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男子与12岁少女相恋的故事?《洛丽塔》要说得还远不及此
40岁男子与12岁少女相恋的故事?《洛丽塔》要说得还远不及此
一个朋友闲聊时跟我说过:我觉得《洛丽塔》是最出色的当代文学作品,至于电影嘛……
这句话我一点都不认同。
德古拉伯爵之于吸血鬼,犹如洛丽塔之于早熟少女,我们耳熟能详的二次元代名词“洛丽塔”就是出自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于1955年写的小说《洛丽塔》。
由于内容大胆描绘畸形恋,使小说的发行极具争议,但它逼真的主观描写又让人无法忽视其文字的价值,因此被美国时代杂志列为1923-2005年间百大小说之一。
轰动的题材和高评价的市场口碑,使得这样的情节对于众多导演来说是多么可遇而不可求,但直到1962年原著故事才被搬上大荧幕。
这是一部极具争议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本身就带有浓烈的禁忌色彩:一个已是四十岁壮年的男人和一个十二岁未成年少女相爱的故事。
洛丽塔“Lolita”原意指年纪轻轻,具有魅力,反复无常的少女。
原著其实讲的是一个男人不能自控地爱上一名少女,他对少女的爱义无反顾,就算被她玩弄或反过来控制亦甘愿。
小说一开篇已为大家介绍这个名字,“洛丽塔”三个音节舌尖都顶上牙齿,暧昧的字眼,简单的三个字已勾起男主角的情欲。
他的情欲并不全属低俗。小说里他是绅士般的大学教授,电影里呈现的是一名懦怯的小男人,他原是娶了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他的身份其实是洛丽塔的继父。
他是被任意摆布的理想丈夫。至于他为何可以忍受自己的妻子?仅是为了可以留在洛丽塔身边,偷窥她,照顾她,爱护她……
《洛丽塔》的中文片名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乍看之下一头雾水。
其实这是来自于文人苏轼的典故“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他以白色的梨花和红色的海棠,来比喻老夫少妻的现象。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曾经两次改编为电影,一次是斯坦利·库布里克1962年的版本,另一次是阿德里安·莱恩在1997年拍成的版本。
有趣的是,这两套电影就像除了有同一个故事主干以外,除此之外竟然相差十万八千里。
同样是中年男性爱上少女的故事。
库布里克把它演译为男人不自量力的滑稽寓言,莱恩则把它视为男人被欲望征服的爱情悲剧。
更甚者,这两部电影跟原著也是貌合神离——纳博科夫精心把笔下的男主角塑造得复杂圆满,既是对着青春期少女无所适从的苦男人,又是对真爱求之而不得的深情男,是狡滑自恋兼说谎成性的恶人,更是绑架女童的变态。
然而两部电影都刻意淡化这一情节。
小说露骨的描写没有在电影中出现,不过暧昧的镜头透露他们有过床上关系。
原著中女主角定为14岁,尚未到美国的法定结婚年龄。
电影演员风偏向成熟,所以可以简单地从脑中删除原著上“她是未成年人”的设定。
碍于当时的审查严格,库布里克特地将小说中的露骨情结全部抽除,在电影分级上更只有普遍级而已。但是这些为当时社会所做的妥协,完全不影响故事及电影本身的精彩程度。
导演用将近三个小时交代完整的故事、将演员的情绪及转变细腻地酝酿到位。
本来电影中文片名别有一番用意,电影真如其名地点明要旨却又非常隐晦,淡淡的黑色幽默有如诗人把玩着文字的趣味,在受限的格局里反而更能专注地发挥。
若它就像你我期待的那样直言不讳,它绝不会如此有趣又耐人寻味。
当然,这也能理解,毕竟这是拍给观众看的故事,在剧情上,不能太越级。
除了为故事添上新颖的幽默色彩、稍稍稀释了异色的氛围之外,电影最成功的绝对是演技精湛、各适其所的三位主要演员。
先来聊聊戏份不多的由雪莉·温特斯饰演的洛丽塔妈妈夏洛特,第一次看见她是在《安妮日记》里,她雍容华贵的气质及丰腴的美丽让人印象深刻。
而在本片中,不过于浮夸地对男教授释放挑逗的讯息,满是成熟的自信魅力,但当青春年华的女儿一出现,一副骄纵而不受控制的模样,让她丢失了身为母亲的尊严,那压抑的妒嫉和恼羞成怒在她的声声呵斥里清楚可见,婚后的娇滴及求好心切再到发现两人事实的绝望和悲伤,温特斯做足了各种表演。
但她始终是个单纯的人,也是电影中唯一值得同情的角色。
而饰演亨伯特教授的詹姆斯·梅森给人一种70年代知识分子特有的伪善。
靠着自己风度翩翩的外表暗中算计,骗过了夏洛特、也骗过了怀疑他的外人。但他的职业和外在形象也是阻碍他前进的主因之一,他无法随心所欲地抓住猎物,而是小心翼翼地试探。
我想很多人看到他并不会直接想到“变态”一词,胆小、愚昧是更适合他的形容词。
看似得逞,但也不过是拼了老命守住他无法真正得到的东西,最后搞得气急败坏、灰头土脸、频频陷入窘境,一个年过四十的大男人就这样把自己在爱情里变得自私又幼稚,很是无奈。
而最重要的当然是灵魂人物洛丽塔,她是个怎样的女孩就决定这是部怎样的电影,而当时才18岁的苏·莱恩就是绝无仅有的最佳人选。
再夸张点地说,她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注定要演这部电影一样。
比起同龄的女孩,她在外型上的确较早熟而且非常漂亮,她的声音并非甜美而是带着一丝天生的孩子气。
她的出现总是让人目不转睛,但那绝不是苏·莱恩那般的外貌姣好,而是浑然天成的自在与女性魅力。
虽然洛丽塔角色设定还是个孩子,但她满不在乎的样子似乎完全不受限制,不是这个世界留住了她,而是她恰巧落在这里;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你总说不出她的眼睛看见了什么,或者说,她看见的东西总比你看到的还要有趣。
苏·莱恩绝对演出了剧本之外的东西——气质!
导演库布里克其实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寻觅恰当的女主人选,而当苏·莱恩试镜的时候,他马上就认定是她,连当时的情况都记得一轻二楚:
看着她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光看她走进来、随意地坐下然后离开就很有趣。她很酷不随便傻笑,她很神秘、猜不透但绝不阴沉无聊。人人看见她都会想着Lolita到底对人生了解多少,她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当她试镜结束离开后,剧组们对着彼此大叫:不管她演技好不好,只要她能演就行!
无论是喝可乐、嚼口香糖、还是扮鬼脸耍脾气,她做什么看起来都很有趣。尤其是说话的时候,没有丝毫无礼之感,她的漫不经心和直来直往是她浑然天成的。
而她的行为举止非常从容,任何的不合时宜都不像是刻意的诱惑,仅仅是无知于社会规范而已。这有点像是在女孩与女人间暧昧的界线两边轻窕着。
因为有了她,我觉得才有了一个知名度如此之高的洛丽塔角色。
事实上,比起改编斯蒂芬·金《闪灵》时的独断独行相比,库布里克拍摄《洛丽塔》时,让原著作者纳博科夫的参与度其实相当大,当然后来的改动更大。
当时他请纳博科夫撰写剧本,写出了一个长达4小时、描述细节“过分”仔细的剧本(他甚至连镜头该如何移动也写进去),想当然这个剧本基本上派不上用场。
于是库布里克大刀阔斧把故事缩减为152分钟,让纳博科夫挂名编剧。
不过原著与电影的差异并非只在于细节呈现,而是根本上的着重点完全不一样。
当然,库布里克也没有责任要忠于原著。
苏·莱恩饰演的洛丽塔生动、美丽、年轻、反叛,是个大众都能认同的情欲对象,詹姆斯·梅森饰演的亨伯特能爱上她也是符合人之常情。
然而,小说中男主角无尽的纠结偏偏是他不正常的畸形情欲,因为只有是9到14岁的“小妖精”才能勾起他的欲望。
亨伯特称为她们为“小妖精”,她们同时拥有天真和成熟,任性可爱又懂迷惑男人,男人会不知不觉地追随她们。
在1962版里,库布里克把故事的情欲色彩减到最低,同时亦把其中心改成中年男人不自量力追求少女的无能为力,当中的悲剧感消失贻尽,却沵漫着一股黑色幽默。
电影不见原著第一人称不可靠叙述者的迂回与矛盾,库布里克直白地展现亨伯特对少女的野心。
我们在他遇到每个黑色幽默的障碍时,都感到好笑,也为他担忧。
他住进了女孩的家,女孩如狼似虎的母亲纠缠着他,想制造两人世界,但对他来说母亲才是那个该被排除出两人世界的“第三者”。
此外,文艺界的明星、编剧家奎迪正虎视眈眈,随着周遭的人的议论和亨伯特的心虚,威胁着他、骚扰着他……
电影改为以亨伯特杀死奎迪的滑稽过程中场过渡,一方面营造悬疑感,令观众疑问二人有什么深仇大恨,另一方面一改亨伯特由书中狡滑聪明的形象,变成一个连枪也拿得鸡手鸭脚的普通男人。
这样的改动让故事一开始就脱离了原著的框架。
原著的亨伯特处心积虑要把少女据为己有,认为身边其他人都是低人一等的笨蛋,更曾想过在洛丽塔不再是“小妖精”后如何甩开这个烫手山芋,如同他当初想摆脱洛丽塔母亲的纠缠一样。
小说中,亨伯特滥用身为“父亲”的特权来满足自己对洛丽塔的占有欲:她不能到朋友家留宿,不能出席有男孩子的派对,不能随便跟男孩搭话。
别人看他就似一个过度保护的父亲,实际上却是一个易妒情人。
然而在库布里克的电影里,亨伯特却必须乞求少女的爱与顺从。
其中一段,洛丽塔在彩排舞台剧后,亨伯特揭穿了她说自己下课后去学琴的谎言。
她坐在梳妆台上高高在上,指责亨伯特过分干涉她的生活,而他几乎跪在地上哀求女孩跟他离开此地。
甚至最后女孩看似满足他的愿望,实际上也不过是她与情人奎迪逃走的计划之一。
剧情到这里,库布里克版《洛丽塔》已完全跳脱原著的人物框架。
不止亨伯特变成一个不知所措又无助的痴情汉,女主角洛丽塔也由一个任性、迷人却某程度上过份天真的青春期小女孩,变成一个纯粹的情欲对象,一个让人膜拜的女神。
在库布里克的描述里,洛丽塔是个可望不可即的情欲对象。
亨伯特不小心成为了洛丽塔的监护人,不小心得到伊人亲近的机会,二人表面为父女,实际上却是情人。
在这个环境下,中年男子屈服在这个反叛迷人的少女裙下,祈求她垂怜。
擅长用空间压迫故事的库柏力克这次把“调情”来到了浴室和寝室,最骇人的秘密藏在日记本里,最坦荡的罪恶在泡澡时的松懈神情里。
然而最窒息的是,一个男人最美的梦,却活在另一个男人带来的噩梦里。
电影的开场即是奎迪和亨伯特的交锋:亨伯特闯入奎迪风格混乱、装饰怪诞的屋子里,走入了名为奎迪的“超现实恶梦”,他手拿着枪的认真悲痛,却面临了奎迪的轻浮。
一会儿打乒乓球,一会儿弹钢琴,用一种“我不是属于你的悲剧”的喜剧方式讽刺地应对。
老男人对女孩来说,总有一天是过去式,小女孩对男人来讲,却一直都是未来式。
观众冷眼看着这项不成谜题的单纯法则,看着男人明知故犯,他押上了筹码,以为可以跟进。
出手时的欲望,翻牌却成了别人的爱;他为了她打造的密室,锁住的只有自己……
这份天真的讽刺因为在于男人而非女人,在于成熟老练而非青涩懵懂,所以更为残酷。
明明是花期已过,却守到彻底糜烂前的一瞬间甘美。
这明显是一出莎士比亚悲剧。
全片故事中最高潮的一段,是在洛丽塔母亲死后,亨伯特从夏令营接回不知自己已成孤儿的洛丽塔,并把她带往一间酒店,在那儿对她下安眠药,打算趁机好好亲近他的“小妖精”。
他既兴奋又紧张,生怕引起酒店员工怀疑,又怕洛丽塔睡醒后看见他会尖叫求救。
于是他用假名混淆视听,假装妻子会随时出现,又假意向酒店要求一张小折床“给女儿睡”,但其实只是不让外人或洛丽塔起疑心的技俩。
原著中从没出现的折床,在电影里却成为库布里克用来幽角色一默的重要道具。
电影里,在亨伯特战战兢兢正要一亲伊人香泽的时候,酒店员工带着折床出现了,亨伯特只好硬着头皮让员工入房摆床,二人蹑手蹑脚弄了差不多20分钟,期间亨伯特还担心会吵醒熟睡中洛丽塔,表情非常紧张。
最后,当他想爬上床跟洛丽塔一起睡时,她却醒来了。
他只好悻悻然走向那张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要用的折床躺下,留下洛丽塔像公主一样摊睡在双人床上。
这一幕,显示了亨伯特在二人关系中的弱势与被动,以及暗示他最终不能得到少女的失败结局。
这是不是也暗示了那句经典语录——舔狗舔狗,一舔毁所有。
相反,原著中亨伯特除了成功睡在洛丽塔身边外,她醒来还亲吻和挑逗他,最终文字间更隐晦暗示男人违反女孩对这种亲密游戏的预期:
虽然她努力以顽童的玩意取悦我,但她还未预备好接受孩子的世界和我的世界之间某种差异。
在库布里克的描绘里,亨伯特在这段关系里显然跟小说描写的不同。
在戏中,中年男人处于权力的下方,只能等待少女首肯。
相反,16岁的洛丽塔却一手主导这段关系,二人更进一步还是戛然而止,都由这位“女王”发落。
仔细想想,这样的剧情出现在影像故事里,势必会引起市井民俗的轩然大波。
库布里克以满满的黑色幽默,描绘亨伯特像傻瓜一样、无可救药地向美丽任性的少女求爱,少女却与另一个男人合谋处心积虑把他骗倒,只为离开他用心经营的二人世界。
但如果从洛丽塔的角度来看,她是在逃离自己的绑架者。
以上种种,都显示出库布里克以一个全新的方式诠释《洛丽塔》。
他把原著中主角自白中的尖酸戏谑转化为笨拙,却依旧营造出一种荒诞的幽默感。
他把中年男人对少女的痴迷,去除所有不道德的情感与情节,改编成一个讽刺平凡男人不自量力追求青春肉体的醒世警言。
结果,就得到一个跟原著完全不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