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蝉,你了解多少?
关于玉蝉,你了解多少?
这幅图是鬼市一位藏家的藏品,一些朋友可能一眼就看出来这个蝉的身份、材料,甚至年代。那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用途呢?
在了解其用途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蝉有哪些特点和象征意义。
羽化重生。蝉幼时生活在土壤中,之后出土羽化,成为成虫。汉代以来,人们皆以蝉的羽化来比喻人能重生。因此,汉代以后流行将玉蝉作为随葬品放于死者口中,称作琀蝉,寓意精神不死,再生复活。
品性高洁。《史记·屈原列传》中说:“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也喜欢作文咏蝉,或以蝉自喻。蝉在脱壳成为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脱壳化为蝉时,飞到树枝上,只饮露水。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一直为古人所推崇。
古人根据蝉的生理特性而赋予其高洁、通灵的象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其与更多含义联系在一起,比如将玉蝉佩在腰间,谐音“腰缠(蝉)万贯”;蝉周而复始,延绵不断的特性,也寓意着子孙绵延。
古代玉蝉根据实际功能,可以分为佩蝉、冠蝉和琀蝉三种。三者的区别在于,佩蝉在头部有对钻而成的孔,用以穿系佩带;冠蝉则于腹部穿眼,以方便缝缀固定在帽子上;琀蝉则周身无孔,是专用于死者口中所含,因此名为“琀蝉”或“含蝉”。
玉蝉的历史
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遗址中,就发现了不少蝉形玉器,推测应属于佩玉。
之后的商代至战国墓葬中,也常有玉蝉出土,此时的玉蝉大多是以悬挂佩戴用的装饰品出现的。这一时期的玉蝉大多形制古朴,玉材质地欠佳,多为半石质。蝉头眼大,身翼窄小成细长倒梯形;头部中央有孔,用来穿绳。蝉身用阴线刻划象征身体部位,纹饰简单。
迄今为止,最早发现以玉蝉作葬玉中的口含,出土于河南洛阳中州路816号西周早期墓。这种习俗直至汉代才普遍流行,并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汉代玉蝉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仅有少数尺寸略大,头上有方便佩戴的穿孔。两汉玉蝉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质地很好。蝉身雕成正菱形,形象简明概括,头翼腹用粗阴线刻划,寥寥数刀即成。蝉背部双翼左右对称,线条锋利,有的尾部甚至扎手。
总体来说,汉代玉蝉传世品和墓葬出土都比较多,时代特征明显:造型规整,变化较少,因此在收藏中比较容易分辨。
到了南北朝时,玉蝉仍沿汉制,多出土于江南墓葬中。此时由于战乱影响,玉料来源困难,玉蝉多数用滑石刻成,细部写实味道加重,同汉代相比显得更为逼真。
魏晋南北朝以后,随着礼制为中心的用玉制度衰落,葬玉逐渐消失,玉蝉也随之开始退出历史舞台。直到宋代,仿古之风盛行,玉蝉也开始重现。
明清时期的玉蝉一般分为薄片状和圆雕两种,多用粉皮青玉制作。这一时期的玉蝉作为佩饰用的功能日渐突出,纹饰刻画上也开始精雕细琢,刀工精细、纹饰多样、脉络复杂,有的两翼张开,腹部凸起,更有立体感。最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玉蝉边沿及翅尖被磨成了圆角,这是判断是否为汉代玉蝉的重要依据。
玉蝉的初判
目前市场上的玉蝉造假流行的是在材质和年代上进行作假。因此,在辨认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材料上,作假的有石材、玻璃石英和高分子材料三种。对于以石蝉充玉蝉的,玉料质地坚硬,一般金属刀具无法刻划,可以通过刻划等方法来检验其硬度;对于以玻璃蝉充玉蝉的,我们可以用用肉眼观察里面是否有料泡,边缘是否有磨沙细粒等方式来判断其是否具有玉的致密性和坚韧性;而对于以高分子材料来冒充的,可以通过观察表面是否有天然玉纹和玉筋来初判,而要准确判断则需要用仪器检测。
而在色质上,人们通常以“传世古玉”有无“包浆”“出土古玉”有无“沁色”,作为鉴别的依据。
传世玉蝉经过常年的空气侵蚀及把玩时人的汗液、分泌物的浸润,表面会产生一层光洁润泽的“包浆”。仿制的“包浆”浅薄而不浓厚,与真玉蝉表面的包浆完全不同。
出土古玉蝉长期受地下各种物质的侵蚀,受地气的熏蒸,内部会发生一些变化,出现“土斑”“土锈”等各种颜色,俗称“沁色”。真正出土的古玉蝉,沁色自然均匀,带有旧气,而造假的沁色通常不自然,颜色也比较醒目。
中国人对玉有着独特的情感,古人认为玉是“山川之精英,人为之精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玉在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含义。起源于石器时代的葬玉,古人也认为其拥有特殊的功效。当然,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