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毛主席后人冲在一线,哪些高干子弟血洒南疆?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毛主席后人冲在一线,哪些高干子弟血洒南疆?
目前正在热映的影片《长津湖》,向我们展示了70多年前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生在长津湖的一场战役。战争真实场景远比影片里更加惨烈,付出的代价更大。
(长津湖战役)
据统计前后共有240万人加入中国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伤亡惨重,战后有人永远埋骨他乡,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就安葬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38天后,毛主席才知道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晚年丧子的毛主席强忍悲痛之余,还安慰前来慰问他的彭德怀等人,“战争嘛,总会有牺牲,这没有什么”。在亲情与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之间,毛主席始终坚持:
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毛岸英)
彼时众多革命前辈均在践行“清正家风”,“老百姓怎样生活,你们就怎样生活”,让子孙后代学习和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干部子弟也在身体力行地执行“不搞特殊化”,积极投身于国家大事,甚至还流行起来——“三个靠前”即“指挥所靠前、军官靠前、干部子弟靠前”。
国家已经解放30年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这些干部子弟一时之间争先恐后向“前”看?又有哪些干部子弟留下可歌可泣的历史?
自卫反击,保家卫国上世纪70年代末,越南、苏联两国签订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规定:其中的一方与敌国开战以后,另一方必须全力进攻那个敌国。这个“友好条约”实际上就是军事同盟条约。越南自认为签了这个条约,苏联就成了自己强大的靠山,不管自己挑起什么样的战争,苏联都会帮到底。
之后,越南开始肆无忌惮侵扰周边国家,武装部队很快侵占整个柬埔寨,趁机不断侵犯中越边境,无视我方多次警告。
当时国内刚刚经历十年动乱,国力还没完全恢复,但是为了国家稳定,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军委领导人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彻底击毁越南武装侵略军的嚣张气焰。1979年2月17日,中国正式发起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战争爆发。
(自卫反击战誓师大会)
对越自卫反击,究竟有多惨烈,我们无法想象,也不能主观臆断,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从战场平安归来的曹耕山讲述的个人真实经历中得知一二。
“一生中我最痛苦的不是打仗,一生中最痛苦的是我打仗前,也就是2月14日,全军士兵接到全军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的命令,那段时间非常痛苦。真的。你要上战场了。那时候国内动乱基本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完了,国家已经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我自己也刚结婚,老婆怀孕了,谁想死呀?”
曹耕山有自己的私心,但是想到自己作为毛主席家族的第三代,而且自己本身还是一个军人,国家被他国侵扰,他应该要去上战场,而且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民众欢迎我军部队反击越南)
每个战士在战前都会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包成一个包裹。有人在里面放了几毛钱;有人在里面放了几斤粮票;有人在里面放着照片或衣服……
包裹上写清楚了家庭地址和收件人的名字。如果在战场上牺牲了,回不来了,这就是你的遗物,之后,组织会把你的这些遗物送到你的家里去。每个人在整理包裹的时候,也是最痛苦的时候,因为前途不明,生死未卜,有可能就真的回不来了。
(誓师大会)
“我们营的一个机枪连的排长,给老婆写信的时候,第一句就是‘老婆,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可见大家真的是把死亡这件事当成日常生活的常态了。信中还讲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在这封信的结尾,他又交代了一件事:老婆,你还年轻,你再找一个人,改嫁吧。但是有一条,我俩的那个孩子还得姓廖。
战士打仗前都是这样的,会留下一封信,以防万一,另外,大家有时候还会互相交代后事。曹耕山所在的营牺牲了33个干部战士,包括一个连长。当时,连长带领大家已经攻打到了高平外围,越军居然把他们原本平时用来打飞机的三七高射机枪用在这次战场上。
(曹耕山)
敌军机枪平射,打过来就像是一个火球,连长蹲在土坡旁边观察情况,他的警卫员提醒他赶快下来,“很危险,你看那边的火球,一个一个都要打过来了”,连长二话不说,一脚把警卫员踹开,“我军部队还在前面打仗呢。我不能趴在沟里躲子弹,我要看看他们已经到哪里了”。话音刚落没多久,连长把头伸出土坡,瞬间脑袋就被削掉了,牺牲了。
战争结束后,曹耕山和其他的战友一起找到连长的家人,“连长牺牲前已经有一个儿子,他去战场的时候,老婆肚子里还怀了一个,后来生下来是一个女儿”。
从他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得知在自卫反击战战场上的每一天都是在刀尖上过日子,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战士们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作为高干子弟,他们的父辈身经百战,一路从敌人的枪林弹雨中闯过来,应该很清楚国家决定自卫反击,就意味着这将是一场恶战,只要上战场,能活着回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还是让他们加入自卫反击战,实属不易。
(自卫反击战作战图)
林氏父子,齐上阵已经有数十年军旅生涯的林凤云,刚做完阑尾炎手术,在得知我军将要对越自卫反击时,决定提前出院。
51岁的林凤云主动申请到他比较熟悉的376团,很快与第42军126师副师长孙佳权以及其他团部的人组成了前线指挥部,全面负责指挥主攻穿插任务。
接到任务后,林凤云利用中间休息调整的时间,到广西凭祥看望在某部担任班长的儿子,叮嘱同样即将上战场的儿子:你作战经验不丰富,打仗的时候一定要机智勇敢,服从命令,听指挥。
谁都没想到这次见面,竟然是父子两人的最后一面。
广州军区第42军126师与第43军坦克团组成一支前锋部队。对于自卫反击战打响后,林风云奉命带领这支前锋部队,200多辆汽车和100多辆坦克装甲,向越南东溪县进行穿插。
上午8点左右,我军坦克一营出其不意地出现在靠山松脚下,用坦克和机枪压制山上的越南守军,摧毁了敌军6门火炮,打掉了敌军多个火力点,成功通过靠山松后,直接向东溪县杀去。
(东溪战役进攻图)
经此一役,越军不仅增加了驻守兵力,还改变了作战策略。首先集中火力,同时攻击我军部队的首尾两端,击毁多辆坦克和装甲,导致居于队伍中间的士兵既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一时陷入苦战。
林凤云与42军126师坦克团副政委宁开着装甲车跟着前方的坦克,好不容易成功突破越军防线,在向越军阵地的纵深地带穿插过程中被越军炮火击中,副政委宁成功牺牲了;年仅34岁的第43军坦克团政治处主任陈佃合牺牲了;43军124师372团副团长麦达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第43军坦克团政委吴步坤、副团长孙辉、124师372团副团长向学华、第42军126师副市长孙佳权等四位师团级干部均在指挥过程中负伤。
整个队伍被打散,伤亡士兵人数更多。
(宁成功)
林凤云发现自己的腹部受伤了,但是来不及顾及伤口,因为他发现已经有越军士兵冲上来了。我军伤亡惨重,现在是群龙无首,继续这样下去,很可能会全军覆没。他来不及多想,赶紧跑向前方,接管指挥任务,带领大家突击。
此时,身后有大批敌人冲过来,更糟糕的是又与前面的我军队伍走散了,一时之间无法联系上,林凤云只好把附近的战士全部都集合在一起,告诉大家必须要突围出去。“给我打!”随着林凤云一声令下,战士们立刻向敌人反击。
敌军大举进攻,来势汹汹,战事越来越紧张,我军战士有的中弹倒地,有的当场死亡,有的喋血而亡,此时,林凤云本人腹部的伤口越来越疼了,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埋伏在我军附近的敌人开枪击中林凤云的胸口。
他被敌人击中之后,拒绝战友和医生抢救,拿出身上携带的我军作战机密文件点燃销毁。待打扫战场时,战士发现他身上只有一个被打坏了的收音机。
(林凤云烈士墓)
父子两人在同一个战场上,但最后还是没来得及再见一面。他是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军队牺牲的将领军衔最高的一位。林凤云用生命履行了军人对党和人民的承诺,他的儿子也未辜负他的期望,在中越战争中获得了一次三等功。
老军长不顾劝说,坚持送独子去战场毛晓东是家里的独子,他的父亲毛余是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老革命。毛余很小的时候就参军入伍,一路慢慢地从普通的战士成长为班长、排长到区队长,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过汗马功劳,之后的解放战争时期,毛余积极服从党指挥,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解放广西等多个重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毛余被组织调往广州军区担任司令顾问一职。
毛晓东追随父亲的脚步,入伍之后一直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全军比武大会上荣立二等功,再后来为了提升个人技能又前往前往解放军大学继续深造。
(毛晓东)
对越战争打响了,时任41军副军长的毛余决定送儿子去战场。有人劝他不能让唯一的儿子上战场,战争无情,枪炮无眼,千万不能断了自家的香火。毛余不顾劝说,坚持主张身为军人就应该要上阵杀敌。
毛晓东很清楚自己不能辜负父亲对自己的期望,自己曾经又在学校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因此,在战场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所向披靡,战功卓著。
在毛晓东部奉命攻占夺取高平809阵地时,突击过程中不幸被敌军机枪流弹所伤,当场没有了呼吸。
周伟极力避嫌,加入英雄团广州军区陆军第41军121师政委周开源,在负责指挥对越作战时,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于是向组织申请让年仅19岁的儿子周伟到一线作战。
(周开源)
组织批准后,周伟想避嫌,撇清父亲与自己之间的特殊关系,坚决不去父亲所在的121师,而是选择去了与121师作战方向相隔很远的123师塔山英雄团当通信兵。开战4天后,周伟在一次穿插作战时,不幸遭遇越军袭击。
整个作战过程中,父子俩人从未见过面。当时通讯不发达,再加上战事紧张,直至前来支援的大部队赶到后,周开源才决定去123师看望儿子,他那时才知道儿子已经牺牲了。
战后,周伟被追记三等功,遗体被安葬在广西靖西烈士陵园。
爆破英雄,功勋卓著姜利民从北京军区调到广州军区陆军第41军121师当了7年排长。
根据规定,他应该可以转业了,在得知中越边境局势恶化后,他向组织提出推迟转业,主动申请到广西边防部队某团八连二排当排长,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他又主动申请到尖兵连带尖刀排,与其他战士一起担任攻歼据守越军,为全师向敌纵深穿插开辟了通道。
(姜利民)
当看到我军其他部队被敌军碉堡围攻时,姜利民带领爆破组,亲自用手榴弹、爆破筒等武器,前后共炸毁越军三座暗堡。胜利在望之际,他却牺牲了。
战后,他被中央军委授予“爆破英雄”荣誉称号,部队党委追记“一等功”,成为自卫反击战八位一级战斗英雄中的一员。此时,大家才知道老一代革命军人时任新疆军区五七干校政委的姜永锡是他的父亲。姜利民是自卫反击战中事迹最壮烈、功勋级别最高的高干子弟。
刘氏家族,满门忠烈从抗日战争开始,刘斌一直跟随部队到处打仗,主要是在华北地区和中原地区作战。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调到祖国边境的云南省,负责驻守在中缅、中老和中越边境一线。
中央对越自卫反击战政令还未正式下达时,身为云南保山分军区的的司令员的刘斌,已经动员家里人赶紧为上前线做好准备。
(刘斌、王昌群夫妇)
他的妻子王昌群,加入支前服务队;从解放军南京外语学院毕业的大儿子刘光,没有选择出国留学,拒绝留在军区,而是决定跟父亲一样守护边境,成为一名普通的边防战士。
二儿子刘明,受到父兄的影响,也加入自卫反击战的队伍当中;刘斌的女儿刘丰,军医学院毕业,对战场上的救治与护理方面的工作十分熟悉,因此她也主动请缨参加火线救护队。好在后来全家人都平安无恙地从战场上归来。
(从左至右:刘斌、刘光、刘明)
越军失利后,依旧是贼心不死,继续肆无忌惮地时不时派遣军队前往者阴山与老山伺机挑衅,竟然敢直接袭击我国境内的军事设施。我军决定奉陪到底,之后双方的边境战役长达十年之久,其中,老山战役就对峙了五年。
我军先后共派遣了十个集团军轮番与越南作战,这十年对越战争也是非常惨烈。
1981年,刘光主动放弃了休假,与战士一起完成巡逻侦查任务。在巡查过程中,他敏锐地发现地上有敌人布置的地雷,立即让战友们退到安全地带卧倒隐蔽。
刘光的排雷技术非常过硬,“我有经验,我去排雷”,说完即刻排雷,很快取出两枚地雷。战友们觉得所有的地雷都让刘光一人排除,工作量太大,于是主动要求前去排雷,由于他们对敌人布置的地雷并不熟悉,有位战士无意中踩到未经排除的地雷,瞬间爆炸,刘光当场牺牲。
大儿子刘光去世后,刘斌夫妇悲痛万分,但他们并没有让二儿子刘明从战场上撤下来。3年后,我军与越军在者阴山作战时,刘明因被敌方子弹击中而牺牲。12天后,女婿陈加勇主动提出要去前线作战,已经失去了两个孩子的刘斌夫妇,虽然很担心,但是还是依然选择支持女婿上前线。
(刘斌妻子王昌群)
在女婿陈加勇去前线时,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席间,桌子上为已经牺牲的刘光和刘明分别摆上了碗筷。值得庆幸的是,女婿陈加勇后来从战场上平安归来,也见证了中越冲突的结束。
众多干部子弟,前赴后继罗粤宁平时刻苦学习,为人处事很低调,从未向任何人提过自己的父亲,凭借自身努力当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53561部队八连副连长。
他发现战友被越军包围时,迅速带领一个排冲击敌人的包围圈,奋勇杀敌,三进三出,营救战友时身中四枪,不顾自身安危,仍然坚持指挥战斗,很不幸的是在第四次冲进包围圈的时候,中弹身亡。
战后,罗粤宁的遗体才被运回了国内。原来,其父是时任新疆军区副政委的罗荣将军。罗将军为儿子牺牲在战场而伤心上,但同时也为儿子追记“一等功臣”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罗粤宁烈士碑文)
除了前面提到的烈士,还有很多干部子弟也奔赴前线作战,这一走就再也没能回来了,例如1984年由唐国强等人主演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小北京”的原型就是54军160师张志信师长的儿子张力。
在执行267高地侦察任务时,张力被越军高射机枪子弹击中,因伤势过重而英勇牺牲,年仅20岁……还有很多高干子弟跟普通家庭出身的战士一样,奋勇杀敌,流血牺牲。
(张力)
为了专门纪念在自卫反击作战中光荣牺牲的烈士们,1980年,由政府主导,在广西新靖镇环河村球路屯东高坡岭上,选择了一个背靠山面临川的地方,建立了靖西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共安葬烈士1040名,其中部队烈士1016名,参战民兵24名。
这些人中,有3人被授英雄称号;34人被追认一等功臣,164人被追认二等功臣;490人被追认三等功臣。时至今日,我们在那里依然能够看到很多干部子弟的墓碑,他们没有利用特权,而是跟自己的战友一起长眠于祖国的西南边陲。
(广西靖西烈士陵园)
结语:
参加自卫反击战的烈士们坚决执行命令,前仆后继,英勇奋战,为了国家摆脱“霸权”的威胁,为了保卫祖国边境安全以及为了“四个现代”建设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是祖国和人民的忠诚战士。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他们的事迹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资料来源:
1、解放军22位高级将领履新
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22/c64387-19658858.html
2、从三湾走出的将军江燮元
http://www.yongxin.gov.cn/news-show-10874.html
3、从革命前辈的“家风”中汲取丰富营养
https://c.quk.cc/2/c7/mxukq12ailm.html >4、毛泽东家族中为革命牺牲的六位英烈
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3/1127/c85037-23673720.html
5、毛泽东的家风故事
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6/0404/c85037-28248236.html
6、踏遍万水千山 只为追寻前辈足迹——专访毛泽民外孙曹耘山
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3/1108/c85037-23477145.html
7、罗荣同志逝世
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18-08/28/content_214470.htm
8、《高山下的花环》的诞生
https://c.quk.cc/2/c7/05lu1hfvjlj.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