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苏轼古诗原文及翻译(原文表达了什么意思)
《浣溪沙》苏轼古诗原文及翻译(原文表达了什么意思)
苏轼《浣溪沙》谁道人生无再少~
浣溪沙
游蕲水⑴清泉寺,寺临兰溪⑵,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⑶春雨子规⑷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⑸。
注释
⑴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⑵兰溪:《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
⑶潇潇:形容雨声。一作“萧萧”。
⑷子规:杜鹃鸟,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布谷等。
⑸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黄鸡,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流逝。
简析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
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
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最豪放名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乐山市眉州)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dān)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