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名第一诗人是谁(唐朝诗人杜甫的一生经历及评价)
中国排名第一诗人是谁(唐朝诗人杜甫的一生经历及评价)
杜甫被BBC点名:中国第一诗人,与但丁、莎士比亚齐名!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首《春望》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诗,它出自我们的诗圣之手——杜甫。
安史之乱第二年,杜甫再次进长安想要做一番事业,谁曾想半路被掳走当成俘虏,辗转之下来到长安后,看见昔日繁华的地方如今这般破败,白骨累累,不由诗从心起,写下这首流芳千古的佳作。
他“诗圣”的地位,也是在这时奠定的。
拥有“一手好牌”的杜甫
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杜甫便是出生在这显赫的家族。祖上杜周是汉武帝时有名的酷吏,祖父是杜审言,也是有名的才子,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
杜甫儿时家境富裕,家族显赫,生活可谓是无忧无虑,在这样一个安定幸福的环境下成长,也为他童年时的启蒙提供了很好的资源。
杜甫自小好学,“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讲的便是他七岁就能作诗,懂得歌咏凤凰的美好品质。
当然也有少年时的顽皮劲儿,“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调皮爱玩的少年跃然纸上。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是杜甫的毕生志向,希望自己的才能能够得到重用,让君王治国达到尧舜时代的境界,使社会风俗再归于淳朴。
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竟是他少年时便有的品质,也正是怀有如此远大的志向才能一直支撑着他进京发展吧。
家境优越的杜甫怎么能少了说走就走的旅行呢,年轻气盛的诗人都喜欢出游,或看看更大的世界,或积累社会经验。
杜甫十九岁时便出游山东临沂,随后漫游吴越,四处游历,直到23岁才回家乡参加“乡贡”,若说科举是全国选拔,乡贡就是初步的地方选拔了。
24岁继而参加科举考试,谁曾想竟落榜了。不过好在还年轻,杜甫收拾行囊便前往父亲任职的兖州,又开启了新的旅途。
但诗人可不是白游的,传唱千古的《望岳》便是在这趟齐赵之游中诞生的。
不适合当官,适合当诗圣
话说杜甫出生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家族,家学渊博,从小又是神童,怎么还会科举落第?
原来,当年独揽大权的宰相李林甫频频制造冤案,已有多种罪行,他为了防止参加考试的有才之人对他的指责和弹劾,便制造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
导致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落了榜,不仅杜甫,李白也在其中。
既然科举无望,那只能另寻出路,比如投到权贵门下,做的好日后也能受到举荐踏上官途。
然而留居长安十几年,四处献赋,仍然没有结果,“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此时的他早已穷困潦倒。
刚到长安不久,父亲便去世了,自此断了经济来源,而自己又寻志不得,“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玄宗举行祭祀,杜甫借此又进献《大礼赋》,得到玄宗赏识,但却只是位列参选,因执办人仍是李林甫,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官位。
又过了几年,终于得了一个河西尉的职位,河西尉官小的不行,跑腿的麻烦事却要全揽,“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所以杜甫也是表明态度不愿任此官,朝廷便把他改任为兵器库保安,四十有四的他却还是事业无成,为了生活只好接受。
著名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也是写于这时,赴任前杜甫回了一趟家,刚进家门便听到哭声,“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原来是自己的小儿子饿死了。
悲痛之下,思及在长安十几年的所见所闻,写下这首长诗,描写阶级贫富差距的经典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出自其中。
与此同时,安史之乱爆发,半年后叛军占领潼关,玄宗西逃,肃宗在一个叫凤翔的小县城登基继位。
杜甫也早已带着家人逃往羌村避难,而就在安史之乱第二年,杜甫听说新帝登基,急缺人才,便痛别妻儿,历经波折到了肃宗跟前,“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被任命为左拾遗。
结果不久后又因房琯事件惨遭贬谪。杜甫有才华,却终究做不到官场那一套,当官实在不合适他吧。
多遭贬谪后,他到河南探亲,沿途满目疮痍,悲从中来,写下“三吏”“三别”等著名诗篇。之后的日子同样难过,虽有朋友接济,但毕竟一家五口,接济也只是暂缓困顿,“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住在茅草屋,时常吃不上饭,不朽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这时所作。
安史之乱第二年投奔肃宗直到归家,这段时间虽然经历波折,仍不得志,但是亲眼所见战乱下百姓的艰苦种种,创作了大量不朽诗篇,可谓是奠定了他“诗圣”的地位。
BBC 点名的中国诗人TOP 1
要说李白是想象力冲上云霄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那么与他并称“李杜”的杜甫,则是敏锐力穿透地表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影响力穿越千年,终于与西方再次出现碰撞。近来BBC推出巨制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个片名取的也是与其片一样,短小精悍。
甚至还有点“嚣张”,连“之一”都省了,直接pick他为中国诗人的NO.1,对杜甫的评价之高,也可见一斑了。
杜甫的诗作不朽,流芳千古到今天,是中国人都知道的,他的伟大也应是世界都认同的。这部BBC纪录片中自然有提杜甫的诗篇,只不过翻译成了英文,更加直白易懂。
其实说起来古诗是最不能翻译的,对仗韵律等等岂是其他语言可以替代,翻译成英文以后虽然朴实易懂,却也失了那股韵味,更别提意境了。
好在朗诵翻译后诗文的人是莎士比亚剧的老艺术家,浓厚抒情的纯正英腔,虽然诗篇少了中国的韵味,但当带着浓浓的抒情与历史感,以西方方式呈现时,竟也多了新的韵味。
好在杜甫的生平和他诗作背后的故事,制作人皆有了解。
BBC开头,“在东方,他是不朽之一;在西方,几乎没人听说过他。”
而如今,西方将会有越来越多人听说他甚至熟知他。杜甫生不逢时,经历了盛唐的颠覆,也可说他生正逢时,若不是这样的乱世巨变,这样的穷困潦倒,又何来千古佳作,何来诗圣。
俗话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许正是杜甫的一生坎坷造就了他文学的辉煌。
纪录片最终总结杜甫的成就,也是相当的简洁明了,特别是对于西方人,经此一说,他们对杜甫的地位便立时了然,“世上有但丁,有莎士比亚,还有杜甫”。
在他们眼里与但丁、莎士比亚齐名,评价之高显而易见。
不过我更觉得,这也是对我们文化瑰宝最恰当的认可。中国诗歌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延绵最久、最为古老、至今仍在的文化精粹,若是和外国人讲,便说比荷马史诗还要古老。
今天外媒对杜甫的高度评价,便是明天对中华文化多一份的认可。杜甫生时未能得志,谁曾想到了如今,或许也算了却了半分心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