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十族的朱老四
诛十族的朱老四
“你信不信朕诛你九族”
“尔诛十族又何妨”
自从《明朝那些事》火了以后,这个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创建的王朝就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明朝太祖朱元璋,一手打下的天下,还没来得及传位给儿子,儿子就先走一步。老朱出于对长子的疼爱,把皇位直接传位给皇孙朱允炆,担心孙子镇不住天下,老朱大举屠刀,把有能力造反的文臣武将杀得干干净净,并且亲自告诉自己其他的儿子,帮侄儿守好天下。奈何,朱允炆在朱元璋面前有一套,朱元璋不在了就什么也干不了。从而有了上面的一幕。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登基为帝,史称建文帝。建文帝从小在在大儒的培养下,对读书人十分有好感,登基之后就发布一系列规定,大大提高了读书人的地位。有明一代,虽然也是文强武弱,但是在开国之君面前,都是虚的。老朱因为自己出身贫寒,十分憎恨那些贪官污吏。老朱成为一国之君后,任何事情都亲自过问,唯恐当官的欺压老百姓。对于读书人实在没有什么优待,官员只要贪污2两银子,(2两银子按明处的贸易换算,也就是现在的600多元)就会剥皮苲草,也就是把人皮剥下来里面填满稻草,变成稻草人。而且立在每个官邸的大堂。洪武四大案,直接杀人的人员超过10万。当时的百官每日上朝之前都会命家人准备好棺材,好随时入殓。百官战战兢兢终于熬到建文帝登基。建文帝性格敦厚,一上台发布的种种规定,像一股春风吹过朝堂,一扫洪武年间的阴风鬼气。当时的文官都认为建文帝乃圣君子。
建文登基以后开始削藩。因为一直以来对自己四叔的忌惮,选择了柿子先挑软的捏。成功捏死几个软柿子后,朱棣感觉自身也难逃一死,开始装疯卖傻。最后真的让朱棣蒙混过关。由此,朱老四彻底认清现实,开始举旗造反。当时的朱棣,只有一个北平府,建文帝坐拥四海,靖难刚开始那几年,朱老四打仗是真的难,朝廷大军动辄十万二十万,朱棣全部身家也就不到十万人,这还是算上朵颜三卫。但是建文帝这个人呢,削藩又不想被这个弑叔的名声,下令不得伤害皇叔。朱棣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变成了战场上一块滚刀肉。打仗哪最危险,他就跑过去,然后朝廷军队就停止进攻。这样打来打去,朱棣的势力越来越大。成功守护北平后,领军南下。
朝廷真正能打仗的将军,让老朱杀了个遍,剩下的将军又都是与朱老四并肩作战的朋友。无奈之下,建文帝派遣了一堆纸上谈兵的家伙。再加上朱棣自小在军营中长大,成年后领军多次与北元势力征战,的的确确是一位马上皇帝。本来的靖难不过是朝廷中的一场笑话,逐渐变为一种可能,最后彻底成为事实。人心的改变很可怕。朱棣造反一开始的两年内没有被歼灭,后续就不断的有人投降朱棣。从龙之功的诱惑还是很大的,况且朱家叔侄争天下,名分上来讲也算是正统,而且能征善战的朱老四,逐渐开始南下进攻,让不少人看到了一丝可能,当朱老四抵达长江与金陵府隔江相望的时候,建文帝就大势已去。朝堂众人,多纷纷投降。
朱老四靖难成功,在大臣的劝说下,准备登基。但是失踪的建文帝一直让朱老四放心不下,为了避免建文他日卷土重来,朱老四决定又建文帝的老师方孝孺亲自为他写登基诏书,这样的话朱老四登基才是名正言顺,而且建文的老师亲自写就代表一种正统性。但是这次方孝孺让朱老四失望了。方孝孺对建文帝的感情,以及方孝孺代表的读书人的骨气不是朱老四能理解的。任凭朱老四怎么威胁,方孝孺就是不答应。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诛我十族又何妨”。
愤怒的朱老四,讲方孝孺的学生归为第十族,一并杀之。方孝孺的举动为大明后世的读书人立下了一个好榜样。后世的读书人,动不动就死谏,为的就是学方孝孺名留千史。朱老四的诛十族,也让朱棣在读书人眼里留下了一个恶名。但是我们都知道,朱棣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留给接班人的是一片大好河山。朱棣登基后,五次亲征漠北,郑和下西洋,国都搬到北京城,并且声明,天子守国门。这一举动为大明的延续有很大意义。后世子孙,称为明成祖。朱棣这么拼,很大一部分程度是为了能在历史上留一个好名声,朱棣确实也做到了这一点,否则,试想一下,诛十族可以和商纣王的炮烙,虿盆相媲美了,但是商纣王留下的名声和朱棣的名声确实不可相比较。
不知诸位看官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