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魔球理论?为什么它这么厉害火箭都没有打赢马刺呢?
什么是魔球理论?为什么它这么厉害火箭都没有打赢马刺呢?
几乎关注NBA的球迷们本赛季都知道火箭忠实地贯彻着魔球理论,打出了令人惊艳的成绩。魔球理论提倡将信息数字化,通过读取客观的、多方面的数值,构建起庞大的数据系统,看到不会轻易被看到的球员潜在才能,找到被低估的球员。而传统的方法,更多倚赖球探主观上对球员的观察。
作为一个魔球理论的忠实支持者,在火箭输给马刺的时候,我突然灵光一现对它产生了怀疑。
当然,魔球理论是没问题的,我始终坚信,当你投出40%命中率的三分球的时候,对方需要60%的两分球命中率才能追平,所以三分球是更有效的得分方式。但其与实际的篮球结合中产生了理论与实际冲突的情况。因为魔球理论的赢球概率很大,是建立在某个假设上的:三分球的命中率比较稳定,投球越多,三分命中率更能达到平均水平,不出现大的偏差。但是:
1,极端魔球理论的人为因素。当你准的时候,你投的越多,你进的越多,当你不准的时候,你投的越多,就铁的越多,这就是俗话说的“手感”,而“手感是投出来的”这句话对于三分球是不适用的,你经常可以看到两种极端:某人N投0中,或者某人12投8中,这就是说三分球的手感是很难在比赛中调整过来的,从概率的角度来说:你要是今天不准你就不要再投了,投了也是铁,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当一个球员连续三分不中的时候,他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产生急躁的情绪,这会使得他的三分更不准。
如果我们认可了三分球命中率会随着三分球出手增加而变得不稳定,基本上就宣告了极端魔球理论(狂投三分)的失败,因为如果一个理论将引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它肯定不是一种优化的策略。
2,对方防守效率的提升。当你忠实贯彻魔球理论的时候,对方把原本用于防守多种进攻方式的精力专注于防守突破和三分上来,并且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进攻当中去。这是最可悲的一点,数据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也许阿尔法狗可以单枪匹马碾压世界围棋,但篮球理论的贯彻者终究是人,面对对方更加针对的三分防守和突破补防,也会使进攻单一的劣势明显地凸现出来。
魔球理论确实是伟大的理论,但可惜万恶的资本主义NBA联盟没有明白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最后我要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