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数学家bleem 天才数学家在美遇害
天才数学家bleem 天才数学家在美遇害
身家超过10亿美元,爱德华索普被认为是天才中的天才,最早通过算牌方式打败赌场的人,其对赌场和量化投资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股票市场,他又通过衍生品不同的量化定价模型,为今后的对冲基金模式找到了方法。
战胜赌场的天才
1958年的拉斯维加斯赌场,没有今天那么灯红酒绿,但依然是全世界最大的不夜城。一个年轻人安静的坐在21点的牌桌前,根据自己设定的节奏在下注,如同一台机器一样。很快,他就从几千美元赢到了几万美元。这时候,赌场经理走过来,身边带着几个保镖:你不是在赌博,你是在算牌,我们要把你赶出赌场!而这,已经是这个年轻人一个星期内,第三次被赶出赌场了。这个年轻人就是爱德华索普。那么,为什么赌场会恐惧一个普通人,他又是靠什么战胜赌场的呢?
爱德华索普在通过大量的计算,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秘密。打败21点的核心在于5。如果一盒牌中的四张5全部去掉,21点的赔率会从此前庄家占优0.21%变成玩家占优3.29%。对于玩家来说,A是最关键的,如果去掉四张A,玩家的竞争优势会被大幅削弱。第二削弱的卡牌是10。这个也很好理解,因为10+A,就是21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Black Jack,赌场需要支付1.5倍的下注额。
基于卡牌的竞争优势,索普创新的研发出了一套算牌理论。他将不同类型的牌计分。如果玩家看到出现了小面额的2到6,那就给自己+1分。如果看到了出现大面额的10到A,就给自己-1分。如果出现了中性的7到0,就不算分数。通过计算分数来确保自己的赔率。比如当你有51%的胜算的时候,赢一局资金翻倍,那么100局里你获胜51局,就能获得102美元,这是你的优势,也就是你的利润除以你的本金,也就是2%。根据索普的规划,如果你能确认你存在2%的优势,那么你每局就应该下注本金的2%。
此后爱德华索普又发明了团队作战的策略。团队作战一般是5个人,大家会通过通信工具来沟通自己桌子的情况,这样的话,其实就是赔率会在5个不同的桌子上出现。这时候每一次下注,大家只需要在赔率最高的桌子上,下最大的赌注,就能将获胜的概率最大化。很快,爱德华索普战胜了每一个赌场的21点桌。
赌博和投资中的数学思维
到了1964年,爱德华索普已经是所有赌场最不欢迎的人。战胜赌场的公式已经不能帮助他提供生活需要的资金来源了,这时候索普将目光转向了另一个更大,更加公开,更加市场化的赌场:华尔街股票市场!
赌场和股市有一些共同点。两者都需要有概率和数学思维,都有大量数据可以用来研究,都可以运用到电脑等工具。既然赌场是可以被打败的,为什么市场不能呢?索普开始研究市场中的漏洞。
索普认为,投资的核心是如何平衡风险和收益。和很多人一样,索普买入的第一个股票并不赚钱。他以40美元一股的价格买入福特汽车的电池供应商Electric Autolite。两年内股价跌到了20美元,最终在持有4年后索普以成本价卖掉。在一次开车回家的路上,索普和太太Vivian讨论为什么他的第一次股票投资没有赚钱。Vivian说因为你买入了一个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像用扔飞镖方式做投资,最终不如买低费率的共同基金,你的风险收益比会更好。在之后的投资生涯中,风险收益比成了索普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出于风险收益性价比的角度出发,索普就发现了股票权证的魅力。这种权证和看涨期权一样,赋予购买者在未来以某个价格购入股票的权利,主要的交易渠道是做市商,是当时投机客们的最爱。从整个交易机制来看,庄家、竞争和不停变化的价格,在索普看来,这是二十一点在华尔街的一个映射。如果你还记得索普二十一点的赢牌策略,就会发现,他一直采用概率思维操作。对于某一局而言,他没有办法说他一定可以赢或者输,但是在一个连续的比赛过程中,他就能估算自己总体而言获胜或者失败的概率。这个说法就是大数定律。
索普发现,运用大数定律,你不能说每一支股票在明天是涨还是跌,但是他可以来推算股票涨跌一定幅度的概率。也就是说,如果股票的波动率是随机的,那么它就是可以量化的。这个发现,奠定了之后量化投资的基调。
而对于那些股票权证而言,通过对波动率的估计,我们就能知道他的定价是否失准。比如你买了一份贵州茅台的权证,它的现价是100块,6个月后需要上涨到120块你才能赚钱,那么你就需要计算在此期间上涨到120的概率是多少,并基于这个概率来得到这份权证的价格。索普利用随机游走模型,再加上一个某只股票是否上涨或下降比其他股票更大比例的变量,就可以估算这份权证到底值多少钱。
这个方法用现在的眼光看多少有些粗糙,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这个方法似乎也有些异想天开,感觉跟用水晶球占卜似乎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水晶球变成了看不懂的公式。但是这个思路对于数学出身的索普而言非常自然,因为这只是利用参数对未来概率进行推算,符合所有数学或者物理工程师的直觉。
索普为此找到了一名叫做席恩·卡索夫(Sheen Kassouf)的金融学家一起合作,把市面上所有的股票权证都测了一遍,结果让他们非常开心,因为在他们的模型下,这些权证的定价基本都是错误的。利用这些错误的定价,他们卖空高价权证,在股市买入相应股票作为对冲,如果股票出人意料的上涨,那么股价的涨幅可以弥补他们在权证上的损失,而公式会告诉他们买入多少股票是正确的。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可转债套利,在那个大家还靠碰运气赌涨跌的年代,索普和卡索夫靠公式大赚一笔,就好像索普当年在拉斯维加斯所做的那样。
量化投资的开山鼻祖
1968年的一个晚上,索普在好友杰拉德的引荐下,认识了当时最成功的投资者沃伦巴菲特,这时候巴菲特拥有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价值1亿美元,其中有有2500万是巴菲特个人财富。从1956到1968年,巴菲特的基金获得了29.5%的年化回报率。然而,由于无法再找到便宜的股票,巴菲特决定把资金退还给投资人。这个晚上,索普也通过和巴菲特玩桥牌,彼此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对话。
比巴菲特小两岁的索普,一上来就问老巴,你是怎么捕获那么多百万富翁客户的?巴菲特笑呵呵的说,我告诉他们,我自己通过炒股变成了百万富翁。之后巴菲特问索普有没有玩过三个骰子的游戏。假设三个骰子,A是(3,3,3,3,3,3);B是(6,5,2,2,2,2);C是(4,4,4,4,1,1)。你选一个觉得最好的骰子,然后我选,我们一起玩,看看谁会赢。索普很快识破了巴菲特的诡计。他告诉巴菲特:A对于B有三分之二的胜率,B对C有五分之九的胜率,C对A有三分之二的胜率。这是一个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无论我选哪个,你都能战胜我。
巴菲特大笑,难得有人能通过我的测试。那么我就分享一个秘密给你吧,复利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奇迹。还记得1626年从印第安人手里以24美元买走曼哈顿的故事吧,如果当时的印第安人将这24美元用来投资,获取年化8%的收益率,到了今天他们不仅仅能买回曼哈顿,还能把曼哈顿岛上所有的资产都买下来。这句话对索普影响很大,长期的复利才是一个资产管理公司需要去追求的,这也让他在今后非常注意投资的回撤。
索普虽然是天才中的天才,但毕竟是一个工科男。他的兴趣在于研究数学中的漏洞,然后写成书籍,更像一个教授,而非对冲基金经理。很长一段时间,索普主要管理自己的个人账户,没有想过去开公司,直到1969年,一个叫做里根的年轻人找到了索普,他是《战胜一切市场》这本书的脑残粉,也是一个年轻的纽约经纪人。这个比索普年轻十岁的人,开门见山的说,想和索普一起组成一个对冲基金,将他的理念完全商业化。
1969年11月3日,索普的对冲基金正式开张!当然,在最初的岁月中索普还是没有辞职,以兼职的身份运行自己的对冲基金。
索普的对冲基金操作策略非常简单,是当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量化对冲。索普会运用电脑来计算各种权证的价格,看哪一种权证被高估了,然后会购买相应的股票作为对冲。这就是可转债套利策略的前身。这种策略虽然此前也有人使用,但都没有真正通过电脑这种工具来计算,完全是凭借个人经验。索普开创了用计算机模型来匡算权证的价值,这样可以做到非常精确。
同时,索普的对冲基金也是典型的市场中性策略。也就是说,他做多股票和做空权证的体量是一样的。不像巴菲特是纯多头仓位,满仓股票。这种策略的好处在于,业绩表现和市场波动没有任何的相关性。就算遇到熊市,但是只要能找到套利空间,依然能够取得正收益。
在1969年的最后两个月,索普的对冲基金取得了3.2%正收益,同期标普500下跌4.8%。到了1970年,索普取得13%正收益,同期标普下跌3.7%。之后在1971到1974年,索普分别取得26.7%,12%,6.5%和9%的正收益。更让人惊讶的是,在最初的6年时间,索普的对冲基金只有1个月出现了亏损,其他时间都是盈利,其中1973年开始的漂亮50泡沫奔溃导致美股平均下跌48.2%。这种惊人的稳定性也导致市场中性策略的对冲基金开始发扬光大。
市场中性策略的奠基人
1987年12月17日的中午,50名荷枪实弹的FBI探员冲进了索普位于新泽西的办公室。FBI从公司拿走了大量的文件和纪录。这一次的调查是和他们针对垃圾债大王米尔肯的内幕交易事件有关。当时纽约南区检察官朱利安尼认为,米尔肯操控了大量的美国垃圾债交易,他通过一个个抓取米尔肯的前同事和朋友,顺藤摸瓜,最终逮捕米尔肯。索普由于大量交易可交换债等衍生产品,所以雇佣了许多米尔肯在德崇证券的前同事,也受到了牵连。
对于索普来说,由于被米尔肯调查事件的牵连,他在1988年业绩平平,并且最终选择关闭自己的对冲基金,享受自由的人生。说到底,索普身上留着教授的血液,更喜欢做学术,对于赚钱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是索普远远没有离开投资行业,他开创了市场中性的策略。
1990年他在一个芝加哥对冲基金经理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叫做格里芬的哈佛大学生。这个年轻人在读书的年代就开始交易期权和权证。索普发现了他身上有着极强的数学天分。索普把自己运行对冲基金中遇到的问题、交易策略、公司如何运作都情况毫无保留的向这个年轻人分享,并且成为了这个年轻人对冲基金最早的股东方。多年以后这个叫格里芬的年轻人创造的城堡(Citadel),在25年内获取了将近20%的年化回报率,管理规模在2015年突破200亿美元,格里芬的个人身价也达到了56亿美元。
离开了自己开创的对冲基金,索普也常常问自己,要多有钱才能财富自由呢?他依然给了几个数字。首先,从2003到2013年,经过通胀调整过的美国家庭收入从8.8万美元下滑到了5.6万美元,贫富差距在迅速拉大。截止2014年,全美家庭资产总额达到了83万亿美元,对应平均一个人的资产为27万美元。从数量来看,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人为930万人,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人为40万人,资产在1亿美元以上的人只有1.7万人,而这个数字在10亿美元人数下滑到了730人。所以,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回答,但是数据上看,拥有2000万美元以上的资产,将远远不需要为生活的任何事情担忧。
索普的数学思维,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他会通过数据来解释一些事物的背后逻辑。比如好友巴菲特,索普发现伴随着时间的增长,巴菲特的超额收益率在降低。巴菲特在1983到1990年期间,年化收益率跑赢标普25.2%,有巨大的超额收益。到了1990到1999年,巴菲特年化收益率跑赢标普12.3%。从1999到2009年,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跑赢标普6%。而从2009到2016年,巴菲特每年平均战胜市场只有0.1%。伴随着市场不断的进化,巴菲特的竞争优势不断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