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关于“行通济”的这些误传,你中招过几个!
普及|关于“行通济”的这些误传,你中招过几个!

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行通济了,你准备好了吗?在行通济前,可别忘了查看攻略咯~(详情请点击:元宵节行通济攻略请收好,这些路段将实施交通管制)

行通济这一隆重而热闹的传统习俗,流传甚远。据了解,从明末清初开始,就有行通济的习俗。《行通济》一书中提出:“到了乾隆年间,行通济之风日趋旺盛,每到正月十六。从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户,携子带女,手举纸制风车、风铃、小花灯,拥到通济桥边,再绕道回家。”

上世纪80年代的“行通济”
今天,小编就来给伙伴们普及一下行通济的相关知识。
何为“行通济,无闭翳”?
讲到行通济,伙伴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行通济,无闭翳”这句话。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在白话中“闭翳”是指忧愁、衰气的意思。“行通济,无闭翳”这句俗语是指到通济桥上走走,就能消除疾病、烦恼,得到幸福、安康,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行通济是正月十五还是正月十六?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行通济是在正月十五,其实是一种误说。曾在市文化局从事社会文化工作数十年的余婉韶说,其实正确的时间应该是农历十五晚11时(子时)开始,十六晚亥时(10点)结束。
当然,现在行通济的时间基本上是从正月十五白天开始,到正月十六的凌晨结束。
行通济要连走三年?
民间有说:行通济要走三年,这样才能够真真正正的“行通济,冇闭翳”。其实这种说法是把行通济和民间的求神祈福混为一谈。余婉韶介绍,他们小时候不间断地多次行通济桥,也没听老人们提到这种说法。之后查了史书,也没发现有这样的记载。
行通济吉祥三宝
行通济最大的特色就是要带风车、风铃和生菜等吉祥物。

生菜是“行通济”旧有的习俗。生菜被叫做“胜意菜”,行完通济,买棵生菜带回家,寓意这一年都会“万事胜意”。至于“扔生菜”的习俗,则是人们的误解。
风车象征着“时来运转”或者是“一帆风顺”;与风车一样,风铃也有一个相当好的寓意,就是预示着今年走完通济桥后会招来福音。
行通济有哪些“禁忌”?
不能折回复返
走通济桥,要按照固定的路线行走。凡行通济桥的人,则要一次从桥头(北岸)行至桥尾(南岸),不能折回复返,须由桥尾右傍大基而去,经尾窦到澳口返回佛山镇,否则不吉利。
因此,行通济的禁忌之一,就是不能折回反复,不然就没有了“无闭翳”这个美好的意头。也就是要一路到头,一顺到底!

不抛生菜
生菜是“生财”谐音,俗称胜意菜,行通济买生菜取其“胜意”、“生财”的好意头,因此就成了佛山人行通济时必备的一样东西,意在求财。
但每年行通济的活动中,人们喜欢在道路上丢弃生菜,形成了大量的浪费。
将生菜扔掉是弃财之举,行通济的游客不妨把生菜带回家,取“引财归家”的好意头。
不抛钱币
与扔生菜相呼应的,部分人还喜欢往通济桥下扔钱币。而一些人则不顾生命安全,下水去捞钱。这一习惯遭到民俗专家的批“陋”。
余婉韶认为,还不如把硬币捐作慈善用途,既能够满足市民投钱币企求神灵多关照的心理,又能将这些钱用在有需要的困难人士身上,既求福又做善事,一举两得。

以上讲的这些行通济小知识,你都了解了吗?记得行通济的时候要文明出行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