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之揽雀尾
杨式太极拳之揽雀尾
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曰:“揽雀尾为太极拳体用兼全之总手。”又曰:“太极拳以练习推手为致用。学推手则即是学觉劲,有觉劲则懂劲便不难矣。故总论所谓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此言即根于推手无疑矣。”
前辈说:“‘掤、捋、挤、按’蕴含着太极拳的精髓和奥秘”,也有老练家说:“学练太极拳的架子,首先要把“揽雀尾”学练明白了,就等于学好了一半拳架”。
拳架中的“揽雀尾”拳势是专门练习“掤、捋、挤、按”这四种劲法、劲路的动作,通过一攻一防便派生出相生相克的“掤、捋、挤、按”四种劲。王宗岳在《打手歌》中提到:“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其中的“认真”不单是指思想意识的对待,更为重要的是“掤、捋、挤、按”四手劲的功夫层次。如果没有练出“掤、捋、挤、按”四手劲的相应功夫,你攻不了,也守不住,再多么认真也是假的。所以说,练习“揽雀尾”宜细宜熟宜精。
动作一:右脚尖外撇45度,身体同时右转45度。随转体时,重心渐渐移于右腿,右腿屈膝微蹲,左脚经右踝内侧向右提。同时,右掌随转体自下经腹前而上,在右胸前向右向里向左抹转一小圈,掌心朝下左手也同时经腹前向右弧形抄至右掌下方,随抄随着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右面上方;两掌相对如抱球状,右肘稍坠:略低于腕,两臂呈弧形。眼随转体平视转移,眼神稍先于右臂到达,并要顾及右臂。(如图)
动作二:右腿继续渐渐下蹲,左脚向左前迈出一步,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渐渐移向左腿而至全脚踏实,脚尖斜朝西南,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当左脚前迈时,身体稍向左转,当左脚跟一经着地,身体即渐渐右转。同时,左肘稍屈,以左小臂向左上弧形搠出,左掌高与肩平,腕微里屈,掌心斜朝右面上方;右掌向前而右弧形下采至高与胯齐,掌心朝下,手指朝前,坐腕,指节微向上翻。眼向前平视,眼神要关及两掌左右分开。(图6)一、二动作为左搠,动作三、四为右捌。
动作三:重心渐渐全部移千左腿,身体微左转,右脚经左踝内侧弧形向前提起。随转体时,左肘向左后方微下撤,自然带动左掌下移于左胸前,随下移随着臂内旋使掌心渐渐翻朝右面下方,右掌同时向左弧形抄至腹前,随抄随着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左面上方,与左掌成抱球状,两臂均呈孤形。眼神略顾左臂后撤,即渐渐转向右臂前方平视。
动作四:左脚向右(西)迈出,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渐渐移向右脚而至全部踏实,弓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同时身体微向右转。随着转体,右小臂同时向右(西)上掤,右掌高与肩乎,肘稍低于掌,左掌随右臂向前推出。眼向前平视,眼神并要顾及右小臂前掤。
揽雀尾,应分为搠、捋、挤、吞、按五势。五势玄机何在?
一、捋势
对方用双手向我右臂肘、腕部位推按而来,我以捋势轻沾轻接而走化,对方按势则全盘落空且形体前倾而被动。
捋势玄机:
1.右臂轻旋,手心虚虚向内,意想右手劳宫与我形体合为一体;左臂轻旋,手心向右前方。
2.意注命门,松腰缩胯,收腹含胸,形体微微右转。
捋势玄机化与吞,捋随按而用。
二、吞势
对方随我捋势改按势为挤势向我挤来,我以吞势待之,对方挤势则失效而无用矣。
吞势玄机:
松腰缩胯,拔背含胸,双手将对方挤势虚虚拢住。
吞势玄机在灵空,吞因挤而生。
三、按势
对方改挤势为左臂掤势咄Ⅱ出而来,我用双手将对方左臂虚虚按之,静静听之,随对方变化而变化,对方搠势则失去效应矣。
按势玄机:
1.用双手劳宫穴,定点轻按对方左臂肘、腕部位,所定之点越小越好,如针尖样最佳。
2.意注命门,由命门带动调身,随对方变化而变化。
按势玄机静静听,按随搠而到。
四、挤势
对方用双手将我左臂向其左后方捋带,我感应于前,左手随对方捋势运行在前,右手上扬(手心向前)随行于后,用挤势向对方挤逼,对方必被动后退不稳。
挤势玄机:
左臂为阴,轻灵松空;右臂为阳,意想左手劳宫内气蒸腾并向对方胸部面部发放。
挤势玄机阴阳分,挤随捋而至。
五、掤势
我用挤势,对方用吞势将我挤势吞而化之。我随后补以掤势,用右臂搠向对方,对方必后退不稳矣。
掤势玄机:
1.右臂定点前掤,点在我之肘腕部,所定之点大小如针尖。
2.左臂手心向下配合右臂向前搠出,定点左腕部,所定之点大小如针尖。
3.意注命门,三点合一,周身贯通,用心用意掤向对方。
掤势玄机周身通,掤由捋而去。
实战用法:
掤式用法:实战中,对方用手击来,我先用双手掤架,再借势掤发敌人。
捋式用法:接上掤式,如我已掤开对方右手,对方换用左拳击我腹部(肋部),我则用右小臂粘贴对方肘部,同时用左手采抓对方左腕,向左则用腰腿劲捋之,致其前跌。
挤式用法:接前式,对方被捋后,如向下抽回其被捋之手,我则屈右膝,伸腰腿,顺势向前挤出,至已劲贴上对方时,顺小臂向外上翻出,击对方面部。
按式用法:此式用法可举两例:
(1)接上式如对方双手下压我小臂,我可把两手从左右向后分化,空缓其来势,待其劲将断时,两手再按其胸部;
(2)接挤式,如对方从左侧挤来,我则将两手左右上提,缓冲其来势,接着再用双手按之。腕部,控制其腕,肘两关节,向前推去。
易犯错误
1.支撑腿无力。如出现身体起伏摇晃;上步时落脚沉重;后坐时重心移动不到位;上体俯仰倾斜,重心升高等现象。
2.上下配合不协调。初学时常常腿快手慢,如先完成弓步再做前棚、前挤、前按。甚至仅仅两手运动,两腿虚实无变换,腰部无旋转。
3.手法不清。如前棚、前挤时力点不在前臂外侧,手臂过于伸直;前按时,两手直收直伸,不走弧形,或两掌松软,力点不在掌根和十指;前挤时身体侧向前方,形成肩靠肘顶;后捋时,两手直抽后拉,不走弧线。
4.余同基本功转身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