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看到这句话,很多人可能一不小心就唱出声了。
龙,是东方人的神奇动物。
它“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浅渊。(许慎《说文解字》)”
它“角似鹿、头似骆驼、颈似蛇、腹似蜃、眼似虾、鳞似鲤、掌似虎、耳似牛、爪似鹰”。
它是我们祖先对自然界认知有限时,用想象力和憧憬创造出来的精神图腾。
《九龙图》(局部)
南宋 陈容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与西方很多民族的图腾不同,这片东方沃土上孕育出的“龙图腾”,好像并不具像于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
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之尊,龙,也恰好集齐了九种动物的特点。
对于龙的起源,近代学界比较认可的说法是:
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于是,这个氏族把其他氏族图腾的某一部分吸收进自己的图腾,最终,创造出了龙图腾。
《霖雨图》(局部)
宋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
龙图腾刚萌发的样子,是线条简单、形容抽象的。
我们今天能找到最早的近乎于龙的形象,是河南濮阳仰韶文化早期的一个墓葬,距今超过6000年。
▲河南濮阳一座早期仰韶文化的墓穴里,有一条用蚌壳铺砌而成的“龙”。(蚌壳龙塑 仰韶文化)
到了距今大概5000年前,现代人更为熟悉的红山文化C型玉龙出现了。
▲玉龙 红山文化 国家博物馆藏。故宫博物院亦有同类作品收藏。
而山西临汾陶寺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盆,距今大约4000年。
▲新石器时代龙纹陶盘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可以看见,陶盆内部画着一条蜷曲龙,利齿长信,身有鳞斑,那时的它已具备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龙的基本特征。
到了距今约3000年,殷商妇好墓出土的玉龙,甚至可以说,它已经依稀“长成”一条憨态可掬的幼龙了。
▲商代 玉龙 妇好墓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
在东方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龙的样子是不断成长、变化着的。
从一开始简单抽象的“幼龙”,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腾云驾雾的“巨龙”,不同时期,不同朝代,龙都有它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
比如,唐代的龙基本都是三爪,龙的身体和四肢较为强壮,尚未脱离“猛兽”的特点。
宋以后,龙开始慢慢定型,龙身弯曲处增多,龙爪开始变得锋利,并且在龙纹的使用上也渐渐有了皇家与民间的等级规定。
《九龙图》(局部)
南宋 陈容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龙的形象在元代抵达了一个节点。
这一时期的龙,身体更趋细长,龙头小而颈细,四肢瘦而有力。
元 磁州窑白地龙凤纹四系扁壶
首都博物馆藏
自龙的形象诞生以来,龙纹一直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运用最久远、发展演变绵延不绝的纹样之一。
在观复博物馆中,也藏有一件十分特殊的龙纹碗。
五代 越窑青釉刻花海浪龙纹碗
观复博物馆藏
碗中有三条龙。其中两条龙首尾相接,一条龙追逐着另一条龙。碗正中的龙,则盘成圆弧状。
龙的三爪弯曲如刀,细颈长鬣,上吻翘而长,身形极富弹性。
马未都先生曾在一档节目中展示过这件馆藏:
“这件龙纹碗上的龙纹,保留了唐代的一些特征,却比唐代的龙身体修长。但跟宋代的龙比起来,它又更接近于唐代。”
“这件龙纹碗,正诞生于唐宋之间的五代时期。”是五代时期烧造的一款越窑青瓷器。它实物的颜色,甚至比越窑秘色瓷还更为鲜亮些。
所谓“秘色”是晚唐时期越窑青瓷的代表颜色,相比越窑青瓷早期的色调,秘色瓷釉色更偏青绿,薄匀而清亮。
现代人常用“RGB”三原色的3个数值,确定一个标准颜色。
但在古代,人们形容颜色的词汇虽模糊,却透着一股对自然的亲近与感知:
黛蓝、月白、姜黄、杏红、竹青、艾绿、乌金、茶色、藕荷、丁香…….
那么,“秘色”像什么自然风物呢?
唐代诗人陆龟蒙,是这样形容的:“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是青翠山峦的颜色。
《丹林翠嶂图》(局部)
明 陆治 台北故宫博物院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慢慢向绿过渡的产物。
目前将“秘色”呈现的最为标准的,当属1987年4月法门寺出土的13件瓷器。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晚期 五瓣花口内凹底秘色瓷碟
观复博物馆的这件五代越窑龙纹碗,颜色较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偏绿,并带有越窑后期常见的刻工。
碗的背面光滑,不着纹饰,底部有垫烧的痕迹。所谓垫烧,是防止器物跟其他窑具粘连在一起的一种烧制方式。
这样的龙纹碗,目前只知道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有相似的一件,其他地方是否藏有尚未知晓。
观复博物馆以这件五代时期越窑龙纹碗为纹饰原样,烧制了一盏一盘。
“巧剜明月染绿水,清旋薄冰盛绿云”
纹饰中,三条游龙,跃动于春水绿云之间。
二龙首尾相接,呈行走状;正中之龙,团身如圆,反身向尾,恍若即将从釉中腾云而出。
龙吻张开,吸风吐露,龙角后的鬣毛神采飞扬。
龙身翻转拧动,腾云驾雾,律动感十足。
龙爪细长弯曲,如刀锋般御风穿梭。
观复博物馆秘色越窑龙纹盏 龙纹盘
¥358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