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读·始闻秋风
唐诗赏读·始闻秋风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赏析导航】
对于秋天,刘禹锡似乎挺有感触,在《秋词》中,他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可见其对秋天的独特情感。
写作《始闻秋风》时,已是刘禹锡晚年。虽然挂职太子宾客,其实就是一个名誉而已。从励志革新的青年才俊进入了清闲无事的人生之秋,刘禹锡的豪情壮志是否稍减了呢?我们从诗中自可管窥。
诗人笔下,秋风不是冷冽萧瑟,而是有情有义。去年晚秋,也就是“菊黄”时节,秋风与诗人依依惜别;今年,当鸣蝉响起,酷暑逝去,秋风又如约而至,毫不爽期。
那么诗人又是如何知道秋风来了呢?
五更时分,枕前凉风习习,窗棂轻扣,那一定是久违的你来了。赶快起来,梳洗打扮,迎接你的到来。却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比之去年,容颜更加衰老憔悴。
不及自怨自艾,倔强的豪气又从心底升起。征战沙场的骏马,因思念边塞的秋草,会抖动卷曲的毛发,昂首长啸;凶猛的鸷雕因顾盼天边的青云,会睁开欲睡的眼睛,腾空而去。
既然如此,年老多病又何妨呢?
值此天高地迥,万物肃爽之时,纵然抱病,也要和你(秋风)一起,登上高台,欣赏这大好河山!
在同一时期,刘禹锡写了一篇《秋声赋》,其中有这样的句子:“骥伏枥而已老,鹰在韝(gōu,古代射箭时戴的皮制袖套)而有情。聆朔风而心动,盼天籁而神惊。”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刘禹锡心中的那份理想,一直没有逝去。它如一颗火种,一遇到合适的时机,就会腾腾地燃烧起来。
【韵译】
秋风:
菊花烂漫时刻
我与你悠悠离别
听到秋蝉的第一声鸣叫
我迅疾来到你的身旁
诗人:
黎明时分
飕飗的风声
传到了我的枕畔
起床梳洗
一年来的沧桑
镜中毕显
骏马遥想边塞秋草
会拳毛抖动
奋蹄嘶鸣
鸷雕睥睨
睡眼睁开
只为搏击万里青云
寥廓江天
秋容如洗
纵然是衰病之躯
我也要登上高台
迎接你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