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简短(数学名人故事简短)
名人故事简短(数学名人故事简短)
获得诺贝尔奖八年后,莫言推出了小说集《晚熟的人》。
不同于之前的作品,这次他把自己也写进了小说里。
他以“我”的视角,写获奖之后,自己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
有不断消耗他,却永远不知足、不懂感恩的表弟;有想从他口袋里骗钱的小学同学;有活到老、与他斗到老的远房堂兄……
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人存在于小说里,也存在于我们身边。
面对这些不断消耗我们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当断则断,及时止损。
诚然。
懂得止损,才能过好余生。学会给人生画止损线,才能守护好自己。
面对消耗,学会拒绝
“莫言同志,你有什么了不起?我们根本瞧不起你。”
说这话的是表弟宁赛叶,一个三十多岁,还在家啃老的巨婴。
宁赛叶认为,莫言该对他的穷困潦倒负责。表哥在文学界享有盛名,却不帮他发表作品,这是在打压和嫉妒他。
其实是他的小说太平庸,莫言爱莫能助。其他方面,莫言则多次出手相助。
高考落榜后,莫言把他介绍到酒厂涮酒瓶子,他觉得屈才;把他介绍到供销社卖货,他干了两天就让账面亏空;把他介绍到锻压设备厂坐办公室写材料,他玩弄感情,害女孩怀孕却不负责;推荐他去当兵,他违反纪律,和驻地女青年谈恋爱。
九十年代,他创业,莫言还借给他三万元巨款。
再后来,他办报,涉嫌敲诈勒索,被扣留。他搬出莫言,希望得到豁免。
这样“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的关系,莫言最终决定一刀两断。
有些人如吸血虫一般,理直气壮地吃着你的红利,却还对你指手画脚,嫌你不够大方。
面对这种消耗型关系,懂得拒绝,果断说“不”,就是最好的止损。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邻居蒋二也是这样一个人。他自诩晚熟,其实不过是坐等风口的投机者。
他低价买下莫言旧居旁边的土地,盖房设摊位,一边挣租金,一边卖莫言的盗版书。
他办拳击擂台赛,忽悠莫言上台,为他的赛事助阵。
拳击馆涉嫌违建,他哭哭啼啼向莫言求助。莫言最终拒绝了他。
当你春风得意之时,难免有人跑来想趁机分一杯羹,甚至打着你的名义招摇撞骗。
这个时候,适度“薄情”,学会喊停,是止损,亦是最好的自保。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说:
“不管在什么关系里,人都要珍惜自己。”
珍惜自己的时间、金钱、名誉,这不是自私,是自我负责。
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人生的守护者,在消耗我们的人面前,拉起防线,筑起护城河。
面对恶人,学会远离
莫言在这部小说集里,还写了他的小学同学兼远房亲戚覃桂英。
她在历史特殊时期,带头剪了老师的辫子,拧成鞭,狠狠抽打老师的面颊,以至于老师不堪羞辱,跳井自杀。
这不仅是坏,更是赤裸裸的报复。
因为之前,在一次劳动课上,同学们纷纷下水插秧,唯独覃桂英迟迟不动,老师以为她偷懒,再三催促。不得已的情况下,她暴露了双脚六趾的秘密。
后来,老师出钱出力,带她去医院做了矫形手术。
其实,老师无意揭她的伤疤,这不过是一场误会,但她没有放过老师。
这样一个恩将仇报的人,到了晚年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后,却自诩为乡村知识分子。
她在网上发布断章取义、颠倒黑白的视频,敲诈勒索乡政府,并大言不惭地辩解, “是在为弱小者争利益,为受迫害者鸣不平,为创造和谐、公正、民主的乡村社会而不计报酬、不遗余力”。
其实,不过是坏人变老后,把作恶的阵地转移到了网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喷子”。
她有五部手机,数百个铁杆水军,在网络的世界里兴风作浪,想咬谁就咬谁,想捧谁就捧谁。
图片来源:网络
最近,她做起了贩卖谣言的生意,并表示这是为了打造人物的正面形象。
譬如,她要卖给莫言的信息是,你父亲临终前,希望不火化,直接装棺入殓,而你坚持按规矩办事,老人家一口气没上来,被你气死了。
莫言准备以牙还牙,编辑了两条名为谣言,实则揭发她丑行的信息,但在临发送之际,还是删除了,只简单地回复她:“谢谢,我不买。”
有句话说得好:
“将军有剑,不斩苍蝇。”
人生宝贵,精力有限,需要聚焦,不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人和事上,是智慧,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
与恶人纠缠,就算占了上风,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如远远地躲开,守护好自己的一片净土。
孟子曰:“不与恶人言。”
不与恶人论长短,不与小人争高下,就可避免很多始料不及的损失。
恶人自有恶人磨,自作孽之人,终将自食恶果。我们能做的,就是远离人类的“有害垃圾”,有损及时止,无损心中防。
面对过往,学会翻篇
小说集中的《斗士》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暑热难耐的六月天,王魁将家里的后窗用砖块堵得密不透风,因为他不想听到武功不堪入耳的谩骂。
多年前,他和武功有过冲突。武功谩骂不休,他出手越来越狠,直到将武功打晕过去,恶战才告停。
几天之后,武功卷土重来,上门挑衅。
他专挑男人最不可忍的地方诅咒,说王魁的儿子是杂种。
王魁选择息事宁人,不再理他,他却不依不饶,就这样隔三岔五地对着人家后窗谩骂。
图片来源:unsplash
改革开放后,人口开始自由流动,王魁拖家带口离开了村子。
从此远离恶人,将往事翻篇,止损于此。
那些没有及时止损的人,则被武功纠缠了一辈子,比如方明德。
方明德看上了武功的象棋,想买过来。武功不卖,还使他当众难堪:“我宁愿扔到河里也不卖给你。”
后来,方明德借机整武功,使他受了很多皮肉之苦。
武功冤冤相报,毒死了方明德家三百多斤重的大肥猪。
二人就这样,一轮接一轮地斗了一辈子。
方明德死后,武功还没有放下仇恨。他举报方明德的儿子们冒领荣军补助。
晚年,武功的仇人们,死的死,走的走,病的病,他成了笑到最后的那一个。
但他绝对不是赢家,他亦在仇恨中,弄丢了自己的人生。
恨一个人是需要花费很大力气的,活在仇恨中的人,即便什么都不做,也会非常累。
放下仇恨,让过往翻篇,是对既成伤害的止损,亦是在把握当下。
放过去一条生路,未来才会有出路。
图片来源:网络
《增广贤文》中有句话: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当止则止,才不会置自己于不利。
有的人,不自爱,不把自己的人生当回事,把大好的年华,用来生闲气、拉仇恨,处心积虑地打击报复。
遇上这样的恶缘,及早斩断,迅速翻篇,免于无休止的争斗,才是对人生的最优解。
毕竟与人斗,没有赢家,从来都是两败俱伤。
写在最后
海子有句诗: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
人世间,有太多的美好,值得我们花费精力。
何必在烂人身上消耗自我,何必与恶人纠缠不清,何必对过往耿耿于怀?
人生难免走错路、爱错人,花错时间和精力,如果伤害已成事实,那么学会及时止损,便是做人最大的清醒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