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司务长难干啊……
如今,司务长难干啊……
战驿 第671期
小李不干司务长了,物油处助理老王转岗到机场当安检了,就连当初提拔我的营长也无奈的转业了,曾经在一起指点江山的人,如今都在为自己的出路谋划……
想当初,小李可是卯足劲想干司务长,为了当上司务长,学财务,学炊事,自费去酒店拜师学习,跟老班长请教,自学军队财务知识。在连队各项工作开展中表现突出,当初跟他一起竞争这个岗位的有5个,最后各方面比较突出的小李,通过了考察,当上了司务长。
可又能说明什么呢?有位置才有出路,有出路才有你的舞台。2年过后,换了新领导,小李也就随之下岗了。
想当初,老王可是业务处出类拔萃的干部,是处长眼里的红人,是我眼里的贵人,他能干,踏实,做事认真,为人和善,可又能说明什么呢?到了年龄,没有位置,就得打包走人。
想当初,我的营长可是全军精英模范带兵人,在他手下当兵,你只有争荣誉的份,没有丢人的勇气,可又能说明什么呢?一纸军改命令,多少人的出路没了迷茫了。再能干的人,像我的营长,也只能无奈的走了,转业了。
想当初,想当初,只能想当初......
一直觉得,司务长工作,需要一种姿态,它无关乎这个工作的难易。可是,这条道路上,有出路,就有荆棘等着你。作为一名基层司务长,出路,痛并快乐着。痛在哪里呢?
痛点一:
出力不讨好,顾左顾不了右,导致工作满意度底下,干工作劲头不足。
同期一位李姓司务长,因一次单位停电,单位没有备用电,只能停伙,想办法解决。
在跟领导请示完毕后,司务长外出买了一些包子来充当一顿临时餐,在采买过程中,司务长精打细算,但还是百密一疏。
包子拿到连队后,很多人对司务长采买的包子品种有意见,有的说光买素的,有的说买少了,有的说肯定拿了不少好处,可这件事,从头至尾司务长都是在领导的要求下采买的,可还是经不住连队战士的嚼舌头。
后来,因为几个战士还没吃上包子,还到连长那诉苦了一顿。可想而知,最后的结果,司务长被挨了批,后来得知那几个诉苦的战士,是故意借此机会要“玩一把”司务长。
想把工作干好,但有的时候,左右工作的是具有话语权和领导权的人。司务长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的只是一个执行者。遇到一些事情,最终需要的解释权也无济于事,是现实,也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偏见。
痛点二:
检查多如牛毛,迎检加班常态,熬夜通宵达旦,谋工作,身体出现“红灯”。
干司务长,在所难免的就是查账,这是每一名司务长都经历过的。大小检查多如牛毛,今天一通知,明天一检查,忙不过来的永远在骚动。有的时候,加班到凌晨,上面要数据,下面要实例,好不容易弄好了,一句“通知有变动”,又得重新来做。
同期的一位王姓司务长,在司务长工作上了干了3年,单位厨房因为是老营房,不通气,潮湿,常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风湿病,颈椎病都有,到最后,花的钱单位报销不了,即使报销,都不知道是猴年马月。
痛点三:
做账繁琐,业务需熟练,一本账一口清,各种滋味自己知。
当司务长,做账是基本功。一套账涉及公杂、政工、伙食、水电费等10种科目,哪一个科目环节出错了,都会影响做账。
而做账,时常还得一口清回复直接分管领导的询问,即使在报账程序上一清二白,也免不了领导的猜忌,各种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痛点四:
外出再多,手机拿用方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累心累力无从说。
如今,官兵手机使用严管严控,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部队官兵使用手机。作为司务长,在手机使用上,确实有一定的支配权。比如定菜,外出采买,联系业务,机关通知都需要用手机来联系。外出次数多了,也会招来一些人的“嚼舌头”。
同期的陈姓司务长,年轻有为,一期士官,当上司务长后,平常注意低调,但还是免不了私下一些战士有意见。这种情况,无可厚非,每个单位都有。毕竟司务长这工作,还是有很多人眼红。
正如小陈说,有的战士觉得,司务长外出,没人管没人问,多自由,用手机也是很方便,但谁能知道,如今单位人员外出也是有时间限制,同时外出都是“双人双行”,手机使用上,都是有情况说明用途。
痛点五:
休假次数少,有事一电话,离岗不离职,在家也是半个家。
笔者在司务长岗位上,干了4年,有2年的时间,是没有时间休假。后来的2年即使休假,每次最多也就15天。
单位有事,一个电话还得中途回来。在休假过程中,即使把一些业务上的事情交给别人,单位电话还是接连不断的打过来,在家休假,关机不是,不关机也不是,休个假,在家也是半个家。
痛点六:
报账程序多,刷卡不方便,垫付现金经常事,油水哪里敢有。
军改过后,财务管理制度更加规范了,报账程序层层审批,层层签字,遇到审批领导下部队、休假,就更是难度加大了。如今,公务卡报账程序,虽说减少了流程,但是有些在费用上的使用还是不方便。
同期一位高姓司务长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单位有的时候,食堂下水道堵塞,处理这样的都是一些零散的技术工,一没正规公司发票,二没POS刷卡,在使用支付程序上,只能使用现金,但规定又必须使用刷卡,最后只能垫付。即使使用现金支付,也得把使用情况说明清楚。
多数人的印象中,干司务长有油水,如今常态化下的“打虎”,每个人都能清醒的意识到,“今日不同往日”。
在司务长岗位上,或许真正的出路,在于你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位置决定出路。在司务长位置上,工作上由一开始的“小白”,变成如今的“老白”,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岗位赋予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说的就是位置。在部队,干好干坏,对于战士来说,多少都是一样的,但有了岗位,有了位置,出路就在眼前。眼前看到的是自己能力在不断的提升,眼界也放宽了,思路也开阔了。
格局决定境界。一个人有多大的格局,就有多大的境界。4年的司务长,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格局,因为在机关从事司务长,身边都是领导与首长,接触的多了,也就看的多了。
习惯决定能力。好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的军旅生涯,乃至一生。干司务长4年,手表换了4个,而陪伴在我身边的这些手表,见证了我4年忙碌的光影,时间也就在一个接着一个的手表中让我做事有了时间观念,时间带来的是每天计划工作,不打折扣的时间效应,让我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能力要提升,在记录时间的时候,也在用能力追赶时间。
干事才有实事。司务长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无论是经费报账,日常维修,连队事项,有事干才不会心慌,才不会迷茫。在干事的过程中,用实打实的事情来锤炼自己,来磨炼自己,很多事情,是这个岗位赋予的,是别人给予不了的。
谋发展求生存。干多干少不说,在于你自己有没有严格要求。而严格要求,等待自己的是未来某一天的发展。军营里面,很多发展的空间,司务长岗位的发展,不是靠说几句话,做几件事就可以的。更多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一种战斗的状态,好的工作状态,也是在军营里面的生存之道。
小李说,今年退伍回家开个餐馆,在司务长位置上,没干别的,多的就是对餐饮有了更多的认识。干别的还真不知道怎么样......
老王前几天来电话,邀我聚聚,我说没时间呀。老王感慨,在部队一天天的都没,现在回到地方一天天闲。忙着的时候想闲着,如今很闲却还是忙点,至少忙着还有出路。
昨天,去老营长家吃饭,多日不见,营长老了好多,憔悴了好多。临走的时候,营长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小朱,没事多提升一下自己,乘着还有点想法,有点奋斗的欲望,那就给自己在军营里,找一个可以安置的地方,无论是学历提升、技术升级、考证所需,好好看书,哪一样都会在未来5年开花结果。这才是你的出路,你一生为之奋斗的出路。”
身边好几个干司务长的战友,都陆续退伍了,大部分都是从事老本行,明年的我到了走与留的选择之际,我又该何去何从呢,我的出路在哪里呢?
走在营院里,旁边一个大爷录音机里放着一首《敢问路在何方》的歌,抬头仰望天空,军旅11年,司务长4年,我的出路到底在何方?是不是正如这首歌里唱的: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一番番春秋冬夏
一场场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翻山涉水两肩霜花
风云雷电任叱咤
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一番番春秋冬夏
一场场酸甜苦辣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投稿:2760096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