猩。
9、伊洛瓦底江豚
伊洛瓦底江豚产于东南亚,也被列在在IUCN红色名单。然而,湄公河分组人口被列为极度濒危。世界自然基金会称,目前只有85只存活在东南亚国家。
10、棱皮龟
棱皮龟也被列为极度濒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世界自然基金会称,在大西洋大约有34000只雌性棱皮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太平洋只有约2300只雌性棱皮龟。他们广泛的地理分布和在浅层水域的活动使它们收到捕捞者的威胁。从去年9月的一项研究称,尽管美国渔业海龟捕捞数下降到1990年的90%,但这仍不足以维持海龟种群。
11、苏门答腊象
苏门答腊象是亚洲象的一个亚种,主要分布于苏门答腊岛,近些年由于人类对森林的肆意砍伐,象群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受影响的苏门答腊象数量逐年呈下降趋势。
12、穿山甲
很多人认为穿山甲是爬行动物,但实际上穿山甲是唯一已知具有鳞片的哺乳胎生动物,它每年能吃掉近7000万只昆虫,然而这种生物却随时处于危险之中,已经脆弱到极度濒危的程度。
13、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一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与大熊猫一样被称为中国的“国宝”。滇金丝猴仅分布于金沙江和澜沧江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的狭窄地带,现存种群数量约为3000只。
14、丹顶鹤
丹顶鹤具有三长——嘴长、颈长、腿长。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丹顶鹤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15、北极熊
全球变暖导致北极海冰面积持续缩小。目前,全球北极熊数量仅为2.6万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也将北极熊的保护状况标示为“易危”,并标示北极熊非常“脆弱”,很可能灭绝。
16、高鼻羚羊
蒙古高鼻羚羊是高鼻羚羊的亚种,与藏羚羊是近亲。高鼻羚羊被确定为野外灭绝,该物种曾经广泛分布于欧亚一带的草原,但由于大量捕杀,高鼻羚羊的数目在过去40年间由125万只锐减到不足5万,而蒙古高鼻羚羊的数目则不足万只。
17、陆龟
辐射纹陆龟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南部,因背甲上有黄色放射状纹路而得名。猎取龟肉和非法宠物交易猖獗导致这种陆龟种群数量大幅减少,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级别为“极度濒危”。
18、鲸头鹳
鲸头鹳分布于非洲东部,通常在沼泽地中生活,可以长到超过5英尺(约合1.5米)高,翼展达10英尺(约合3米)。鲸头鹳喜欢在浑水中觅食,以鱼、蛙等动物为食。鲸头鹳已被列为濒危物种,总数估计在5000至8000只左右。
19、长鼻猴
长鼻猴属于红色保护名录濒危级别。长鼻猴的主要特征是其又大又长的鼻子。雄性长鼻猴随着年龄的增长鼻子越来越大,最后形成像茄子一样的红色大鼻子,而雌性长鼻猴的鼻子却比较正常。
20、北部毛鼻袋熊
北部毛鼻袋熊是澳大利亚特有物种,也是世界上稀有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仅分布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部,与同为濒危物种的塔斯马尼亚袋熊、南部毛鼻袋熊同属一种。由于人类对土地的开发、野狗等动物的捕食等因素,导致北部毛鼻袋熊栖息地缩小,目前只有约250只北部毛鼻袋熊生活在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