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上吐下泻,小心“冬季呕吐病”
婴幼儿上吐下泻,小心“冬季呕吐病”
刘欢主任为宝宝查体。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多发季节,除了感冒病患逐渐增加,亦是病毒性肠胃炎好发的季节。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欢提醒,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捣乱”的高峰期。人感染后多在48小时内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以呕吐症状更多见,故也称之为“冬季呕吐病”。
“诺如病毒不挑人,无论是儿童、老人,还是青壮年都会感染,但免疫力较弱的儿童往往成为它攻击的‘靶子’。”刘欢主任介绍,感染诺如病毒后,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通常持续一两天。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此外,部分人还有头痛、轻度发热、寒战和肌肉疼痛等症状。24小时内出现排便≥3次且有性状改变(呈稀水样便),或24小时内出现呕吐≥2次者即为疑似病例。
1
诺如病毒具有以下特点
感染能力强
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另外,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共餐或共同使用餐具也会引起感染。感染了诺如病毒的人在呕吐、排便时会排出大量诺如病毒,病毒颗粒会附着于某些食物或其他东西上,一旦被人摄入或吸入,也可引起疾病的传播。
普遍易感
全人群普遍易感,其中免疫力较低的5岁以下婴幼儿和50岁以上老年人是诺如病毒的易感人群。
2
3
传播迅速
容易暴发
诺如病毒传染途径广泛,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我国的研究也发现,儿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诺如病毒感染的比例与全球水平相似(26%)。诺如病毒也是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体。美国和欧洲50%以上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由诺如病毒所致(范围:36%–59%)。2012年以来,诺如病毒已成为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暴发的优势病原体(60%-96%),尤其自2014年冬季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大幅增加。
4
容易变异
正如流感病毒一样,诺如病毒也有很多不同的兄弟姐妹。当你被其中之一感染后,若下次来的是其他亲戚,你还是会被感染的,千万别指望“曾经拥有,从此无忧”,所以人一生中可多次感染,每次都要制造新武器来消灭病毒。
5
多数可自愈
虽然诺如病毒的生存能力较强,室温条件下在水、食物或空气中都能存活较长时间。但是诺如病毒胃肠炎疾病属于自愈性疾病,病程通常较短,多数人症状较轻,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至3天,婴幼儿、老年人等抵抗力较弱者恢复较慢,大概5至7天。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对症治疗就可以,预后良好。
刘欢提醒,一旦出现感染,要注意预防脱水:轻症患儿口服补液盐。严重病例应及时输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日常护理:应注意患者的饮食卫生,多喝水,少吃高脂肪食品,少吃冷食,同时注意患儿的保暖,并少去人群过于集中的公共场所。
诺如病毒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直接接触传播: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共餐、使用相同的餐具、摸了患者用过的物品没有洗手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要注意管理好个人卫生,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加工食物前也要把手洗干净,水果和蔬菜在食用前也应认真清洗。
2、粪口途径:包括经食物和经水传播,食源性传播是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污染环节可出现在感染诺如病毒的餐饮从业人员在备餐和供餐中污染食物,也可出现食物在生产、运输和分发过程中被含有诺如病毒的人类排泄物或其他物质(如水等)所污染。经水传播可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
3、贝类和生食: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起暴发的常见食品。因此对于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
刘欢提醒,在诺如病毒高发期,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要做好各种预防措施。家长们也要认真把关,日常生活中,积极引导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家长们在做饭过程中也要随时洗手,比如接打电话、擦鼻涕、给幼儿更换尿不湿等。
此外,如果家中有人感染了诺如病毒,呕吐或腹泻后,家属要及时清理消毒呕吐物表面,并用医用酒精(75%浓度)或漂白剂消毒。及时丢弃污染的食物,衣服、毛巾等纺织品沾染了呕吐物之后,应彻底清洗,高温杀菌。值得注意的是,清理呕吐物或粪便时要戴手套和口罩,事后要彻底洗手;清理呕吐物不可使用拖把,应使用一次性抹布清理。