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一国两制”,波多黎各和美国到底是什么关系
美国版“一国两制”,波多黎各和美国到底是什么关系
去年年底,美国民主党曾经提议将波多黎各设为美国的第51个州,消息曾经引起热议,但其实美国人的反应相对平淡——很多美国人心中相信波多黎各绝不会成为美国的下辖州,这不过是民主党随口一提而已。
虽然波多黎各不是美国的下辖州,但波多黎各公民却具有美国公民身份,两者间有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有时媒体提及波多黎各时会把它和美国并列,“美国波多黎各”,这就像我们的“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一样。因此有人戏称波多黎各是“美国的一国两制”。
波多黎各的位置
和美国的下辖州相比,波多黎各有很多特殊之处,譬如波多黎各的最高首领是总督而不是州长。再比如说波多黎各的政治权力备受歧视,虽然波多黎各公民名义上也是美国公民,但没有参加总统选举的权力,最多只能在议会选举一名没有表决权的众议院专员。
这就是所谓的“二等公民”。
奇怪的是,波多黎各人对此却反应平平,似乎不甚在意自己尴尬的处境。其中的缘由得从波多黎各的历史讲起。
大航海时代,哥伦布于1493年率先登陆如今的波多黎各,并将这里命名为“圣胡安岛”。1508年,曾经的哥伦布船队成员胡安·庞塞·德莱昂来到圣胡安岛并建立了第一个居民点“卡帕拉”,庞塞随后被任命为圣胡安岛的第一任总督。
庞塞的眼光很差,卡帕拉附近资源稀少,因此很快就被废弃,西班牙人随后建立了一个新的定居点并起名为“波多黎各”。
当地的原住民是泰诺人,西班牙人的大量涌入很快就引发了双方的冲突,船坚炮利的西班牙人凭借科技代差大量屠杀泰诺人,少量幸存下来的泰诺人沦为奴隶,只能为西班牙人拼命劳作。此外,西班牙人带来的病毒也让泰诺人无法抵抗,到十六世纪时岛上的泰诺人几乎灭绝。
16世纪20年代,圣胡安岛改名为“波多黎各岛”,首府为“圣胡安”。在西班牙语中“波多黎各”意思是富裕的港口。
波多黎各岛
在大航海时代,波多黎各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赚的盆满钵满。这里是欧洲黑奴贩卖的重要中转站,岛上还盛产金银、蔗糖、可可等产品。财富就像水一样自然流向波多黎各,这自然引起了多方觊觎。
1528年,法国人登岛并洗劫圣日耳曼镇。1595年,英国人有样学样,试图洗劫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不过西班牙人修建的工事十分周全,英国人只能望洋兴叹。1625年,“海上马车夫”荷兰试图洗劫圣胡安,最终被当地守军所击退。
这种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抵抗侵略的行为让波多黎各人紧密的团结了起来,在近现代历史中,这种条件是最容易诞生民族意识的,中国、印度等国家的民族意识都是在抗击外来侵略的过程中逐步觉醒的。
波多黎各居民也是如此,在长期的抗战中,波多黎各居民开始自认是“波多黎各人”而非“西班牙人”。十七世纪,波多黎各人渐渐有了独立成国的打算。
当然,心里有了想法和计划落到实处是两回事。虽然早在十七世纪波多黎各人就已经有了独立的念头,但真正站起来坚决的抗争是十九世纪的事情。导火索是岛上频发的飓风灾害,面对长期肆虐的自然灾害西班牙政府不仅没有设法改善,反而不管不顾不闻不问,甚至加大了剥削力度。这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严重不满。
1869年,波多黎各爆发起义,但随即被军力强大的西班牙当局镇压。一次失败没有熄灭波多黎各人的斗志,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令当地人深恶痛绝,因此起义-被镇压-再起义-再被镇压的戏码在波多黎各的街头反反复复的上演。
1897年,西班牙政府力竭,不情不愿的给予了波多黎各相当的自治权。
在波多黎各人艰难取得自治权的同时,美国南北战争也落下帷幕,北方自由州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经济迅速发展的美国自然的将目光投向了国界之外——英法如日中天,但西班牙却已是疲相已显。为了夺取西班牙在中美洲的殖民地,美国悍然挑起了美西战争。
面对美国的进攻,波多黎各首当其冲,在三个月之后即全境沦陷。
1898年8月,西班牙全面告负,被迫与美国和谈,在双方签署的《巴黎条约》中,美国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波多黎各的控制权。
相对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美国的统治模式更加温和。美国在波多黎各大力修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免除了很多曾经西班牙政府设立的税收,这些举措令波多黎各对美国的好感度翻倍增加。
1900年,美国给予了波多黎各人选举一名众议院专员的权利,虽然这位议员没有表决权,但这一举措还是大大拉近了美国与波多黎各的关系。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琼斯法案,给予波多黎各人美国公民的身份。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美国的统治相对温和,但并不能掩盖美国将自身利益置于波多黎各之上的本质,因此岛上还是时常出现反对的声音,譬如1937年波多黎各领袖发动的独立起义,还有1950年爆发的独立运动。
虽然起义运动不断,但实际上想要独立的仅仅是波多黎各的一小部分人。20世纪60年代,面对浩浩荡荡的世界民族解放浪潮,美国决定放手让波多黎各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公投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支持独立的人竟然不到百分之十。直到这个时候,波多黎各独立党的领导者才意识到波多黎各人已经离不开美国政府提供的各种福利了。
这种公投举行过很多次,前三次公投的结果是“成为美国自由邦”,第四次之后的公投结果是“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尤其是2017年的第五次公投,主张成为美国一个州的票数占比竟然高达97%。
公投结果的改变和冷战的结束密切相关。在冷战期间,为了拉拢加勒比海地区,美国对波多黎各提供了大量援助,波多黎各经济由此迅速发展,甚至得到了“加勒比明珠”的称号。此时波多黎各的公投结果是成为“美国自由邦”,也就是维持现状,甚至扩大自治权。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停止对波多黎各的经济援助,波多黎各经济骤然崩盘,失业率、贫困率一夜飙升。波多黎各人幡然悔悟,意识到了抱紧美国大腿的重要性。于是,此后的公投结果一律是“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但美国,并不愿意接受波多黎各。原因很简单——时代变了。
在新时代,发家致富并不需要掠夺土地,剥削完全可以表现的温情脉脉润物无声。拉丁美洲作为美国的后院,经济已经被完全渗透,廉价资源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的流入美国。因此,美国没有一定要接纳波多黎各的理由。
更何况,波多黎各由于经济状况堪忧,欠下了700亿美元外债,一旦波多黎各加入美国,那么美国就得支付这笔外债。
波多黎各的债务
既然不愿意接受波多黎各,那为什么不抛弃波多黎各呢?
原因在于波多黎各险要的地理位置,对美国来说,只要控制波多黎各,就能控制从大西洋直入加勒比海的要道,就可以控制加勒比海诸国,所有美国并不愿意放弃波多黎各。
另外一方面,美国的党派斗争也为波多黎各的入美之路增添了一重困难——波多黎各是民主党优势地区,因此共和党坚决拒绝波多黎各加入。
其实,美国政客心中都明白波多黎各最好的状态是既不加入美国,但又向美国靠拢。心知肚明的美国政客为此大打太极,反复拉扯波多黎各的入美申请,主打一个若即若离若有若无。
波多黎各:能不能给句痛快话!
这就是说,波多黎各作为“美国自由邦”的历史还将长期的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