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中国地质学家,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
李四光(中国地质学家,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
李四光简介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地质学家,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
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今黄冈市团风县)人,蒙古族。
早年留学日本,1913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学,1918年获硕士学位,1931年获科学博士学位。
1920年后,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系主任。
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1934年赴英讲学,主持伦敦、剑桥等八所大学举行的“中国地质学”讲座。
1948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946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自英回国,历任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5),中国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温心怡#
50年代中叶,他还曾担任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195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四光早年研究䗴科化石,注意䗴科外壳的微细构造。
1923年提出了䗴科鉴定方法,创立了十项标准作为分类演化的依据,沿用至今,从而开拓了微体古生物研究的道路,并解决了华北主要煤系地层的时代问题。#诺贝尔奖#
他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者和研究的奠基人。
他倡导和创建的地质力学形成有世界影响的独立学派。
他以力学观点研究构造形迹的发生、发展及组合的规律,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为构造地质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他在20年代后期发表的关于东亚及全球构造的论文是涉及全球构造及其综合解释的尝试。
他的关于中国构造体系及其应用的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孝敬宪皇后(雍正第一位皇后)#
从50年代起,李四光十分注意构造体系对矿产分布的控制,指出新华夏体系广阔的含油远景,后来的工作证实了这一论断,为此他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集体)。
60~70年代他又倡议将地应力分析用于地震及地区稳定性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效,成为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典范。
他的主要著作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1926)、《中国北部之䗴科》(1927)、《古生代以后大陆上海水进退的规程》(1928)、《东亚一些典型构造型式及其对大陆运动问题的意义》(1929)、《中国地质学》(1939)、《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1945)、《冰期之庐山》(1947)、《旋卷构造及其他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1955)、《地质力学概论》(1962)、《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1970)和《论地震》(1977)等。
1988年4月28日,中国邮政发行J.149 纪念邮票一套,其中4-1为地质学家李四光像 地质学家李四光,1971年4月
生平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喀什#
1889年10月26日生于湖北省黄冈县,1971年4月29日逝世于北京。#库里斯#
1904年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为创始会员之一。
1913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学,1918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地质人材。
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1931年获伯明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34年赴英国讲学,主持伦敦、剑桥等八所大学举行的“中国地质学”讲座。
1947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自英国回国,历任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华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原子能委员会副主任、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地震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地震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五十年代中期,还担任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1969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李四光毕生致力于地球科学事业。
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注重实践,悉心钻研,勇于创新,写下了数百万言140余篇(部)科学论著,为发展地球科学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创建的地质力学,提出构造体系新概念,为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地质工作开辟了新途径;他关于古生物蜓科化石分类标准与鉴定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为微体古生物研究开拓了新道路;他建立的中国第四纪冰川学,为第四纪地质研究,特别是地层划分、气候演变、环境治理和资源勘查等开拓了新思路;他始终不渝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和人民。
为了解决经济建设中能源紧缺问题,他运用自己创建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组织和指导石油地质工作,在分析中国地质构造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50年代初就提出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的“摸底”工作值得进行,为大庆、胜利、大港等中国东部一系列大油田的勘探与发现,为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和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指导铀等放射性矿产勘查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发展中国核工业和“两弹一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邢台发生地震后,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的关键时刻,他提出进行地应力测量和现今构造应力场分析,研究地震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预测和预报地震指明了方向;他还把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在地壳活动带中寻找建设“安全岛”,以及各种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等。
他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发展地球科学、国家建设和人民的安危,被誉为新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和楷模。
经历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于黄州府黄冈县(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的一个贫寒人家,因为他排行老二,他的父亲李卓侯给他取名“李仲揆”。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
14岁那年李仲揆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并改名为李四光。
(轶事:1902年,在洋务派首领、湖广总督张之洞领导下,湖北开始大量兴建新式的中小学堂,除了教学生传统的经书,还传授科学技术知识。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黄冈,仲揆来到武昌,在湖北省学务处填写报名表。 可能是太紧张了,他误将年龄“十四”填在了姓名栏里。 发现写错后,他因为家里穷,舍不得花钱再买一张表格,正在犯难,抬头看见前面大厅正中挂的横匾上有“光被四表”这四个字。 他眼前一亮,将姓名栏里“十”添了几笔写成“李”,而在“四”后边加了个“光”字,改过之后,他满意地说:“四光,四面光明,前途是有希望的。 ”从此他改名为李四光。
)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5月,李四光官费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弘文学院、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选学“舶用机关”。
同年12月,李四光结识了当时在东京法政大学学习的近代民主革命家宋教仁,经宋教仁介绍又认识在东京京西大学学习工艺化学的马君武。
此时,他接受了更多的民主革命思想,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并毅然将盘在头上的长辫子剪掉,表明自己站在革命的一边。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初,李四光学习任务虽很重,但他仍经常出入留学生会馆,赴集会,听演讲,决定追随孙中山先生。
他还积极投身革命政党的组建活动,7月30日,他参加了在东京赤坂区松町三番黑龙会会所召开的中国同盟会筹备会。
会后由孙中山主盟,宣誓加入同盟会。
其中,李四光的自书誓词为:联盟人湖北省黄州府黄冈县李四光,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矢信矢忠,有始有卒。 如或渝此,任众处罚。 天运乙巳年七月三十日中国同盟会会员李四光。
李四光是同盟会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者,8月20日,在日本东京赤坂区松町内田良平先生的宅邸,李四光参加了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船用机关科,学习造船机械,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
因其在日本受了带有汉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思想的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
并获孙中山赞誉,送其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
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帝制政府,李四光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该省实业部改为实业司,仍任司长。
不久,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李四光愤然辞去了实业司司长职务。
1913年(民国二年),经黎元洪推荐,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先学采矿,后转学地质学,1918年5月,他以《中国之地质》的优秀论文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学位,接着到欧洲大陆做地质考察(樊洪业:《李四光与丁文江的恩恩怨怨》,南方周末,2012年1月30日,B5副刊)。
1919年获硕士学位。
1920年(民国九年),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聘书回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授、系主任,同时还担任过北京大学评议会的评议员和理学院的庶务主任。
1922年(民国十一年),李四光同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地质学会,他被选为第一届的副会长,嗣后还担任了较长时期的会长、理事长。
后再赴英国深造,1927年获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中国。
1928年以后,李四光长期担任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同年8月,国民政府决定组建国立武汉大学,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院长蔡元培任命李四光为武汉大学建设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同年11月,该委员会决议,以武昌城外东湖附近珞珈山一带为新校舍地址(武汉大学内还有李四光选址的雕像)。
1929年(民国十八年)10月,新校舍落成,他与蔡元培等参加武汉大学新校舍落成及开学典礼,实现了他久想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办一所现代化大学的愿望。
1931年3月30日,特派西陲学术考察团理事会理事(《国民政府公报》,第734号)。
1932年9月1日,派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国民政府公报》,第19号)。
1933年4月20日,派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国民政府公报》,第1111号)。
1936年3月28日,派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国民政府公报》,第2008号)。
1939年5月30日,派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国民政府公报》,第157号)。
1942年5月19日,连任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国民政府公报》,第467号)。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任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代理校长。
1934年到1936年期间,先后在英国伦敦、剑桥、伯明翰等八所大学讲授《中国地质学》,受到英国学术界的欢迎赞誉。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名誉教授;同年11月,率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迁广西桂林。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经贵阳迁往重庆。
1944至1946年,任重庆大学教授,并在重庆大学开设全国第一个石油专业。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2月初,李四光和他的夫人许淑彬一同从上海启程赴英国伦敦出席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同年接受挪威奥斯陆大学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
1949年初,他数次给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许杰等人写信,支持他们坚守南京,反对搬迁广州;同年4月初,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赴布拉格出席世界维护和平大会。
出国前,郭沫若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给李四光带了一封信,请他早日回国。
可惜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从英国到远东的客轮船票要提前一年预订,归期只得拖延。
1949年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即,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然而做好回国准备时却被伦敦的朋友(凌叔华、陈源夫妇)告知,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其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将被扣留。
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
两星期之后,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中国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直到1950年5月6日,李四光终于到了北京。
1950年5月,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员会主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
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同年8月,中国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地质矿产学系、东北工学院地质学系和物理学系合并为东北地质学院(后名长春地质学院,现为吉林大学地学部),李四光担任首任院长。
1952年,李四光再次应邀回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同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
1956年2月,成立地质力学研究室,兼室主任;1958年,室改成所,兼任所长。
1958年6月,被苏联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同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同年9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同年12月,经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5月29日,经前苏联科学院主席团评选,授予李四光“卡尔宾斯基金质奖章”。
1959年,在青岛疗养时开始《地质力学概论》的写作。
20世纪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
1962年,举办第一期地质力学进修班。
1965年,根据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连任地质部部长。
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70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1982年,李四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
2009年9月14日,李四光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李四光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大致可分两个阶段,1949年前由于旧中国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侧重地质基础学科的研究。
1949年后,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根据国家需要集中精力,积极开拓应用研究领域。
提出蜓科鉴定方法
1923年,李四光提出了蜓科鉴定方法,创立了十项标准,将蜓科主要特性,用若干曲线表示出来,使之既有定性概念,也有定量概念,并可以减少文字描述的繁琐,从而提高了鉴定的标准性科学性。
这十条标准,一直被中国及其他国家蜓科学者所采用。
李四光用这个方法,鉴定了大量的化石标本,写成了他的第一部科学巨著《中国北方之蜓科》,获得了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博士学位。
对第四纪冰川的研究
20世纪20年代初,李四光开始了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
他以很大的兴趣关注中国东部有关第四纪冰川作用问题,在30年代中,完成了《冰期之庐山》一书,引起中国及其他国家地学界的很大兴趣和探讨。
40年代他又对贵州高原、川东、鄂西、湘西、桂北等地作了调查,发表了不少有关中国冰川的文章,为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增加了新的重要篇章。
创立地质力学
20世纪20年代中叶,有关大陆运动起源的讨论正值高潮之际,李四光发表了《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一文,提出了“大陆车阀”自动控制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作用的假说。
地质学中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地质力学就从这里萌芽产生了。
李四光建立的地质力学,是把力学理论引进到地质学的研究中,即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
他认为,地球表层的各种构造现象都是地壳运动的产物。
地壳在运动中存在,必然有一种力量在起作用,这种力就是地应力。
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会形变,由于各种岩石性质不同,产生的构造形迹也不同,依照构造形迹的力学特征和组合形式,可以追索力的作用方向和方式,进而探索地壳运动的方向和起源。
这是一项研究地壳运动的新方法。
它把力学和地质学密切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解决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问题的新途径。
在地质力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李四光的几篇重要著作,如20年代末的《东亚一些典型构造型式及其对大陆运动的意义》、30年代的《中国地质学》、40年代的《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50年代的《旋卷构造及其他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60年代的《地质力学概论》,都是每个阶段总结性的著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地学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对中国yzd和氢弹研制成功的贡献
李四光早就预见到新中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需要铀矿资源。
1949年回国时,他从英国带回了一台伽马仪,为中国后来寻找铀矿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5年1月,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研究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李四光和刘杰、钱三强一起做了工作汇报。
李四光多次听取找铀队伍汇报、指导工作。
他根据地质力学理论,对找铀前景持乐观态度,指出:“一是要找富集带,二是要便于开采。
……在中国主要是在几个东西带上。
”实践证实了李四光的预测,尤其南岭带的一些铀矿床以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著称全国。
李四光在强调构造规律的研究时提出:“关键要把对构造规律的研究与辐射测量结合起来。
”遵循李四光的思路,覃慕陶、吴磊伯等经过艰苦工作,找到了211特大型铀矿床。
到“二五”计划末期,中国已发现一系列铀矿床,铀产量已能保证中国核工业发展需要。
李四光作为原子能委员会主席,为中国yzd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石油的勘探和开发
长期以来,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贫油的国家。
当中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李四光在仔细分析了中国地质条件后,深信在中国辽阔的领域内,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关键是要抓紧做好石油地质勘探工作。
他提出应当打开局限于西北一隅找油的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石油地质普查工作,不是找一个而是要找出几个希望大、面积广的可能含油区。
他找油的指导思想是,先找油区、后找油田。
1954年,他在石油管理总局作过《从大地构造看中国石油勘探远景》的报告,指出了三个远景最大的可能含油区,即:青、康、滇地带,阿拉善—陕北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并提出应该首先把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伊陕台地、阿宁台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作为普查找油的对象。
1955年春,他担任了全国石油普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指导了石油找矿工作。
特别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先后突破之后,他更加坚定了中国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的信心,指出新华夏沉降带找油的理论是可靠的,为中国寻找石油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地震预报
20世纪60年代初,广东新丰江水库发生地震,尤其是在1966年邢台发生了强震之后,李四光深感地震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之严重,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年里,用了很大的精力投入了地震的预测、预报研究工作。
他认为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大多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因此,对构造应力场的研究、观测、分析和掌握其动向,是十分重要的。
他在邢台地震之后,对河间、渤海湾和唐山等地区孕育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提出过一些预测性的意见,后来证明是正确的,可惜这项工作他没有来得及深入总结,就与世长辞了。
学术论著
代表作有《冰期之庐山》《中国北部之蜓科》《地质力学概论》和《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人才培养
民国时期,李四光长期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地质学家,对发展中国地质事业,提高中国地质科学水平,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他还担任过北京大学评议会的评议员和理学院的庶务主任,协助蔡元培先生为北大的校务建设作出了贡献。
此外,他还筹办过著名的武汉大学,一度代理过前中央大学的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地质院系调整工作中,李四光亲自主持了北京、长春两个地质学院的建院工作,在他的关怀下,以后又扩大建立了成都地质学院以及许多中等地质技术学校,为日前开展的地质勘探工作和地质科研工作源源不断地培训输送了大量的各类技术干部,适应了地质事业大发展的需要。
学术贡献
对中国北部䗴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的研究是中国最早进行的䗴类及石炭二叠系研究。
其创立的“䗴”字,用来翻译Fusulinid(一种早已灭绝的有孔虫,属于原生动物),为现在的中国古生物学界所沿用。
( C. Croneis, The Journal of Geology 37 (2), 187 (1929).)
提出了华东第四纪冰川存在的理论。
运用地质力学对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的研究,创建“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的概念。
预测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存有石油,后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证实其预测。
但是对于这一点,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论,如黄汲清认为是他的大地构造理论指导了大庆油田的发现。
家庭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李四光的民族身份为蒙古族;而黄冈《库李宗谱》《库李宗谱》考李四光家世-作者励双杰记载库氏始祖义通,字道源,于明洪武初从原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泥儿湾瓦屑坝,迁湖广黄州府,即现在的黄冈,后来李四光家族等部分支派改李姓,却未提到其先祖是否有蒙古血缘,也没有涉及子孙后代的民族认同。
可能是李的祖先继承了绝嗣李姓者的家产,遂入其户籍姓李,或过继给了李姓人家。
先祖:十三世库曰茂,生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葬存祖湾青龙。
祖父:十六世李正范,谱名居谦(1838-1882),字受益,号心培,邑庠生。
祖母:雷氏,“归公以后,处境极苦,甚至拾麦佣工以维生活。
”
父亲:李卓侯,是私塾老师,秀才,早年参加过中国同盟会,曾与孙中山、黄兴等人多次聚首,思想开放、知识渊博,是“林氏三兄弟”——林育南、林育英、林彪的启蒙恩师。
母亲:龚姓,生于同治六年(1867)。
外祖父也是业儒的庠生,教授乡里,远近闻名。
龚夫人性子温顺,乐施与,戚友之贫窭者辄量力资助。
纪念
李四光纪念邮票
1988年4月28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一)》J.149 纪念邮票一套4枚。
入选的4位科学家分别是: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物理学家吴有训、数学家华罗庚。
黄冈市李四光纪念馆
黄冈市李四光纪念馆,通常称李四光纪念馆,与黄州区博物馆、李四光青少年科技馆、黄州区文物调查勘探工作队为同一个机构,坐落于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龙王山南麓的一座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隶属于黄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的直属一类公益性事业单位。
李四光纪念馆 (北京)
李四光纪念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原是地质学家李四光的住宅,现为其纪念馆。
李四光雕像
建有李四光雕像的学校有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等。
2009年5月,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与中华世纪坛艺术基金会达成协议——为中华世纪坛“中华名人雕塑工程”捐赠李四光塑像。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1989年1月,为纪念李四光对中国科学事业和地质事业的巨大贡献,继承和发扬他从国家建设需要出发,积极从事科学、技术和教育实践,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进步多做贡献,设立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李四光星
2009年10月4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天文台即将把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李四光星。
影视形象
1979年电影《李四光》(孙道临饰演)
1964年12月,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毛泽东与李四光握手 1952年,周恩来总理与李四光交谈中 1924年,李四光和女儿李熙芝(李林) 1927年,李四光与夫人许淑彬在北京 1935年,李四光去英国讲学前与夫人许淑彬、女儿李林在上海 1948年,李四光和夫人许淑彬、女儿李林在英国 1954年底,李四光夫妇与外孙女邹宗平在一起 1964年,北京国际科学讨论会期间,李四光(右二)向各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介绍多年收集的各种标本(后排左起:马杏垣、黄汲清、程裕淇、张文佑) 1964年夏,李四光周末带外孙女到香山樱桃沟散步 1965年,李四光在北京地质部研究所察看矿石标本 1969年的全家福。
前排左起李夫人许淑彬、李四光,后排左起,女婿邹承鲁、女儿李林、外孙女邹宗平。
(邹宗平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