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救人民于水火,却被人们称为“玉米狂魔”
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救人民于水火,却被人们称为“玉米狂魔”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一位来自乌克兰的工人子弟,靠着玉米棒子成为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后又因为玉米,跌落神坛,以至于被苏联人民戏称为古古鲁沙,译为玉米棒,他就是赫鲁晓夫。
作为载入史册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自然是有强大的政治领导能力的,但为何会因为玉米,而被世人所诟病,他又与玉米有何渊源?但晓夫很清楚,他自己是成于玉米,也败于玉米。
天糊开局
赫鲁晓夫没啥背景,出生在乌克兰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
也打小就过着艰苦的生活,不仅养过猪、放过羊,还在机械和焦化厂当过学徒。
勤奋的工人家庭和质朴的成长、工作环境,也让他养成了顽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性格。
随着国内战争打响,拥有进步思想的晓夫,毅然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参加到了反击旧势力的红军队伍中。
在战争中,晓夫因为当过学徒,修理机器,让他很容易和身边工农出身的士兵处的到一起,再加上平时工作积极,能力出众,所以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赏识。
战争结束后,小有成就的赫鲁晓夫荣归故里,担任起了家乡的生产任务。
就是从这时开始,赫鲁晓夫展现了他亿点点政治和农业方面的天赋。
长久的战争,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晓夫的故乡乌克兰,在战争中丧失了整整530万人、倒闭的企业有一万多家,2.8万供人生产的集体农庄被摧毁。
吃上饭,是首要任务,而苏联大部分领土又位于高纬度地区,领土倒是多,可大多都是冻土地带,不适合种东西,农业在当时的苏联,可谓是发展缓慢。
为了更好的发展苏联的农业,当局立刻着手全国农业集体化的政策方针,要的就是把劳动力统一起来,去开发更合适的耕地,让生产力都更好的利用起来,大家也能更好的吃上饭。
可是,从沙俄帝国解放出来的农民哪知道这么多啊,你说生产的粮食都要上缴,然后统一分配,哪有人信啊。加之苏联当时有些地方官员还有很强的封建残余思想,集体化搞得差强人意,人们还以为沙皇换了个法儿又来压迫大家了。许多农民不愿加入集体生产,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武装抵抗。
1945年,在晓夫的家乡乌克兰,本就因为余粮征集制导致的人祸让粮食产量骤降。徘徊在饥饿边缘的人们,又遭遇了一场百年一遇的大旱灾,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天灾人祸下来,让当时的乌克兰人民饥寒交迫,甚至开始人吃人。
而在乌克兰搞生产的赫鲁晓夫,就遇到了这样的天糊开局,但他却有自己的法宝——玉米。
玉米和土豆、南瓜、番薯同作为美洲农作物四皇,既高产,又好种,春天一波种子,秋天一地粮食。相比于我们常吃的水稻小麦,玉米都更耐热、耐旱、耐瘠薄。在人类历史上,玉米也是在无数次饥荒中,担任着救荒食物的重要角色。
赫鲁晓夫说到:“这次,该轮到玉米来拯救苏联了”
在晓夫的带领下,从1947年到1948年,当地人民大获丰收,到了1949年,赫鲁晓夫又在乌克拉农民传统的玉米种植经验上,发明了方形穴播法,将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大了200万公顷,直接将饥荒中水深火热的乌克拉灾民们有了果腹之物。
而晓夫成功逆转灾难的捷报,在当时的苏联各地,传播开来,成为了当时一大亮点。而正是靠着这些政绩,让他享有了农学专家的美名,连年的丰收,更是直接成为他入主克林姆林宫的车票。让人民能吃饱饭的赫鲁晓夫自然而然成了苏联中央的一员。
新官上任的晓夫,面对苏联当时其他地区的粮食问题,打算乘胜追击,将种植玉米,推广到整个苏联。
由于傲人的政绩,晓夫被列宁手下的斯大林看中,被提拔为政治局委员。从此,他的政治生涯迈入了新的阶段。斯大林上台后,赫鲁晓夫也随之升迁。
然而,斯大林的死亡也让苏联政坛陷入了混乱。经历了一段权力斗争后,稳坐头把交椅的赫鲁晓夫,终于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这一任命也标志着赫鲁晓夫成为了苏联的领导人。
玉米狂魔
赫鲁晓夫的执政风格与斯大林大相径庭。他提出了“和平共处”的理念,试图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同时,他也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试图解决苏联经济和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玉米计划,那就是通过大量种植玉米来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
由于之前的傲人战绩,晓夫打算乘胜追击,在莫斯科的也进行玉米的大面积种植,希望再创自己在乌克兰的辉煌成就。
而这次的大种玉米,可不只是单纯为了吃玉米,玉米也是高产肉类的先决条件,当时苏联著名农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青贮饲料蕴含的乳酸,能促进牲畜的食欲,和其他饲料掺在一起,能大大节省畜牧养殖的成本,这个研究发现,更是让晓夫认定,玉米就是上天赐给苏联的至宝。
正巧,当时的老对手美国,也是个玉米生产大国,赫鲁晓夫也是时常关注大洋彼岸玉米种植的动向,晓夫非常希望能靠玉米来增进苏联的肉类生产,让老百姓们都能吃到更多的肉。
根据当时的美国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收获的优良玉米的比例高达87%。美国的畜牧业,之所以能够兴旺,很大原因也是大量优质玉米的高产。
因此,等到斯大林去世后,晓夫直接就不装了,开始和美西方国家缓和关系,并且在苏联驻美大使馆里,安排了农业随员的职务,专门派人搜集美国的农业生产情报,以供苏联参考研究。晓夫这种实事求是,为了科学生产放下成见的行为,也在后来得到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回应。
眉来眼去久了之后,于1959年,正式邀请赫鲁晓夫访问美国。
这可是苏联史上头一回,苏共领导人踏上北美大陆,之前还水火不容的两大阵营的领导人,就这样会面了,在访问美国期间,赫鲁晓夫参观到了他心心念念的玉米农场,并了解到了有关农作物杂交方面的技术知识。
当地的农场主,还和晓夫手拉着手,带他参观了自家一望无际的玉米地,看着这漫山遍野,大片的丰收景象,给了赫鲁晓夫一点点小震撼。
如获至宝地他,在农场里就开始算起了一笔账,原先喂普通的牧草饲料,每头牛的年平均产奶量,在1100公斤左右,但改喂玉米的话,每头牛竟然可以翻四倍。也就是说,要是青贮玉米能在苏联大获丰收,那以后苏联人民对奶制品和肉制品的消费需求,其实不唾手可得。
当即便从美国带走了4500吨玉米种子回苏联。回国后,晓夫马不停蹄的就开始推广美国的种植经验,先扩大玉米种植,然后再接着增加畜牧业规模。
此时的晓夫,已经成为了“玉米狂魔”。到处鼓吹玉米的好处,为了让全国响应他的玉米强国梦,晓夫在1954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高盛呼吁:“能够开辟富饶道路的不是草田轮作制,而是玉米!一定要争取扩大玉米播种面积”
晓夫为了鼓动人民狂种玉米,甚至将列宁的:“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改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玉米化”。
可想而知,此时的晓夫,已经被美梦给蒙蔽了双眼,此前还稍有理智的晓夫,现在直接命令全苏联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大力播种玉米。并且亲自四处奔波,下田督促。给那些积极配合的单位和农民予以重奖。
一时间,苏联掀起了一阵玉米狂潮。整个苏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分气温高低,不看雨水多寡、土壤肥瘠,也不问种子、肥料供需如何、种植技术怎样,一股脑的全面开垦玉米种植地。甚至在一些根本长不出作物的地方,大批撒播种子。
而苏联各地的农民,也是担心自己的辛苦白费,开始纷纷抗议赫鲁晓夫的指示,许多人认为,玉米再怎么好,但牛以往的主要食物也不是这个,玉米吃多了不利于牛的反刍,总不能因为玉米就能改造牛的胃吧,我们怕不是被这玉米给忽悠了吧。
物极必反
许多不适合种玉米的农庄负责人,开始集体抗议全国玉米化,有的人也开始讽刺赫鲁晓夫。
但已经被美国的丰收场面给迷住双眼的晓夫,哪听得进去那么多,统统称这些反对者为陈腐观念、保守做派。
对于那些闹得厉害的,校服也是不给好脸色,直接没收了党证,不顾党龄也不讲情面,一律用行政手段压制。为了进一步消除阻力,晓夫直接手起刀落,连续更换了4任农业部长。
铲除一切阻碍他在苏联推广玉米种植的因素,为了配合这股玉米狂潮,农业制造部门还设计出了可以用来播种的机械化工具,科研部门不断加强育种,并且不断优化改良,食品加工部门也加急开发多种玉米类的配料,并且在全国各地开设了玉米食品专卖店。
可以说从生产到消费或加工,晓夫打造了一整个苏联玉米生态。
而为了宣传赫鲁晓夫的功绩,莫斯科的展览馆开展了大型的玉米展厅,农业部也创办了名为《玉米》的科学杂志。
一时间,玉米成了苏联大街小巷议论的话题,玉米不仅让苏联人民脱离了饥荒,更让苏联人民走向了富足了吗?
1955年,玉米热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期,晓夫的全力推进,自然效果显著,全苏联的玉米耕种面积达到了1800万公顷,到了1962年更是又翻了一倍,占当年全国作物耕种面积的六分之一。
这也就代表着,玉米的强势突围,也挤掉了许多其他作物的耕地。固然玉米有着逆天的基因优势,好种多收,但天底下哪有万古不变的事呢。
刚开始大种玉米那会儿,赶上气候条件的优势,确实获得了丰收,但从全国十年来耕种玉米的整体情况来看,效果聊胜于无,并没有实现晓夫心目中期待的高产、稳产。
根本原因在于,急速推进玉米耕种规模的同时,赫鲁晓夫忽视了许多关键因素,其中耕种环境的复杂性,是最致命的原因。在我国都有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说法,苏联和我国一样,南北跨度大,左右拉距宽。
赫鲁晓夫在美国看到的大片玉米农场,之所以能长得那么好,是因为有大范围的自然生长带,说白了玉米本来就长在美洲老家。
尽管在乌克拉获得了丰收,但并不代表西伯利亚的冰原上也能养活。光照不足,气温过低,很多玉米连穗都结不出来,就被冻死了。许多农民因为政策原因,割舍掉其他的作物耕地,来种玉米,结果年底颗粒无收。不但没实现牲畜的饲料自由,就连人的口粮都岌岌可危了。
许多苏联的地方官员,为了强行完成指标,选择造假,掀起了一股虚报瞒报的浮夸风。
1959年,梁赞州的书记,为了完成肉类指标增长的目标,把全省的牛都送去宰了都不够,还从戈壁州买肉,因为连乳牛都给宰了,第二年直接骤降,走投无路的他,选择羞愧自尽。
到了1963年,苏联农民分得的粮食报酬,甚至还不到二战的一半,甚至开始进口西方的粮食来缓解国内的紧张局势。
而接连的爆雷,让玉米成为了赫鲁晓夫的政治笑柄。人们还给他取了“古古鲁沙”,就是俄语里玉米棒的意思。
玉米狂潮,作为一场闹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也危及到了政治,最终晓夫只能主动辞职。被恶心到了的农民,连以前本来种玉米的地方都不想再种了,然而晓夫却没有责怪玉米,直到去世的前五天,那时候他早已大权旁落,但还是在关心玉米的生产情况。
玉米虽然在别人眼里,引进沦为了笑话,可在晓夫眼里,却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强国梦。
不是玉米生不逢时,而是缺乏了科学研究,赫鲁晓夫下台的第二年,另一个红色政权经过不断选育,研发出了“新单1号”,获得了玉米亩产的大幅提高。让人民吃饱饭,为人民谋富裕的社会主义事业也交到了这个国家的手中。而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