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两任妻子一身情债,也是民族文人翘楚,郭沫若人品到底如何?

抛弃两任妻子一身情债,也是民族文人翘楚,郭沫若人品到底如何?

近代的文人墨客里,郭沫若是其中翘楚,但是民间对他的争议很大,特别是他的人品问题,一直被人议论纷纷。

胡适曾评价他:“郭沫若这个人反复善变,我一向不佩服。”

他不让人佩服的点可以很明显地体现在他的三段婚姻上。

1911年,还在中学读书的郭沫若收到了母亲的来信,信的内容是:“母亲已经为你定了婚事......叫张琼华。”

郭沫若因为年少时订婚的女子不是离世,就是阴差阳错地成为了自己的五嫂,来说媒的人也找不到门当户对的,他对订婚这事已经心灰意冷了。

而母亲为自己又找到了订婚的对象,他的内心并不是一湖死水,还是有些触动的。

他在书里描述过看到这封信的心情:“心机像突然取去了盘座的秤天平,两个秤盘只是空空地动摇。但是,动摇了一会之后自然又归于平静了。”

张琼华

可见他对这样的盲婚哑嫁也并十分不抵制,他只是不喜欢母亲为他娶的“落后分子”,也不承认她的夫人身份,但是郭沫若也没有反对父母的安排,甚至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女人有些期待。

这种期待和现在开宠物盲盒一样,郭沫若只需要付出很少的代价,就换取了一个鲜活女子的生命。

他认为,女人若是成为了封建妻子,不过是她自己的无能,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在那个年代,郭沫若又是大家族的出身,没有脱离大环境的封建观念的桎梏是人之常情。

我们在看待文人的时候,要先当他是个人。

于是这场婚礼,在双方家长的催促下,在郭沫若放寒假期间就急急忙忙地举行了。

作为先进的学生,郭沫若首先从认知上就看不起这个传统妻子,对待婚礼也是敷衍了事。

他随意地被父母安排,按照旧习俗,穿马褂和长袍,从善如流到父母都觉得他可能对这婚事还算满意。

毕竟他也只是表情木讷了一点,仪式还是好好地在完成。

郭沫若

但是事实是,郭沫若只是对妻子的样貌好奇罢了。

到了洞房,郭沫若的心情终于有了一丝丝涟漪,他怀着期待掀开红盖头,一张不尽人意的脸出现在他的眼前。

他对此描述道:“一对露天的猩猩鼻孔。”

即使是浓重的妆也遮不住新娘普通的相貌,甚至因为紧张,她的表情更难看了,一张没有半点美貌的脸活像柿饼撒了糖霜。

郭沫若再往下一看,一双小脚,更是精美包裹住的丑陋,畸形到让人心理不适。

郭沫若看着怪异的新娘和怪异的自己,他知道,如果就按照传统进行下去,他也会彻底被这种可怖的灰色包住,人生就会如新娘涂满白面的脸一样苍凉。

于是他直接拿着一本《庄子》,就去了书房。

郭沫若拿了这本《庄子》也是很有意思,《庄子》意求“追求自由与超脱的人生态度”,正好和郭沫若此时想要摆脱张琼华的心情恰如一致了。

可能是张琼华对郭沫若的冲击,也可能是《庄子》给郭沫若的启发,总之在婚后五天,郭沫若就逃去日本读书了。

左为张琼华 右为郭沫若母亲

按理说郭沫若和鲁迅的经历几乎一致,应该同病相怜才对,但是鲁迅确是对郭沫若很是不屑。

鲁迅还痛骂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

鲁迅对朱安,可谓仁至义尽,不仅是在婚前劝导她读书放足,更还有婚后愿意给她置办嫁妆改嫁,还赡养她到死。

可是郭沫若呢,他对父母给他订的亲,既不拒绝,也不接受,只是无视张琼华的伤痛。

而之后更是“被迫”与张琼华洞房,还在自己的书《黑猫》里面内涵张琼华:“这好比隔着口袋买猫儿,交定要白的,拿回家来才知道是黑的。”

对于娶妻这事,他就将之看得和买猫一样轻易,且不用如今“物化女性”的概念去批判他,单从他作为读书明理的进步分子,居然不明白封建时代背景下女性的悲痛?这是荒谬的。

如果说他是真的没有这个意识,那么他的先进,他的思想革命,根本也不是时代的进步。社会是包括男人与女人的,若他的革命将女人排除在外,就令人不佩服了。

郭沫若

但以郭沫若的文学成就来看,他是很理解的,只是他不愿意和张琼华共情,因为他还是看不起这个无才无貌的小脚女人。

《简爱》里有一句:“你以为我穷,不漂亮,就没有感情吗,如果上帝赐予我美貌与财富,那你也会像我迷恋你一样迷恋我。”

这是人性的劣根,郭沫若也是一个人,一个男人。所以他不爱这个包办妻子还在公众的理解之内。

不与她一起生活,却也没有让张琼华露宿街头。

与她一辈子没有孩子,却在临死前让两个女儿去找张琼华,让一辈子孤苦度过的张琼华第一次听见了有人叫她“妈妈”。

而且在晚年他也对张琼华忏悔过:“我的一生,如果有应该要忏悔的事情,这算是,最重大的一件。”

这样看来,郭沫若对原配的“辜负”,还谈不上特别典型的“反复善变”,顶多是人性的趋利避害。

但是他与第二位妻子安娜婚后的一系列行为,就真的全方位证明了胡适所说的“反复善变”。

安娜和郭沫若

1916年,在东京圣卢克医院里,年轻的女护士佐藤富子和男大学生郭沫若邂逅了,郭沫若对佐藤富子一见钟情了。

陷入爱河的郭沫若疯狂地给富子写情诗,写信,将富子比作圣母玛利亚和温柔的月光。

“我在医院大门口看见您的时候,我立刻产生了就好像是看到圣母玛利亚那样的心情,您的脸放出圣光,您的眼睛会说话,您的口好像樱桃一样,我爱上了您! ”

终于,富子被郭沫若的话语打动,很快就和他同居了。郭沫若成功地抱得美人归。

两人结婚也不是一帆风顺,郭沫若的父亲知道他停妻再娶后,逼迫他给张琼华道歉,他只是说:“我们都是旧礼制的牺牲品,我丝毫不怨恨你,请你也不要怨恨我罢!可怜你只能在我家中作一世的客,我也不能解救你。”

绝情地将张琼华推得更远。

而富子出身日本名门望族,为了能够结婚,和家里断绝了关系,但是富子相信自己已经遇到了真命天子。

婚后的富子改名郭安娜,对郭沫若言听计从,俨然一副传统日本家庭主妇的模样。

只是郭沫若还在上学,安娜只能独自承担家庭的重担。

“有情饮水饱”,安娜对此甘之如饴。

安娜和郭沫若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男人的爱情可以这么短暂,吃完爱情甜头的郭沫若很快就对安娜失去了兴趣。

《月亮与六便士》里面有一句男主人公的话:

“男人的灵魂总是渴望遨游在宇宙当中,女人却总想牢牢抓住它,将它束缚在家庭收支账簿里。”

郭沫若无法忍受家庭的琐碎,于是逃避到文学里,更加沉溺于写稿和创作,安娜只能一边忍受冷漠的丈夫,一边照顾家庭和孩子。

有人说男人得要到老年才会知道家庭和孩子的可贵,此话在郭沫若身上一点都不假,明明已经结了两次婚,郭沫若还是一如既往的风流,对家庭不管不问。

安娜的二儿子郭博就曾在记者面前这样说过:

“对于家庭,郭沫若是个罪人。”

郭沫若和安娜的孩子

1934年,郭沫若又在日本遇到了年轻活力的女记者于立忱,他又拿出了追女孩的手段,故技重施,追到了于立忱。

他承诺于立忱要与安娜离婚,和于立忱结婚,于立忱等到了他的承诺就全身心交付了。

两人在安娜面前也眉来眼去,完全不顾道德和廉耻,安娜因为深爱郭沫若和家庭,只好忍气吞声。

郭沫若还是一个善变的人,他在说要与于立忱结婚时,可能是说了真话,但是之后很快就会改变。

最终,于立忱也没能得到郭沫若的心,在她怀孕后,郭沫若就搪塞她去流产,最后她郁郁寡欢,上吊自缢了。

于立忱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日关系紧张,郭沫若不辞而别,连封书信也没有,就将安娜连同五个孩子,一起丢在日本,自己回国了。

对于郭沫若这个行为,有人为他解释说,郭沫若这是为了回国抗日,这是爱国的举动。

但是,因为郭沫若在日本的抗战行动,安娜没多久就被日本政府抓走了,那就让人不得不怀疑,郭沫若回国的另一原因是躲避日本政府的追查。

如果他明知道自己会被追查,还是将妻子和孩子丢在日本,虎毒尚且不食子,郭沫若的人品,令人怀疑。

然后就有另一个论调,说郭沫若不带走妻子是因为妻子是日本人,他怕妻子与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同,影响祖国的安全。

郭沫若

这个理由就更加立不住脚了,安娜是个十足爱中国的日本人。在她被关监狱的期间,无论日本人如何折磨审讯她,她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自己的孩子也是中国人。

她一生都在教导孩子们,要明白自己是中国人,把每一个小孩都教养地很好。

甚至在她去世后,还将自己所有的积蓄全部捐给中国政府。

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是影响祖国安全的人呢?

左二为郭沫若

但是,郭沫若还是在一离开安娜后就和当红女演员于立群在一起了,安娜带着孩子千辛万苦找到郭沫若时,看见丈夫已经有了新的夫人,她也没有怨恨,只是说了一句:“我走......”

安娜在晚年评价自己:“我一辈子像野狗一样活着。”

郭沫若和安娜的全家福

纵观安娜的一生,风雨艰辛皆来自于郭沫若,若是没有郭沫若的辜负和伤害,像她这样的女人,定可以过得很精彩。

郭沫若毁了三个女人的一生,但是他对此并没有知觉,心安理得地娶了第三位妻子,于立群——于立忱的妹妹。

于立忱和于立群

1939年,47岁的郭沫若第三次以新郎的身份踏入礼堂,这是他最后一次婚姻,也是他最好的一次婚姻。

他和于立群举案齐眉四十多年,生了六个孩子,于立群还被称作“抗战夫人”。

于立群的书法

两人在一起谈书法,聊艺术,比起在老家照顾父母的黄脸婆张琼华和日本弃妇安娜,于立群才是郭沫若的佳人。

心满意足的郭沫若果然就没有出什么大差错了,他与于立群的婚姻时期,都没有很明显的情人。

直到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去世,死后有着体面的葬礼,妻子孩子都在身边。

郭沫若和于立群的全家福

郭沫若的唯一报应大概就是于立群在为他收拾遗物时发现了他与于立忱的信,知道了自己姐姐是如何被逼着打胎的。

这让于立群无法接受,也上吊自缢了。

于立群和郭沫若

只是这时郭沫若已经去世,根本不会知道妻子被自己害死了。

即使他知道了,他也不会伤心,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妻子对他来说不过是个称呼。

他从来没有在婚姻里面保持过忠诚,但是他总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掩饰自己的真正用心。

比如他面对看不起的小脚原配张琼华,他就会表示这是包办婚姻,封建余孽,这与新道德不相符。

但是他还是享受着张琼华为他照顾老家和父母,免除了后顾之忧。

当他面对年轻温柔的安娜,他立刻拿出自由恋爱的款儿,安娜与家里决裂都和他结婚。

于立群

但是当他厌倦了家庭的束缚,就又开始满嘴为国献身,抛弃没有任何危害的妻子。

等到四十三岁与于立群结婚,他才慢慢成熟起来,回归了家庭,有了责任感,对之前伤害过的女人有愧疚,却什么也没有补偿。

于立群和郭沫若

无法面对自己丑恶的欲望是正常的,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去伤害一个又一个深爱自己的女人是可耻的。

可能在郭沫若心里,他鄙视这样的“弱者”,就像他对被封建残害的张琼华说“不能解救你”一样,他清醒地面对年轻的生命溺死在他的情海,无动于衷。

郭沫若在爱情里,是个孤芳自赏的人,他只想要创作爱情,创造出幻想去滋养自己的灵魂,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幻想,就是靠燃烧这些女子得以维持。

所以说郭沫若是个十恶不赦的大罪人肯定是不行的,他在民族大义这种大是大非上做得不比任何人差,很有文人的风骨。

中间为郭沫若

从来没有向日本人低头,从来没有被任何势力影响,这是即使他感情生活混乱,仍能够在今天被人尊称文豪的原因。

可见,错的不仅是郭沫若,更是我们这些组成环境的群众。大众对一个有才华的人太宽容了,让他们自己也觉得,大丈夫建功立业,儿女私情不过是小事。

这其实也是很严重的封建思想,是糟粕,是歧视女性的老旧观念。民国时期的启蒙没有渗透到这个深度。

如果当时的人也能够摒弃各种偏见,真正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任何一个人,相信郭沫若也不会敢做下抛妻弃子的行为,也不会有令人咋舌的风流情债。

在今天,我们去看待郭沫若的人品,既要结合时代和保持人性,也要融入先进的观念。

理解他的行为是历史遗留问题,也要明白他的行为在当今社会是不道德的。

老年郭沫若

​《西游记》原汁原味读经典,每天一段:莲花洞木母逢灾

《西游记》原汁原味读经典,每天一段:莲花洞木母逢灾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原著:吴承恩 那行者这一场扭捏,只逗出长老这几句话来,他搵了泪道:“师父...

​知名主持人春妮离婚多年,为何放弃丁克,41岁高龄为刚强生子?
​知名主持人春妮离婚多年,为何放弃丁克,41岁高龄为刚强生子?

知名主持人春妮离婚多年,为何放弃丁克,41岁高龄为刚强生子? 有生之年,欣喜相逢,点击上方“关注”一起抒写更多温暖的故事。 春妮是北京电视台的当家花旦,由她策划主持的《...

​推文!强推,巨好看的五部古代重生甜宠文
​推文!强推,巨好看的五部古代重生甜宠文

推文!强推,巨好看的五部古代重生甜宠文 《宠妻荣华》 荣华郡主沈明秀一生都没有弄明白的三件事:一:四皇子安王初见自己第一面,哭了;二:四皇子安王倾心护她助她,无怨无悔;三...

​田亮晒一家四口全家福!14岁女儿太亮眼,身高1米7,颜值不输妈妈
​田亮晒一家四口全家福!14岁女儿太亮眼,身高1米7,颜值不输妈妈

田亮晒一家四口全家福!14岁女儿太亮眼,身高1米7,颜值不输妈妈 近段时间,跳水王子田亮迎来了自己43岁的生日,曾经的大小伙子现在也迈入中年,感叹岁月如梭。田亮社交媒体发布...

​心理学:为什么欧美的白人女性偏爱黑人,却不喜欢黄种人?
​心理学:为什么欧美的白人女性偏爱黑人,却不喜欢黄种人?

心理学:为什么欧美的白人女性偏爱黑人,却不喜欢黄种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中国,人们对黑人充满偏见,你很少能见到黄种人和黑人在一起的情况,而在欧洲,...

​刘子光:“孤胆英雄”,一个人,一句英话,俘虏了63名王牌英军
​刘子光:“孤胆英雄”,一个人,一句英话,俘虏了63名王牌英军

刘子光:“孤胆英雄”,一个人,一句英话,俘虏了63名王牌英军 一名志愿军战士,凭借着一句英文和自身的勇气与机智,俘虏了63名王牌英军,事后被授予“孤胆英雄”称号。周恩来...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温”姓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温”姓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温”姓 温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零四位姓氏,在粤赣地区比较有影响。当今温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6%,总人口大约在217万。 温...

​靠好声音出场费飙到15万,却因吸毒毁事业,李代沫现状让人唏嘘
​靠好声音出场费飙到15万,却因吸毒毁事业,李代沫现状让人唏嘘

靠好声音出场费飙到15万,却因吸毒毁事业,李代沫现状让人唏嘘 如今选秀可谓是越来越多,就比如现在正在热播的《青春有你2》和《创造营2020》。但随着节目的一些“骚操作”,很...

​解密千人、万人建仓的内幕,pian局?财富末班车?韭菜必读

解密千人、万人建仓的内幕,pian局?财富末班车?韭菜必读 导读:当你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很多股民,特别是新股民,俗称韭菜,就非常容易相信,这是天跌下来的馅饼,有主力庄...

​和女生聊天的30个话题
​和女生聊天的30个话题

和女生聊天的30个话题 不知道屏幕前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和小编一样,在和同性聊天时都会比较放松一些,可以谈天说地,但是一和异性一起聊天,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题,特别是对于...

​陈彼得:“台湾音乐教父”,74岁登上《中国好声音》,没人敢转身
​陈彼得:“台湾音乐教父”,74岁登上《中国好声音》,没人敢转身

陈彼得:“台湾音乐教父”,74岁登上《中国好声音》,没人敢转身 对于年轻人来说,陈彼得这个名字可能比较陌生,但费玉清的《一剪梅》,大家肯定听过,正是出自陈彼得之手。...

​“民族资产解冻”-一个精心编织的骗局
​“民族资产解冻”-一个精心编织的骗局

“民族资产解冻”-一个精心编织的骗局 五六年前,弟弟发来信息说,一个老相识打听我的话号,想取得联系。十几年沒见面了,也着实想叙叙旧,因让弟弟把我的话号转过去。 取得联...

​野坂参三- 抗日英雄背后的异国友人,曾任八路军政治部顾问
​野坂参三- 抗日英雄背后的异国友人,曾任八路军政治部顾问

野坂参三- 抗日英雄背后的异国友人,曾任八路军政治部顾问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抗日英雄背后的异国友人 1937年,抗日战争如火...

​史说《孤芳不自赏》(1):楚北捷、何侠和枋头之战
​史说《孤芳不自赏》(1):楚北捷、何侠和枋头之战

史说《孤芳不自赏》(1):楚北捷、何侠和枋头之战 李大嘴 大嘴读史 原文: 太和四年,以温领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率弟南中郎冲、西中郎袁真步骑五万北伐。时亢旱,水道不...

​口罩上的“3M”到底是什么?

口罩上的“3M”到底是什么? 我虽然没有口罩,但我拥有丰富的口罩知识。 比如,N95口罩的N,N是指某种衡量标准(美国NIOSH制定的),95不是型号,而是95%的意思。口罩外包装上的“...

​中国古代著名风水人物:隋唐风水大师袁天罡简介

中国古代著名风水人物:隋唐风水大师袁天罡简介 袁天纲(俗写为罡,547一635),成都(今四川成都)人。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传说他善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累验不爽...

​史上最全白塔寺传说,五个版本!

史上最全白塔寺传说,五个版本! 史上最全白塔寺传说 永清县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辽代白石塔不仅有着珍贵的历史和文物价值,而且承载着许多民俗文化与民间传说,一直被当地百姓...

​瓦日铁路:我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30吨轴重铁路
​瓦日铁路:我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30吨轴重铁路

瓦日铁路:我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30吨轴重铁路 继续大宗物流通道(煤炭)系列。 本文说 瓦日铁路 (原称“晋豫鲁铁路”)。 先看图: 瓦日铁路线路示意图(物流启示录制图) 从图...

​《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由爱情开始的诗歌人生

《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由爱情开始的诗歌人生 新春伊始,在被韩流与泛娱乐化充斥着的综艺界里,突然杀出一个饱含了中国风的节目。没有当红的小鲜肉,也没有国民女神,只是...

​美女色贪姜保红:赌上青春留在法院,从纯真到堕落,下场如何?
​美女色贪姜保红:赌上青春留在法院,从纯真到堕落,下场如何?

美女色贪姜保红:赌上青春留在法院,从纯真到堕落,下场如何? 顺从你,实习结束,你能让我留下继续在法院工作吗? 姜保红,一个年轻漂亮的大学毕业生,即将结束在法院的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