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通过什么掌握曹魏实权(如何清除曹魏老臣夺取政权)
司马懿通过什么掌握曹魏实权(如何清除曹魏老臣夺取政权)
司马懿能成功夺权,确实要感谢蜀将王平。
实力膨胀的曹爽
魏明帝驾崩后,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
一开始,曹爽有事都要请教司马懿,二人合作还算顺畅。
然而,一山岂容二虎,很快,曹爽与司马懿的竞争就开始了。
权力竞争的关键,自然是军权竞争。
曹爽的动作很快,其弟曹羲为中领军,弟曹训为武卫将军,又废除中军五营中的中垒、中坚二营的校尉,将其部众交由曹羲统领。此外,夏侯玄为中护军,掌管中军将领的选拔。
由此,曹爽彻底掌控了中军。
同时,曹爽又通过人事任免,安排自己的亲信担任各类要职,掌控了京城内外权柄,压制了司马懿。
在夺权后,曹爽开始了第二步:巩固权力。
曹爽的企图
曹爽要巩固权力,主要问题有两个:1、本人及党羽多缺乏战功,威望不足;2、要尽量打击司马懿的实力基础。
尽管曹爽控制了中军,但是,对司马懿的打击是有限的。
中军系统,原本由诸夏侯曹掌控,后来由蒋济等人担任要职,司马懿在中军原本就没有什么根基。
所以,掌控中军,主要是从蒋济等老臣手中夺取了权力,并没有削弱司马懿的影响力。
司马懿曾先后较长时间担任荆州战区、关陇战区的领导,其实力根基也在那里。
曹爽把目标首先瞄准了关陇战区。
一来,由于东吴与魏的主要角逐方向是淮南,因此,荆州战区受到的压力不大,其军力也不及淮南、关陇战区。
二来,曹爽的父亲曹真也曾长期担任关陇军区的领导,曹爽在该区也是有一些资源的,是可能排挤司马懿的势力的。
因此,曹爽将伐蜀作为巩固其地位的关键一步。
通过任命夏侯玄为关中都督,组织伐蜀,曹爽可以进一步掌控关陇军队。
同时,当时伐蜀,看起来时机合适,取得一定战果的可能比较大。
当时,蒋琬、费祎为减轻后勤压力,已经将主力撤到千里之外的涪县,汉中地区只有王平的三万军队。
以数倍之军伐蜀,是有可能取得一定战果的。
如此,曹爽集团获得军功,可以提高威望,巩固统治。
伐蜀,既能打击司马懿,将关陇地区的军队控制下来,又可能获取战功,提高威望。
伐蜀,也就成了曹爽巩固权力地位的关键步骤。
如果不是王平···
如果不是遇到王平,曹爽伐蜀确实是可能取得一定成绩的。
蒋琬、费祎的军事才能确实有限。
曹爽三月开始进攻,费祎率领的大军直到冬十月才抵达汉中!
人们都说:后来魏灭蜀之战时,姜维远避沓中,导致汉中空虚,是汉中丢失的重要原因。
其实,魏灭蜀之战时,姜维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逼近汉中,只是阳安关丢失才退守剑阁的。
而费祎这一次,用了6、7个月才抵达汉中!
也就是说,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蜀汉主力都没有赶到,只有王平这不满3万军队抵抗10余万魏军!
开战时,众将都认为:敌众我寡,应该退守汉、乐二城以抵御魏军!
王平力排众议:涪城在一千多里之外!等他们来?黄花菜都凉了!要在前沿的兴势抵御敌人!
当时,只有护军刘敏一个人赞成王平的意见!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王平,换另外一个将领,大概率会退守汉、乐二城。
如此,魏军夺取汉中,可能不需要再20年了!
如果不是王平,曹爽可能还真就能“捡漏”,把功给立了!
如果是那样,曹爽的威望将凌驾于司马懿之上,后面真的就没有司马懿什么事情了。
转折点
王平力排众议,坚决在兴势抵抗魏军,使魏军的兵力优势无法施展。
受到阻击,魏军无法进入汉中,也就无功可立了!
这还不算完。
由于魏军长时间在险峻之地作战,后勤压力极大。
因此,关陇地区的民夫为运粮,疲惫不堪,对曹爽、夏侯玄极为不满。
随后,费祎大军姗姗来迟,并抢占魏军后路的险阻,阻击曹爽军的退路。
最后,曹爽军在退却时苦战才得脱,损失惨重。
这一仗,是曹爽个人威望的转折点。
曹爽不但没有捞到战功威望,还被“时人讥之”,名声大挫,威望大减!
这也使曹爽的形势急转直下。
急转直下的曹爽
1、曹爽停止了继续扩大军权。
此战的失败,使所有人都看清楚:曹爽不知兵!
因此,尽管夏侯玄依然为雍梁都督,但其影响力有限,无法压制郭淮等人,真正掌握军队。
此后,曹爽集团也就不再尝试进一步染指外军控制权,扩大军权了。
2、元老派开始加紧与司马懿合作。
不再扩大军权后,曹爽集团将重点放在政治改革上。
这些改革措施,用当初司马懿的话说,“皆大善”,但是,曹爽集团没有足够的威望领导改革了。
蒋济就直言不讳:改革这种事情,要命世大才才能主持,岂是平庸之辈可以干的?
曹爽集团已经失去了天下,尤其是元老派的信任!
原本就能力有限,加之改革者威望不足,曹爽集团的改革自然搞得乱七八糟了。
原本,蒋济等元老功勋及世家大族,虽然普遍与司马懿有着良好的私人关系,但“心存曹家”,在曹爽与司马懿的竞争中基本保持中立态度,如今,他们彻底失去了对曹爽集团的信任,完全倒向司马懿了。
表面上,曹爽依然把持一切,但实际上,他们已经失去了支持,仅仅靠着曹魏天子的权威狐假虎威,靠手中掌控的中军掌控局势了。
曹爽的败亡
最后的高平陵之变,表面上是司马懿阴谋冒险的成功,实际上是曹爽集团失去普遍支持的结果。
政变时,司马懿得到了蒋济、高柔、王观的配合。
随即,司马懿以高柔行大将军事,统领原曹爽所部中军,以王观行中领军事,统领了曹羲所部中军,以元老功勋掌控了中军。
此时的曹爽,失去了他的中军。至于外军,曹爽从来没有掌握过。
曹爽身边,只剩下一个尚未亲政的天子。
如果曹爽仍有信心,利用尚未亲政的天子和大司农印,曹爽或许还能有所作为。
不过,曹爽早已没有信心了,只愿作“富家翁”,放弃了。
或许,曹爽的信心,早在几年前就被王平给浇灭了吧···
曹爽与司马懿的竞争,有一明一暗两条线。
明线上,是各类官职及官职赋予的权力。
暗线上,是各实力派,尤其世家大族和元老集团的支持。
原本,曹爽在明线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并准备进一步扩大这个优势,但在暗线上,由于曹爽缺乏战功,个人威望不足,稍占劣势。
选择伐蜀,是曹爽精心策划的。
一来,通过伐蜀,可以加强对外军的控制,二来,获取战功,可以提高个人威望,获取更多的支持。
当时,蒋琬、费祎在部署上确实问题很严重,主力迟迟不能投入作战,曹爽的可趁之机,甚至比不比20年后的司马昭要小。
然而,王平力排众议,在兴势坚决抵抗,彻底粉碎了曹爽的美梦。
此战后,曹爽集团的个人威望严重受挫,已无力再加强对外军的控制,被迫停止了加强军事影响力的行为。
除此之外,由于个人威望的严重折损,他在随后的改革中也得不到支持,乱七八糟,使原本保持中立的各派转向司马懿。
最终,司马懿临门一脚,把曹爽轰了下来,夺了权力。
以司马懿与曹爽的悬殊能力,没有王平,司马懿大概率还是会胜出。
然而,王平的奋战,确实直接改变了曹爽与司马懿的竞争格局,帮了司马懿一把。
或许,司马懿确实要好好感谢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