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魄?什么是魄力?它与道德仁义礼智信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魄?什么是魄力?它与道德仁义礼智信有什么关系?
人拥有气魄、魄力、胆魄、体魄。
什么是魄?魄,是人的精神、精力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人的精神、精力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它就是人的精神、精力。
如果把它拟人化,魄就是指依附人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魄,归属于人的精神。
什么是魄力?魄力,就是指人临事的胆识和果断作风;也指人的气魄,气势。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们要真正了解一件事物、把握一件事物,就要明确其起始源头,就要知道什么才是它的“无”。
那么,人之魄,来源于哪里?什么是它的起始?什么是它的源头?什么是它的“无”?
我们常常会佩服有气魄、有魄力、有胆魄的人,也希望自己能够如此。
所谓魄力,不过是人们临事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胆识和果断作风。
这种胆识和果断作风,又来源于哪里?自然是来源于人的思想、来源于人的认知。
人的思想越先进、认知越深刻越全面,人的气魄、魄力自然会越强大。因此,人的魄力,来源于人的认知,诞生于人的思想。
常言道:初生牛犊不畏虎!这似乎也是在表达年轻人的气魄与胆魄。年轻人就像初生的牛犊,很少会有全面的思想认知,他们的胆魄从哪里来?年轻人就不能有魄力了吗?
胆魄可以有,也自有其出处。但不能总是逞匹夫之勇。这种行为多了,就有可能掉进另一个俗语里,那就是“二”,也叫“二百五”,或者“二敢子”。
一个人的知识越多,魄力就会越强吗?
一个人也有可能知道的越多、认知的越多,迷茫的也越多。
比如哲学、心理学、物理学、化学等等,它们就像茫茫的宇宙,几乎可以拥有无穷无尽的知识,你知道的越多,迷茫的也就越多。所以他们的魄力,有时候表现得还不如普通人。但是当人的认知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之后,就不会再出现这个问题。
还有一些商人、富人,他们也常常会表现得抠门、小气、谨小慎微、小心翼翼,其行为、魄力、气魄表现得可能还不如普通人。其原因可能就是:他们看到的更多、知道的阴暗面更多,从而影响到了自身的气魄。
普通人拥有魄力是好事,魄力不足是坏事。但是,人的魄力,可以为自己带来机遇,也可能为自己带来挫折,尤其在自身认知不足的情况下。
魄来源于人的思想,来源于人的认知。人的思想认知来源于哪里?
人没有生而知之者,人的思想认知,自然来源于你所学习过的知识,来源于你所接受过的教育以及你所经受过的阅历与磨难。
所以,自我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就是人类思想认知的三大来源。也是人身魄力的产生源头。
当然,这些都只是关于“魄”的表层气魄与表层魄力的解读。人类的思想世界本身就复杂无比,解读它还需要一些整体的认知。
世界分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人自然拥有肉体和精神。
精神就是指人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就是人的精神,也叫作魂魄,又分为魂和魄。
魄又分为七魄。七魄又包括:纵七魄与横七魄。纵向纵深有七魄,横向横展也有七魄。
什么是信之魄?
人类和百兽一样,诞生于天地之间,在初始阶段,一切的生命体都很渺小。
我们需要活着,我们需要最基本的生存空间,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困苦,无论对手多么强大威猛,我们都需要毫无理由地、毫无退路地凭借自身的那一点点自信、那一点点信念,来争得自身的生存权利。
这就是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原因,也是螳臂敢于挡车的原因。
这是生命个体生存于天地之间的最基础的魄力。就叫作:信之魄。也叫作自信之魄。这就是七魄之首。
蜜蜂虽小,为了生存,它可以辛勤劳作;遇到危险,它也敢于蜇人。
蚂蚁更小,为了生计,它可以勤勤恳恳;遇到危险,它也敢于咬人。
它们所凭持的胆魄、所拥有的魄力,就是信之魄。
作为人,可能偶尔,也会暂时的、短暂的丧失生存的信念,就会表现为迷茫、彷徨、无助,甚至崩溃。但一般不会长久丧失,应该会慢慢自我恢复。
羚羊遭到围猎,有一些可能也会短暂的丧失信之魄,那就比较致命了。
什么是智之魄?
一切生命寄生于天地之间,信之魄是基础,它根植于生命的体魄,来源于不得不为。
待到人类的生存能力渐渐稳定,生活变得安康,人们已经不需要事事都要靠拼命来完成,于是渐渐发展出智力、智慧。
依靠一定的工具、采用一定的方法与步骤,就可以做到原本无法做到的事情,实现原本无法实现的目的。这就叫作智力、智慧。
当人类对于这种智力、智慧的运用,慢慢培育成一种习惯、培养出一种信念,人类从此就摆脱了信之魄的束缚,从而就诞生了“智之魄”,也叫做智慧之魄。
婴幼儿、儿童,拥有信之魄吗?拥有智之魄吗?
婴幼儿没有信之魄,所以,人类的婴幼儿,大多都需要被保护在妈妈的怀抱之中。这一阶段的他们极容易受到惊吓。
人类的儿童,有时候虽然也拥有盲目的自信,但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智慧往往还没有完全的培育出来。
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甚至一些少年,已经基本拥有了独自面对问题、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一阶段,他们的智之魄才算基本长成。
什么是礼之魄?
智慧总会有穷尽之时,智力也会有无能为力之时。
当古人面对一座大山,在需要搬掉它的时候,在需要解决一道像大山一样高大的难题时,在智慧毫无办法的时候,解决的途径只有两个:
一个是愚公移山,利用无穷无尽的子子孙孙的力量;
一个是组成社会群体,集合众人的力量、集合众生的力量与智慧。
这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集合众人的力量,一个是纵向延伸、一个是横向扩展。
要想集合众人的力量,就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礼法制度,用以规范、协调和引导众人之间的关系。
这种礼法制度,现阶段我们把它叫作法律制度。
当人们渐渐适应这种礼法制度,当遵守礼法成为一种习惯、本能,在人类身上就会诞生出礼之魄。
初始的礼法可能会很粗糙,也可能就只是一些口头约定。
但是礼之魄的诞生,却使得人类慢慢地走出原始状态,走向部落群体、走向社会集体。
虽然礼法制度的诞生,大大的提升了人类的力量,但是礼法制度的执行却是困难重重。
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的人执行、有的人不执行;有的人执行的好、有的人执行的差;有的人执行的深、有的人执行的浅。
最不遵守礼法的人,却可能是那些王公贵族,普通人反而没有抗拒的能力。正所谓:窃钩者盗,窃国者诸侯。
远古时代,古人为什么能够奠定华夏民族的基石?原因可能就是:三皇五帝都是礼之魄完美的人。
什么是义之魄?
礼法、约定诞生以后,人们并不一定会真心的执行,大家可能都会想办法让自己成为那个“滥竽充数”的人。这就需要想办法引导人们去遵守。
让他人甘心情愿遵守的办法就是:对他好、讲义气,帮助他,有什么好处都想着他、带着他。
当这种讲义气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思维认知,于是人类身上就诞生了义之魄。
羚羊之间是没有什么真正的义气的,即使同伴被捕猎,它们也不会为了义气去搭救。它们就只会在旁边远远地观看着。
假如是人类的同伴掉进了水里,很少有人会真的完全无动于衷。在人类社会中,基础的义之魄是常态。但是,不同的人所表现出来的魄力、气魄也是差距甚大。
什么是仁之魄?
“义”分为小义和大义。只对身边几个关键人物好,就叫作小义。能够对身边大多数人好,就叫作大义。《道德经》也把大义叫作“上义”。
当大义成为一种习惯、形成一种系统的正向的思想认知,就会对身边的所有人都很好,不会主动作恶,慢慢的就会诞生出仁之魄。
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当人们的行为习惯、思想认知,跳出身边人、跳出人类,扩展到所有人、延伸到万物,仍然能够遵循与万物和善、与万物和睦相处。就叫作“德”。就会形成德之魄。
当人们的思想认知范围,能够跳出人与万物,能够领悟并把握住冥冥中的“道”,明白“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道理。就会渐渐形成道之魄。
人有七魄,其中,纵七魄便是:信之魄、智之魄、礼之魄、义之魄、仁之魄、德之魄、道之魄。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在《道德经》中,为什么把“礼”看作“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因为礼法是死的,而人是活的。礼法很容易一成不变,慢慢可能就会变得死板落后。而人却是在不断变化进步的。
如果只知道抱守着死板的礼法制度,而罔顾事实,就必然会导致混乱。人们也会慢慢地对礼法丧失信心,不再衷情于它,直至抛弃它。这个抛弃、更换的过程,必然会伴随着混乱和灾难。
什么是魄?什么是道德仁义礼智信?它们都属于人的思维认知习惯,来源于人的思想世界。
所谓的修道、修德、修仁、修礼,都是在修持自身的思维习惯、认知习惯。
所以,仁义、道德,都是指人的精神修养境界,更具体一点就是指人的思想认知境界。
它们都属于人的魄。人们外在表现的气魄、魄力、胆魄,气节、骨气等,都由它们的修持程度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