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
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
本期导读:心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我们的价值在哪里?本期推出“活动开示”系列之二《大乘发心 心有所住》,告诉我们,只要知道自己活在世上的一个理由,活在世上的价值,活在世上所作所为,然后有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一天会比一天更好,所有的佛菩萨祖师大德们都会加持我们,帮助我们。
佛言祖语:发心求愿安众生,自然发意愍世间。不逮本愿终不起,日出求冥不得然。——《佛本行经》卷三
学诚法师法语:我们常常讲要学佛法,包括两个部分,一个事一个理。事跟理怎么来区分,怎么来认识,这里边就很有讲究了。
文章: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
发心来这里,赏月和合团圆,我们在平时也是一样。要发心,我们要了解心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心,请问我们怎么发呢?我们自己心都搞不清楚自己是什么心,怎么去发呢?
佛经里面讲我们人五蕴和合,色受想行识,受想行识都属于心,色就是我们的躯体,色心和合名为一个人。一个人活在于世,要学佛法。
我们常常讲要学佛法,包括两个部分,一个事一个理。事跟理怎么来区分,怎么来认识,这里边就很有讲究了。
事有狭义跟广义之分,狭义的话做事就做事,做人就做人。做人跟做事不一样。做人,讲究做人的道理;做事,讲究做事的道理。
做事的道理,比如说我们喝茶,茶要放多少水?温度要多少度?水要倒多少?月饼怎么来烤?料怎么配方?多少比例,糖、面粉等等,里边的配料,都有它的道理。为什么要用这么多,都有它的道理在里头。
这些道理搞明白,月饼才能够做得出来,这是做事的道理。仅仅是做事的道理而已,做人的道理跟做事的道理,还是有差别的。
做人,比如说,我们在家的时候,你对自己的父母,跟自己的父母怎么做人,对自己的兄弟姐妹怎么做人,对自己的子女怎么做人,对朋友怎么做人,对老师怎么做人,对长者怎么做人,对这些孤寡老人我们怎么做人?
就是我们怎么做,才能够符合做人的道理?我们常常谈到的伦理,儒家谈到同样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就是做人的标准,也就是我们这些做到了,才是符合做人道理。
所谓符合做人道理,才能够称得上是一个人,一个标准的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这些儒家的这些伦理。反过来,我们不知道,或者说我们做不到做人的道理,就是我们还没有达到,我们还不晓得应该怎么做人。
我们这是讲简单的、做人的道理。(2)(未完待续)
——摘自学诚法师2007年9月北京龙泉寺中秋晚会开示《大乘发心 心有所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