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血谷”之称的红其拉甫,都有哪些令人惊叹的传奇?
素有“血谷”之称的红其拉甫,都有哪些令人惊叹的传奇?
红其拉甫的美:风光壮美,天格外蓝,令人窒息,很多人称之为“美丽之母”。
红其拉甫的险:万山堆积雪,积雪压万山,被称为血染的通道,也称“死亡之谷”。
红其拉甫口岸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最高的边界,是“雪域孤岛”和“西部天门”。这里是中外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地方,也吸引了有勇气和真正的探险家前来探索。
这里常年驻守的是红其拉甫边防连的官兵们,他们用生命在坚守的红其拉甫,都有着那些传奇?
01
红其拉甫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个通外山谷,素有“血谷”之称。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
因奇寒缺氧,曾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
“红其拉甫”,在塔吉克族的语言中是“血谷”的意思。
这里有一个传说,古丝绸之路时期,来往的商旅为了防止自己的马匹不堪高原重负,会将这些动物的鲜血放掉一部分,以帮其缓解高海拔的压力。
所以那时候很多从此地路过的欧洲人和西亚人时常会看到“满地鲜血的痕迹”,并将他们记录进游记中。
“万山堆积雪,积雪压万山”是对红其拉甫的最好形容。相传在唐僧西天取经之前,曾有一个多达万人的商队因遇暴风雪而全部死亡。至今,还有人孜孜不倦寻找那支商队丢弃的宝藏。
红其拉甫,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1963年,由赵心水执导拍摄的《冰山上的来客》在此取景。这部影片讲述了边疆战士和杨排长一起与特务假古兰丹姆的斗智斗勇,可以说是影响了几代人。
人们喜欢用“三个最”来形容喀喇昆仑公路:世界最高的跨境道路,世界最美公路和世界最惊险走廊。
有人说,这是个迷人的地方,当站在世界之巅时,周围神奇壮观的风景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这个地方是一生中最值得,且必须要去一次的地方。
有人说,这是个令弱者望而生畏的地方。走在蜿蜒曲折的巡逻路上,每一次呼吸都会提醒你这里生存的艰难。在这里游玩和生活,需要的不仅是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有素的生存能力,还需要强大的意志力。
02
在“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脚下,驻扎着新疆军区红其拉甫边防连。
据新闻报道,红其拉甫边防连组建于1949年,在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常年担负着中巴边境线100多公里的守防任务。他们时刻在守卫着风雪高原,千年古道。
在这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口岸,可以说是躺着都是一种风险。
在这里,这里也是全军唯一因地势险要,不能乘车、骑马的巡逻线。
在这里,驻守官兵巡逻点位木孜吉里阿达坂,海拔5283米。平均每三天巡逻一次,春节期间为了加强边境管控,提高到每两天巡逻一次。
巡逻路线中有条吾甫浪沟,官兵在沟里巡逻一趟,就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达坂,一次次蹚过刺骨的冰河。
在这里,巡逻分队面对的是陡峭的达坂冰雪路段,每走一步都要大口大口地喘气,步履异常艰难。
在这里,毒品、枪支……高原边境遇到的对于国家安全的挑战,不比任何地方少。
数年如一日,他们早已习惯,勇敢地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各种危险的挑战。
因为,对每一位战士来说,“红其拉甫”四个字就意味着一种荣誉,至高无上的荣耀。
一茬茬官兵扎根雪域高原,不畏艰难困苦,忠实履行职责,在“生命禁区”锻造出了红其拉甫精神。
在今年除夕当天,边防连战士顶风冒雪,踏上了海拔4300多米的巡逻路。因严寒缺氧,战士们每巡逻一次,都需要9个多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03
第一次知道红其拉甫,是看到那张最经典的岗楼图片,上面写着“扎根帕米尔,忠诚戍边关”的红其拉甫精神。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曾和朋友到过红其拉甫边关。记得最清楚的,是接近口岸的那段路,对我来说很是困难。坐在车里,越是往前面走,头晕伴着恶心越厉害,大口地吸着氧气,才会感觉舒服了一些。
剧烈地高原反应,让我没有了从容,头痛、疲倦、呼吸困难,瞬间就蔫了一样,异常难受的蜷缩在一起,浑身虚汗一直不断,额头上的头发早已湿成了一绺一绺。
在昏昏噩噩中,我向车窗外瞥了一眼,见到远处有几名身着军装的戍边士兵,正在肩背着枪排着整齐的队伍,负重巡逻。当时想,这里大概是个驻军的营地吧!这瞬间的一幕,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也深深地震撼了我!
这些士兵,也正在经历着高原反应吧?这是以何等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而忠于职守的。我在心里加油鼓劲,对自己说:勇敢些,一定要坚持!
回顾以往,也正是他们在影响和激励了我!是他们的那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吧,无私奉献、卫国戍边的红其拉甫精神!
今年的元宵节,我们阖家团圆之际,愿意与边防军人一起,同屏站岗,踏雪巡逻。
一起站好岗,一起守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