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00后”小伙同日捐髓 点燃白血病患者生命希望
两名“00后”小伙同日捐髓 点燃白血病患者生命希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雯洁 通讯员 章晟
“加油,哥们儿!”3月11日上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中心医院,两名“00后”小伙同时采集造血干细胞,他们讲述自己的捐献经历,相互鼓劲,他们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为两个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点燃生命希望。
今年23岁的晓辉(化名)是武汉某高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晓辉曾经了解过血液病患者求生的挣扎,对重燃患者生命希望的捐献者特别敬佩,希望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2020年,他参加无偿献血时了解到,多抽取10毫升的血样就可以加入中华骨髓库,他毫不犹豫留下了血样。
去年12月,他接到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他不假思索地同意。经过高分辨检查、捐献前体检、打动员剂等一系列程序,3月11日,晓辉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的采集。
“希望你早日康复,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晓辉祝愿患者能重获新生。
与晓辉一样,21岁的王翳(化名)捐献的初衷也是希望给别人多一份生的希望。
王翳说,生命可贵,影视剧中白血病人因找不到合适配型而失去生命的情景让他心痛不已,所以他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2021年,他在一次无偿献血时,义无反顾地填写了志愿捐献登记表。
虽然配型成功的概率仅有十万分之一,但幸运的是,入库还不到三年的王翳在去年9月就接到自己“中奖”的电话。
“在您身上,我看到了您的无私,看到了现代年轻人的大爱,您献出的爱心如明灯一般照亮了我们全家人的生活。谢谢您,年轻的小伙子,真心谢谢您。”采集现场,当看到受赠患者写来的感谢信,王翳的眼神更加坚定。
他们分别成为湖北省第631例、63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伸出一份援手,为他人带来生的希望,捐献可再生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不可再生的生命。”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中心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红祥提倡每一个健康的公民可以登记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