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朋克,到底是什么风格?「设计史太浓」
赛博朋克,到底是什么风格?「设计史太浓」
史太浓对赛博朋克风格是有实战性接触的。
就在2019年时候,我们做了一款加热机能服卖到美国,其风格就是“赛博朋克”,。
没想到一年后,因为一个叫《赛博朋克2077》的游戏发布,让这个风格火了。
今天有朋友跟我聊起此风格,作为风格研究者,史太浓决定临时将“赛博朋克”加入【风格列传】,做个特别版跟大家聊下。
最近听了于晓非老师的《金刚经导读》,我们都清楚于老师在解读,但他谦虚的坚持将主题定为导读。
因为任何一种学问都存在研究角度,还有各自经验的出发点,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并没有一种绝对标准。
史太浓研究风格下来的最大心得就是,看得越多越不敢下笔,太多一家之言,同一个风格可能会存在两种完全对立的解读。
以佛学为例,谁都不是佛陀,所以谁不是一家之言呢,佛陀本尊也跟大家说:谁说我在说佛谁就是王八蛋。
世间万象,皆是虚妄!
思维导图看风格
看风格的相关介绍文章时,最怕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像看说明书一样,在似懂非懂之间看不下去,文字像咸鱼,躺着不动。
第二种则是看着挺爽,好像也懂,但最后也没记下来什么,下次人家问起还是说不出来。
假设大家去维基百科,基本就是第一类型,因为里面涉及很多又要再解释的名词,比如“反乌托邦的未来主义”,“控制论”,“新浪潮”,“朋克亚文化”等。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一个“工具”将知识简单结构化一下,就是“思维导图”,这样你才能看到一个立体并且有次序的东西。
此图也尽量简单,如果搞复杂又违背史太浓的科普精神了,另外还要注意出发角度,从设计去看与从音乐去看内容的差异就会很大:
这里我先很概括的说明这种风格,给大家一个初步印象:
来源:派生于文学创作中的科幻小说。
含义:“用技术制造麻烦的人”。比如台湾翻译为:电驭叛客,其实就是意译。
核心精神:生命意识与科技发展的哲辩思考
视觉形式:从电影《银翼杀手》视觉形式分拆发展,后面具体阐述。
接下来我们将思维导图摊开。
历史来源
一个风格如果不清楚来源,就是无根的,比方孙悟空也得交代一下是石头爆出来,无根的副作用就是无从谈起。
《道德经》有言: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意思是世界上肯定先有事物,但因为有了人,事物才有意义,因为人有语言及书写能力,需要沟通、传播、交流,事物才需要名字。因而历史上全部设计艺术风格都是先有事实,后有名词,这是绝对的。
在聊《后印象派》那一期时候说过,21世纪的当代,不是不谈风格,是还没到谈的时候,因为你我还活着,以后自然会有人盖棺论定。
在1960年代,英国一本科幻杂志《新世界》(new worlds)玩了点新鲜,出现一种新式科幻小说体裁,最早的代表作是美国作家哈兰的《危险的视觉》选集,“新浪潮科幻小说”由此诞生了。
英国《新世界》杂志
“新浪潮”这个名词我举个例子理解,就比如梁羽生及金庸一起创造的“新派武侠小说”,时间同在20世纪60年代,在金庸小说之前,中国的武侠小说是有点“魔幻主义“的。
例如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人物会法术,主角也能不断投胎转世,也因此可以不断连载(此处笑出了声)。
有了梁羽生及金庸的新派武侠之后,武侠小说就开始按他们的路线走了,加入更多现代元素及价值观,更加写实主义,比如古龙第一部小说《苍穹神剑》就是模仿金庸风格的作品。
“新浪潮科幻小说”出现后也有同样效果,小说开始揉合当时一些毒品文化、性文化与科学技术概念,慢慢创造出一个虚幻世界,故事的时间背景一般放置在未来。
在这个想象中的世界里,社会不断受到新技术与新文化冲击,所以“人工智能“,”黑客“,”大型的邪恶科技公司“会经常出现,很多时候大家带着人工智能眼镜活在一个虚拟世界。
所以这个世界给人一种孤独感,人跟人的联系不再是以前模样,甚至有时候跟你联系的根本不是人,呈现一种“低生活与高科技“的形态。
因为这类小说画面感很强,引起了电影圈兴趣,1982年时候一部叫《银翼杀手》的电影在美国上映,故事背景设定在2019年,原著小说就是”新浪潮科幻小说“体系里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1982年《银翼杀手》海报
这个电影富有哲学意味的讲述了猎杀仿生人的故事。
这类风格电影从导演雷利·史考特(ridleyscott)1979年作品《外星人》就初具模样,《银翼杀手》是其更成熟的在运用这种风格,这个”风格”自然就是在说“视觉形式“了。
1979年《外星人》
因此赛博朋克视觉风格首先由科幻小说触发,用文字提供了一种意象与场景描述,而史考特的电影将这种意象落地了。
创作人员会想象当科技已经如此发达,人会住在什么房子,穿上什么服装,有着怎样的审美等,如何进行交流。
电影《银翼杀手》当时的票房并不算好,评价两极分化,但毫无疑问的是其新锐的视觉风格引起广泛讨论,被认为是新“黑色电影“的典范。
但此时还没有什么固定称谓来概况这种风格。
过了不久,新浪潮科幻小说中又出现了一个新作品,取名就叫《Cyberpunk》,作者是布鲁斯·贝斯克(Bruce Bethke)
《Cyberpunk》的后半截punk就是指“朋克“(又名庞克),是一种摇滚乐形态,在80年代的英国风行,特点是旋律硬朗,歌曲短促而且节奏快。
喜欢此类音乐的多为年轻反叛的年轻人,所以慢慢这个名词在某些语境中被引申为”反叛的人“。
朋克青年
而《Cyberpunk》的前半截Cyber则简化自单词“cybernetics“,意思是”控制论“,是50年代诞生的一门研究“动物与机械如何相互控制”的学科,后来也被引申为用技术手段对系统进行控制的学科。
所以组合起来的Cyberpunk可以拓展理解为:用互联网控制世界(人类)的反叛者。
大家发现这个词汇在意境上贼符合《银翼杀手》等相关科幻电影,于是乎,Cyberpunk就成为风格名称,我们音译为:赛博朋克。
1982《银翼杀手》海报
那么,此类风格解构下来有什么特点呢?
形式感的解构
大家注意,史太浓在谈风格特点时候用了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名词,叫“解构“,形象一点理解就是小孩拆电器,一个风扇最后变成了一个马达,几个扇叶。
因为就艺术风格而言,划分两个部分,一个是意识形态,一个是形式感。
意识形态就是思想或者价值观,可以转述,但形式感其实更多需要靠感性感受,比如“表现主义“,就是一些难以言传的东西,严格而言不能分拆讨论,因为拆开了就什么都不是。
但问题来了,如果不言传将无法交流、分析、研究、与传授。
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技术性的语言解构,提出“形式感“概念,比如”前印象派“的形式感之一有”朦胧的美“,我们对”朦胧“这个名词有感的,从而对印象派开始有感。
所以风格导读就是用大家懂的领域去理解不懂领域,这事情就是史太浓在干的。
赛博朋克的形式感其实很直观,可以归纳一下:
色调
赛博朋克的大基调一般都是暗黑的,就是随时都有罪恶会发生的暗黑,然后热衷使用紫红、荧光蓝、暗绿等颜色,这几种色调的碰撞让人有一种直观的科技感。
因为红外线与紫外线就是类似这种感觉。
暖色也会出现,但通常是暗淡、浑浊的,好像故意给人一种不真实感。
有朋友就想发问,那《黑客帝国》算不算赛博朋克,其实算的,那为何他们更多用的是荧光绿。
因为色调只是风格的一个维度,有典型配色,同时也有例外,最典型的配色可以看2017年版本的《银翼杀手2049》。
《银翼杀手2049》
风格都会动态成长,我还没看过一个风格是固化的,通常是变着变着,就破蛹为另一个风格,比如后印象派变野兽派。
所以《黑客帝国》首先寻求一种色调上的扩充,绿色代码也是一种合理性,因为老式电脑的代码就是这个样子。
场景
就赛博朋克风格的形式感而言,城市场景绝对是一个关键核心。
史太浓形容为“科技感饱满的废墟“,在大楼林立的城市里,天空一片灰暗,甚至感觉一种雨后潮湿,大楼上遍布广告屏,给人一种“繁华中的落寞”。
有时候一个人也看不到,有时候能看到一些匆匆擦身而过的陌路人,又或者是一起捣乱的人。
1982年版的《银翼杀手》曾在中国香港取景,香港城市就特别有“低生活高科技”气息,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是已经在1987年-1993年拆掉的“九龙城寨”。
香港九龙城寨
这个曾经多次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区域就特别“赛博朋克“,香港当时很流行红黄蓝绿的霓虹灯广告牌,加上在城寨后背林立的高楼大夏,在雨后夜里的九龙城寨,堪称完美。
但凡想快速营造出赛博朋克感觉,只需要用一个深夜香港街头,凸显混乱的中文广告牌,铺上紫红暗蓝色光,效果就八九不离十。
除了香港,日本街头也是如此,在差不多时间,日本在动漫之中也发展出自身的赛博朋克,对比欧美的科幻小说,日本更多受朋克摇滚乐影响。
日本赛博朋克
其中代表作品有1989年的漫画《攻壳机动队》,就是后来2017年寡姐斯嘉丽(Scarlett Johansson)主演的同名电影,这套电影也是非常标准化的赛博朋克风格,无论剧情还是视觉。
《攻壳机动队》海报
里面就用了大量虚实结合的日本城市场景,可谓是教科书式的赛博朋克场景。
服饰
赛博朋克的服装精髓是“功能性“与“未来感”。
假设在你生活在未来世界,互联网已经几乎控制一切的时候,你身上衣服居然一点功能没有还真会不好意思。
这么一说好像如今的我们也差不多达到,特别是5G加上AI(人工智能)加持后,万物互联,你的服装或者配饰一定不会仅仅停留于保暖、遮羞、装饰等作用。
比如我们看《攻壳机动队》寡姐的衣服,起码是恒温与高弹的,我们去年做的衣服就是一款带有石墨烯加热功能的机能服。
所以“机能”也是赛博朋克服饰的一个关键核心,“机能”一词本身来自日文“きのふく”,在日本这就是“赛博朋克服装”的意思。
这类服装色调简单,多数以暗色系为主,除了舒适保暖之外,还有多口袋,可拆卸,防水、耐磨等功能,因为这类服装要给人一种“随时进入战斗”的感觉。
所以赛博朋克服饰在外形上一定是炫酷的,这种炫酷有种内敛的奢华,材质多数为现代化合成材料,比方能导电的布料,或者像硅胶一样柔软伸缩性强的面料等。
我们设计的其中一款产品
款式一般而言都是风衣、夹克及紧身衣,可以参看我们当时开发的一些产品。
结案陈词
赛博朋克不仅限于电影、设计、服饰等领域,还在游戏、艺术、音乐等领域有深入体现,这个不在本次探索范围。
赛博朋克其实还衍生了一些亚分类,比如“蒸汽朋克”,这个风格将背景设置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也就是工业革命时期。
2012年冯德伦导演的电影《太极》就运用了这种风格,武侠+蒸汽朋克可谓非常新鲜。
另外还有“生物朋克”等,也不在本次探讨范围。
不管如何,赛博朋克其实提出了很严肃的人类议题:随着科技持续不断的高速发展,某一天人类的肉身是否还有存在价值?
科技的持续发展到底是在造福人类还是加速人类灭亡呢?如《人类简史》的发问,当人成为了神,我们将何去何从?
本期内容聊到这里,感谢各位,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