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康之治: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
成康之治: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
成康之治,又称成康之世,指的是西周初姬诵、姬钊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太平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但西周的"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
西周初姬诵(周成王)、姬钊(周康王)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
周成王登基时才十三岁,周公摄政长达七年之久,提出了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文化上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的道德规范,制定了完整的礼仪仪式,此外周公曾提出“敬德保民”,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军事上扩建了成周八师、殷八师、西六师的武装力量,有效地保证了这个奴隶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而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成王二十岁亲政,大封诸侯,加强宗法统治权力。对内推行周公“明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很大胜利。
不久周成王病死,周康王姬钊继位。周康王继位后,继续推行周成王时期的国策,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统治地位。康王二十五年,为了消除周朝西北边境的边患。周朝军队经历两次大规模军事作战,大获全胜,驱逐鬼方,边境赢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安定。先秦的北方民族,都有哪些呢?最后都到哪去了?周成王曾经作《康王之诰》,里面有很多关于加强法律法规与整顿军队的措施,对当时而言周康王确实一直孜孜不倦地按照他自己既定的方针政策,履行他的治国安邦的理念。
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
这段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社会生产力比之商代更加提高, 农业繁盛, 文化也进一步发展。宗法制和井田制是当时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成康之治”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在三个方面:一,奠定周家天下的规模。
周王朝强盛时, 势力所及, 南过长江, 东北至今辽宁省, 西至甘肃省, 东到山东省。
二,奠定以周人为首的华夏共同文化圈的格局。
周成王时期,周人创建了一套 "授民授疆土"的新的统治方法,所谓周公建藩卫,即此之谓。周恭王时期的史墙 盘铭文称周成王"肇彻周邦",称周康王"分尹亿疆",可看出康王时期也在实行封建,并且封建的规模更大。
三,奠定华夏礼乐文明与制度文明的基础。
周公制礼作乐有诸项内容,如建立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庙制、服制等。
西周成康时期,农业生产蓬勃发展、人民生活相对改善、四方少数族纷纷来贺等升平景象,指出这是由于西周初年以礼治国、崇尚道德教育、实施惠民政策和严格执行法制的结果。
不过盛世局面下隐藏着巨大危机,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各种衰败之象逐步显露出来,"成康之治"到康王后期,已经出现种种衰乱迹象,如沉湎女色、征伐不断、刑罚不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